独家策略|明天相对关键
日期:2025-05-07 15:36:43  来源:择尔裕金融

截止收盘,沪指涨0.80%,收报3342.67点;深证成指涨0.22%,收报10104.13点;创业板指涨0.51%,收报1996.5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4683亿,较昨日放量1321亿。

今天市场继续放量上涨,主要原因是突发了重大利好,早上央行、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的利好,但市场高开低走假阴线收盘留下变数,银行等红利股上扬,而昨日强势的科技震荡调整,多数投资者估计赚指数亏钱,市场是借利好出货还是启动前的震荡洗盘?笔者认为明天就相对关键了,如果明天回踩确认不破60天线,科技和券商能一起行动实现阳包阴,那么指数有望加速上行,反之如果明天全线往下杀跌,那么今天放的量就变成了套牢盘,短线估计又要震荡了,但往下空间是有限的,毕竟政策利好是实实在在的,想要连续大跌很难,当下领导维稳的决心很大,对市场不能悲观。综上,笔者认为短线关注60天线的支撑就可以了,不破支撑有望继续上行,往上空间取决于量能的放大程度,反之就还是震荡的格局,操作上继续围绕科技主线不动摇,低吸不追高就可以了。

成长基金:人工智能进入技术落地阶段,算力基础设施(如国产芯片)、AI应用(智能驾驶、机器人)成为重点方向。经历供给侧出清后,光伏、锂电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全球能源转型需求,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亦带来结构性机会。最近,受科技股交易拥挤、关税政策冲击及流动性收紧影响,成长风格基金(如人工智能、新能源主题)近期普遍回撤10%-15%,部分高估值标的(PE>50倍)面临业绩证伪风险。成长风格基金短期承压、长期向好,建议关注调整带来的低吸机会。

蓝筹基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增长”,消费补贴(如家电以旧换新)、地产政策优化等提振蓝筹板块。沪深300指数PE仅13倍,股息率高于国债,估值修复空间显著。在美股滞胀风险外溢、A股风格切换的背景下,低估值蓝筹(如银行、石油石化)成为资金避风港。蓝筹主题基金短期受益于政策红利与防御属性,中长期需把握“传统+科技”双主线。建议采取哑铃策略,核心仓聚焦消费、金融等低估值板块,卫星仓博弈科技蓝筹与困境反转机会。对于深度套牢的蓝筹基金,可采取“底仓持有+波段操作”降低持仓成本,或转换至均衡型蓝筹基金,优化组合风险收益比;

科技主题基金: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半导体、AI、量子计算等列为战略重点,叠加科创板、北交所等资本市场支持政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持续优化。AI大模型(如DeepSeek Prover-V2)、人形机器人量产(特斯拉Optimus)、自动驾驶商业化(特斯拉FSD)等技术落地,推动产业链需求爆发。AI算力投资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半导体28nm以下制程国产化率超60%。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国产替代加速(如华为昇腾芯片进入三大运营商采购清单)。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减速器、PEEK材料)、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40%。L4级技术逐步落地,固态电池、储能系统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链升级。科技成长板块处于“政策+技术+资金”三重驱动周期,建议采用“核心(AI/半导体ETF)+卫星(机器人/数据要素主动基金)”组合;

半导体基金:2025Q1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激增22%,达761亿颗,中芯国际14nm量产、12nm客户导入,国产设备自给率突破30%。政策上,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设备、材料等“卡脖子”环节,设备支出或达全球第一。台积电2nm制程下半年量产,HBM4预计Q4量产(数据传输速率6.4GT/s),碳化硅(SiC)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扩大。但美国对华先进制程设备限制可能压制高端技术研发。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由AI、汽车电子驱动,但低端硅片价格战风险加剧,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仅75%。中长期立足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建议逢低布局;

新能源基金: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进,2025年目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5%,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光伏领域TOPCon、HJT电池转化效率突破26%,宁德时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400Wh/kg,引领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2025年Q1销量同比+43.3%,出口+19.8%;光伏、风电累计装机超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中国光伏组件全球市占率超50%,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成本优势显著。光伏硅料产能或超需求50%,低端锂电池、充电桩面临价格战风险;高端固态电池、智能电网等细分赛道增长确定性高。美国通过“对等关税”压制出口,但国内技术壁垒企业(如中芯国际)仍具韧性。建议优选能捕捉细分赛道α的基金,关注基金经理对景气度拐点的预判能力;

消费主题基金:以旧换新、育儿补贴、消费券发放等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多地社零增速目标超5%(如江苏5.5%、河南6%),家电、汽车、旅游等政策受益板块有望率先反弹。中证消费指数PE-TTM约20.7倍,处于近十年2%分位数,股息率3.41%创历史新高,具备显著安全边际。食品饮料(白酒PE约20倍)、家电(PE分位数低于30%)等细分领域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仍为基金核心持仓,但分化加剧,大众食品(乳制品、零食)业绩改善明显,乳制品龙头扣非净利增速超30%。新兴消费崛起,Z世代驱动的潮玩(泡泡玛特)、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轻医美(爱美客)等细分赛道复合增速超20%,港股新消费(如老铺黄金)表现亮眼。大消费板块当前处于“政策预期升温+估值底部”叠加期,建议采用“核心(宽基ETF)+卫星(细分赛道主动基金)”组合,优先选择持仓分散、基金经理深耕消费领域的品种;

军工主题基金: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至17,846.65亿元,重点投向无人化装备、低空经济及供应链自主化领域。军民融合深化,比亚迪军用固态电池、华为5G边境巡逻系统等技术实现军民两用转化,低空经济示范区扩至23个,深圳-广州低空物流单日货运量突破500吨。一季度军工板块净利润增速中位数达205.32%,上游元器件(如MLCC、连接器)订单同比高增40-50%,合同负债显著回升,显示需求加速释放。导弹产业链补库存需求迫切,军贸出口预计2025年规模同比翻倍,中东无人机订单占比超60%。军工行业处于“政策+订单+估值”三重驱动下的反转周期,建议采用“核心(宽基ETF)+卫星(细分主动基金)”组合;

医药主题基金:国家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方案》,优化创新药审评流程(如临床试验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医保谈判温和且创新药纳入比例提升至40%。集采政策逐步转向“质量优先”,引入追溯码系统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AI技术加速药物研发(如华为与翰宇药业合作AI多肽药物筛选),医疗影像AI辅助诊断渗透率达68%,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技术进入临床阶段。部分医药子赛道景气度高,创新药、CXO、医疗设备国产替代成为核心增长点。医药板块PE-TTM为26.7倍,处于近十年10%分位数,安全边际显著。医药行业处于“政策+技术+估值”三重驱动的反转周期,建议采用“核心(创新药ETF)+卫星(医疗AI主动基金)”组合;

债券基金: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叠加出口企业抢单效应退坡,二季度经济修复预期转弱,制造业PMI回落至临界点附近,为债市提供基本面支撑。政治局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市场预计二季度至三季度将落地降准(释放约5000亿元流动性)和结构性降息(再贷款利率下调10-20BP),推动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占GDP 6.8%)、美股波动加剧,黄金与国债等避险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中债、美债收益率中枢有望同步下移。当前债市处于“政策宽松预期强化”与“经济弱现实”的博弈期,后市预计还有一定上涨动能,建议债基继续持有。

美股基金:近期美股反弹主要受特朗普对关税政策“降温”言论推动(如放弃解雇鲍威尔、暗示中美贸易缓和)。市场对6月降息预期概率回升至35%-50%,但美联储官员强调“通胀粘性风险”,若核心PCE数据超预期(4月预测2.6%),可能推迟宽松节奏。但现在美股的不确定性仍存,当前美股基金需谨慎,谨慎追高,以波动操作为主,逢高降低仓位,逢低分批加仓。

港股基金:4月初受获利盘回吐以及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及财报季前情绪谨慎影响,港股大幅回落。最近两周,港股持续反弹,逐步收复前期失地。短期来看,外围风险因素或造成港股区间波动,但在AI技术突破将推动港股科技龙头估值提升,港股中长期的牛市并未结束。港股当前处于“技术革命+政策红利+资金重构”驱动的长周期牛市初期,短期需警惕外部冲击导致的震荡,中期把握科技与消费主线,长期关注全球化布局的硬科技企业。投资者应灵活运用止盈策略,平衡风险与收益,在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黄金基金:4月22日,COMEX黄金期货一度飙升至3509.9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但随后大幅回调至3270美元/盎司,最终稳定在3300美元上方。国内现货金价同步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合约价格在416-420元/克区间震荡,单日最大跌幅达4.7%。短期受技术面影响,金价可能出现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黄金的上涨趋势未完。新兴市场央行68%计划未来5年提高黄金储备占比,年购金量或维持1000吨以上。美国关税政策推升进口物价,企业利润率承压,黄金作为抗滞胀资产配置价值提升。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美元储备占比跌破58%)、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锚定物的战略地位提升,建议适当配置。当前黄金市场处于“高波动、高博弈”阶段,短期建议以分批建仓+定投应对震荡;

原油基金:4月初受美国对华加征104%惩罚性关税和OPEC+增产计划影响,WTI原油一度跌至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破60美元/桶,周内最大跌幅超13%。随后因特朗普宣布暂缓部分国家关税实施,油价短暂反弹,但仅部分回补跌幅,整体维持弱势震荡。OPEC+自5月起将日产量增加41.1万桶(原计划13.8万桶),美国页岩油产量达历史新高,非OPEC+国家(加拿大、巴西等)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市场担忧关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2025年衰退概率升至60%,压制原油需求预期。短期原油利空偏多,建议谨慎。

美债基金:4月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呈现“过山车”走势,从4月1日的4.17%最低跌至4.01%,随后反弹至4.59%的年内高点,最终收于4.25%-4.3%区间。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反复扰动市场,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分歧(市场预计2025年底降息25-75BP)。美债拍卖需求阶段性遇冷,日本等海外投资者持续减持,叠加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平仓加剧抛压。美国财政赤字高企(2025年到期国债规模达10.8万亿美元),市场对美债避险属性的认可度下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性与美联储降息节奏(市场押注6月启动)的冲突可能引发二次抛售,建议美债谨慎持有。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e1c1f75c5876c40b250e136d9ec7cf.png

阅读 2.3w
转发 4432
获取
解锁实战策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