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茅台”排队上市 泡泡玛特被炒成大牛股 基金经理们狂“吃谷”
日期:2025-05-18 14:00:43  来源:时代财经

泡泡玛特全新发布的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再次风靡全球。

不止在国内门店,为了抢购到时下最火爆的Labubu 3.0,最近,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线下门店都出现了大排长龙的盛况。二手平台上,原价99元/盒的Labubu 3.0出现不同程度溢价,其中隐藏款盲盒出价高达2300元,相比官方售价溢价超20倍。

伴随这股新品热潮,泡泡玛特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上涨。今年5月15日,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盘中一度超过200港元/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甚至超越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PA,5月13日市值约折合约1725.5 亿港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泡泡玛特股价腾飞,折射出时下谷子经济的火爆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这样一个迅速攀升的新消费市场,“养活”了以名创优品、泡泡玛特、布鲁可等为代表的谷子经济概念股,也将曾经冷眼相看的资本重新吸引回来。

资本吃起了谷,泡泡玛特成为“大牛股”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或许也没有想到,资本市场“吃谷”的热情会有如今这般高涨。

2016年,在成立的第六年,泡泡玛特仍未摆脱亏损,王宁一天要见十几二十个投资人,却处处碰壁,甚至还登上综艺节目寻求融资。对于这门既非刚需也不高频、市场规模极其有限的生意,基金经理们并不感兴趣。

王宁曾袒露,从开始寻求融资到上市前,泡泡玛特累计获得的融资仅有八九千万。而从2017年盈利之后,王宁决定不再拿投资人的钱了。

2020年12月上市时,王宁手持泡泡玛特大部分股份(持股比例达49.80%),机构股东红杉持股则不超过5%。“以前我们被大多数基金放过鸽子。”

上市之后,“盲盒第一股”的光环让泡泡玛特股价在初期短暂冲高,市值一度破千亿港元。但很快,泡泡玛特开启了长达两年多的下跌通道。王宁在一次受访中感慨,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乐观的时候盲目乐观,悲观的时候盲目悲观”。

转机发生在2023年底。当年12月,泡泡玛特悄然出现在了基金大户“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的股票配置名单中。

此后,各路基金经理相继抱团重仓,广发价值核心A、永赢睿信等大基金在2024年上半年相继跑步进场,泡泡玛特彻底扭转此前的下跌阴霾。

泡泡玛特2023年10月-2025年4月股价曲线图

年初至今,泡泡玛特股价累计上涨已超120%,而与2024年初低点16港元相比,一年多的时间里,泡泡玛特股价累计涨了超10倍,蹿升为“大牛股”。“上一个这么强的是贵州茅台”“后悔年初只加仓了10%”“持有泡泡玛特3年半了,盈利接近400%”,股票交流平台上,中小股民们很难避开这一走出强势行情的潮玩企业。

景顺长城无疑是最先吃螃蟹的,基金经理农冰立在2024年业绩报告中指出,其适当增持了部分有独立增长逻辑和海外成长空间的新兴消费公司。“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用于潮玩这种价格不高的非必要消费反而比例提升了。”其指出。

“我们经历了艰难的一年。”王宁在2022年财报里直言。在那两年,泡泡玛特在盲盒之外开拓了毛绒、MEGA等产品线,在Molly之外相继培育了SKULLPANDA等大IP;并将海外市场培育成新的增长曲线。前IDG资本副总裁、投资人赵剑海对时代财经指出,早期融资时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熟,经过摸索才逐渐解决了产品单一、IP单一等短板,让整个业务及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2023年底农冰立建仓之前,泡泡玛特泰国首店在曼谷开业,当天吸引超千名顾客排队;几个月后,泰国籍女星LISA连续在社交平台晒出Labubu毛绒玩具,掀起了一场病毒式的传播。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23年第三季度末,泡泡玛特股价低谷时,仅有10余只基金重仓;而到了2025年泡泡玛特火爆海内外、股价飙涨时,截至第一季度重仓基金涨至207只。

准确踩中风口的投资机构们,在这场资本谷子狂欢中分到一杯羹。

近日,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人蜂巧资本进行了清仓,在其股价190港元左右时高位套现22.67亿港元。若按照初期17-20港元/股的持仓成本计算,蜂巧资本预估浮盈近8倍。2020年泡泡玛特上市时,蜂巧资本曾发文提及,按照首日收盘价计算,其对泡泡玛特的首笔投资七年多来已经实现了650倍以上的回报。

作为泡泡玛特第一大股东,王宁的身价亦水涨船高。今年3月27日,王宁家族以50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74位,财富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564位。

资本押注下一个泡泡玛特

曾错过泡泡玛特的投资人们,正在押注下一个“谷子概念股”。

以拼搭角色类玩具为核心产品的布鲁可,以及以集换式卡牌作为核心产品的卡游,相继发起对资本市场的趁胜追击。今年3月,名创优品(09896.HK)亦被曝正考虑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分拆并在香港独立上市,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

卡游门店,时代财经/摄

“对企业来说,这个时间点上市肯定是最好的,趁市场还热、高估值的时候。”赵剑海对时代财经称。这些公司的业绩表现及成长性同样惊人。2024年,布鲁可、卡游均实现营收与净利翻倍,卡游67.3%的毛利率水平甚至赶超了泡泡玛特。

资本市场也没有辜负这些追风口的谷子概念股。1月10日,距离二次递交港股书才一个月,布鲁可火速敲钟上市,成为2025年开年现象级IPO。

上市首日,布鲁可股价一度大幅上涨82%,总市值超260.79亿港元;而在招股阶段,布鲁可斩获超6000倍的超额认购,申购额达8786亿港元。不少持有泡泡玛特股票的小股东,也在布鲁可上市前“举债”打新,撬动10个账户打新的股民不在少数。

与当年泡泡玛特上市不到1亿的外部融资不同,布鲁可背后,站着高榕创投、君联资本、云锋基金、富国基金、景林资产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上市前累计融资17.87亿元。

正在冲刺上市的卡游背后则有红杉资本及腾讯资本坐镇,两者在2021年以A轮优先股方式入股,对价1.4亿美元,并签署了上市对赌协议,对赌期限为2026年。

时代财经还注意到,多个基金产品均同时持有两个拥有谷子经济业务的企业。如富国基金除了是布鲁可的基石投资者,旗下多只基金如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还重仓持有泡泡玛特。而投资了卡游的红杉,亦投资了泡泡玛特。

资金如潮水般正在加速涌向“谷子”市场。

5月12日,万达电影(002739)公告称将与关联方儒意星辰共同投资52TOYS,收购老股和认购新股合计投资1.44亿元。52TOYS同样是近几年火速崛起的潮玩品牌。根据万达电影公告披露,52TOYS在2024年度收入约6.3亿元,与泡泡玛特、布鲁可等相比规模较小。而早在2025年初,就有市场消息称52TOYS计划2025年递表港交所。

泡泡玛特之后,谁会可能成为下一个谷子造富神话?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 1.3w
转发 2184
相关推荐
从宁德时代港股IPO,看A+H股三大变化
港股
05-23 07:19
阅读 6840 转发 1056
昨天A股宠物经济概念股受宠
A股
05-21 07:42
阅读 1.2w 转发 1908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 或成近年港股最大规模IPO
公司
05-17 14:00
阅读 1.4w 转发 2472
港股指数成份股,重要调整!
港股
05-16 21:06
阅读 1.5w 转发 2748
超1400亿港元“抢购”!“宁王”港股人气火爆,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
行业
05-14 14:17
阅读 1.8w 转发 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