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LPR和存款利率同时下调,且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下行10个基点。5月2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官网更新存款挂牌利率,自5月20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
放在十年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还有3%的水平,五年期为4.25%。现在存银行三年的利息加起来不如过去存一年来的的。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是最近几年储户应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寻找更高收益替代产品也成为了他们的当务之急。
表:最近十年某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想要更高的收益,必然要承受更高的风险。如果储户愿意适当提升一点风险偏好,那么以下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首先是债基。从收益表现看,中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普遍可达2.5%-3.5%,显著高于当前1年期定存0.95%的利率水平。以10万元本金计算,投资中短债基金一年可多赚1500-2500元,且支持T+1赎回的流动性优势明显优于定期存款。若选择长债基金或利率债ETF,年化收益甚至可突破3.5%。
其次是高股息低波动的个股或基金。有人说存银行还不如买银行股,这句话看似在调侃,实则蕴藏着一定的投资哲理。过去几年,银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股息率,当前六大行的股息率仍然维持在4%以上。买银行股每年拿到的分红收益远高于存银行的利息收益。
如果过去三年前买入银行指数基金,不考虑红利在投资的收益为26.73%,红利再投资的收益则为51.25%。所以“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过既然是股票,其风险自然是比存款大,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股价每天的波动。根据数据显示,银行指数每年的振幅大概在20%-40%的这个水平范围内。很多人害怕股价波动所以不敢买入,以至于陷入了“资产荒”的尴尬。这种恐慌源自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应对方法的缺少。即使有波动,银行股放在整个A股来看,依然是最安全最稳健的资产。过去十年,银行股经历了各种股市环境的考验,其整体趋势是保持震荡上行的。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定制合理的定投、分批补仓方案来平抑股价的波动。
银行板块是红利风格中的典型代表,如果害怕单一行业的风险过大,那么可以买红利ETF或红利低波ETF。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1时代”,投资者需从单一储蓄转向多维配置。财富管理的核心已从保值转向增值,通过合理搭配债基、银行股、红利低波基金等工具,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捕捉结构性机会,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