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特朗普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其中,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25%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30%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32%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35%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40%的关税。
该消息公布后,美股市场跳水了,但是对当事国视乎没有太多影响。截止今天收盘,日经225指数涨0.26%,韩国KOSPI大涨1.81%。4月初美国发起“对等关税”的时候,引发了全球市场动荡,4月7日上证指数跌7.34%,日经225跌7.83%,韩国KOSPI跌5.57%。这次特朗普宣布对14国加征关税,市场反而当利好来看了呢?因为这次特朗普明显底气有点不足:
首先,最后期限再往后延。之前特朗普自己说7月9日为最后期限,不会再延。而昨天他向14国发关税信函,表示将在8月1日实施新关税,这意味着又增加了3周的谈判期限。
其次,日韩税率未触及警告上限。对日韩实施25%的关税,远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35%”水平,且明确“不叠加既有汽车、钢铝税”,避免了行业双重打击。
第三,最高税率未突破市场心理防线。此前特朗普团队曾释放税率分档信号(10%/25%/35%/50%),而此次最高税率仅40%(老挝、缅甸),未触及50%的“灾难性档位”,尤其考虑到老挝、缅甸对美贸易规模较小,实际影响有限。
最后,美国与欧盟接近达成维持 10% 基准关税的框架协议。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未被列入14国名单,且双方正推进10%临时税率协议,远低于此前威胁的50%的税率。
本次特朗普首批14国关税政策整体力度低于市场预期,贸易战短期升级概率降低,这也是亚太股市多数上涨的原因。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他放弃之前的强势姿态,这背后也有他的无奈。一方面,美国国内压力倒逼妥协。美国能源缺口扩大、AI数据中心耗电激增推升通胀,若全面加税恐加剧经济滞胀风险。另一方面,6月底特朗普民调跌破4月低点,需避免关税冲击底层选民。
尽管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还未“剧终”,但从力度上来判断是低于预期的,所以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逐渐降低,A股的外部风险减少。再看国内,月底重要会议召开,市场的政策预期增强,预计将聚焦“稳内需”,促消费、房地产限购松绑、新基建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所以,结合内外情况来看,7月A股震荡上行概率较大,建议积极把握科技与内需复苏的双主线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