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工业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6月份CPI同比结束了此前四个月的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相关“内卷”行业价格领域出现积极变化。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CPI同比由降转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
数据显示,6月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其中,油价变动影响能源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08个百分点;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降幅略有收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连续下降,转为上涨2.7%;猪肉价格下降8.5%,为连续上涨后首次转降。
银河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预计下半年CPI仍将在低位运行。猪价稳中有降,食品价格整体稳定供应过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油价或承压。内卷式竞争导致物价回升乏力,PPI持续低迷向CPI传导。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PPI同比降幅扩大
PPI方面,6月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董莉娟分析,影响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二是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三是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
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部分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叠加钢材、水泥等供给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预期,我国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加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纺织业价格下降0.2%。
董莉娟表示,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但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三是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比如,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1.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1%,服务器价格上涨0.9%,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价格上涨0.6%。
关于下阶段PPI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后期工业品价格走势将主要取决于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接下来还要重点关注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税谈判及中美经贸对话磋商的进展。这会对国际大宗商品走势及国内工业制成品价格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数据显示,近年出口交货值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均在45%左右。
王青强调,在物价水平持续偏低背景下,下半年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会成为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也将为财政加力促消费扩投资及央行进一步降息打开空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当前价格形势,要全面辩证看待。既要看到扩大国内需求、促进价格总水平合理回升的政策效果显现,核心CPI涨幅稳步扩大,价格积极变化不断累积。也要看到,价格总体处于低位运行,影响企业效益改善和居民就业增收。下阶段,要进一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宏观政策组合效应,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促进供求关系改善,推动价格合理回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