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情比较有意思!上午的时候银行股带头上攻,四大行继续创新高,仅上午成交量放大至一万亿,原以为今天收大阳线基本板上钉钉了。到了下午,四大行纷纷掉头向下,不但抹去了全天涨幅,收盘的时候甚至都绿了。受银行股波动的影响,今天上证指数也是冲高回落,收出个十字星。
最近上证指数持续上涨,突破关键点位,应该说银行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今天银行股砸盘,是不是意味着短期行情要歇歇脚了?我们先看今天银行股砸盘的原因:
首先,交易过于拥挤。银行板块年内涨幅已超18%,位居申万一级行业前列,多只个股创历史新高,估值短期快速拉升后交易拥挤度升至近一年高位。
其次,资金轮动至滞涨板块。今天除以后之外,券商、科技、周期板块也表现强势,场内资金从高股息银行撤出,转向估值更低的成长板块,形成“权重搭台成长唱戏”的轮动逻辑。
最后,政策红利进入平台期。前期推动银行估值修复的重磅政策已逐步落地,房企“三个不低于”信贷支持、6万亿专项债置换存量债务、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实施等。监管对创新业务的态度正从“鼓励探索”转向“规范发展”,后续超预期政策礼包减少,政策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总的来说,导致银行股调整的原因都是偏交易层面偏短期的因素,银行的中长期上涨逻辑依然存在。
第一,低利率时代下,银行股的股息优势依然明显。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60%、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的“资产荒”环境下,银行股4.8%的股息率中位数成为资金追逐的“香饽饽”。险资成为最坚定的多头,新会计准则允许将银行股计入FVOCI账户,2024年以来11家银行获险资增持。2025年险资对上市银行举牌已达20次,超去年全年总量。
第二,估值修复空间还有。尽管部分银行股价创新高,但板块市净率(PB)仅0.71倍,著低于历史中枢(0.9倍)及全球同业均值(1.37倍)。除个别股份行外,A股42家银行中仍有41家处于“破净”状态。若修复至0.8-1倍合理区间,对应涨幅仍有20%-30%空间。
第三,基本面持续改善。存款重定价高峰已过,2025年净息差企稳于1.54%。零售贷款占比升至45%(2019年仅32%),高收益资产对冲房贷利率下行。财富管理规模突破120万亿元,头部银行非息收入占比超35%,手续费收入年增15%。绿色信贷、科创金融等新赛道打开增长极。
今天银行股冲高回落的本质是短期涨幅透支、资金切换与技术修正的必然结果,但从中长期逻辑来看,银行股的上行趋势仍未走完,也不必担心银行股的调整对大盘的牵制。建议喜欢红利风格的投资者可以在调整中逐步分批加仓。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