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略|回落就是低吸机会
日期:2025-07-15 15:30:25  来源:择尔裕金融

截止收盘,沪指跌0.42%,收报3505点;深证成指涨0.56%,收报10744.56点;创业板指涨1.73%,收报2235.0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6121亿,较昨日放量1533亿。

今天市场探底回升震荡一天,指数早盘在银行、煤炭、石油、消费等杀跌下持续走低,午后在支撑区域企稳回升,盘面上新易盛受到业绩利好刺激20cm涨停,带动人工智能板块全线大涨,科技走好就能激发人气,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技术上来看,今天回踩之后,明天往上关注5天线3510附近压力,只要成功收复站稳就有望继续挑战新高,如果量能能够持续放大,甚至可能出现加速上涨。总的来看,笔者认为短线回踩是低吸的机会,板块可继续逢低关注金融和科技,这两个板块具备中线配置价值,操作上低吸或者持股即可。

成长基金:国内财政政策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项债投向新基建),叠加全球AI革命和半导体产业周期上行,为科技成长赛道提供长期动力。经历长期调整后,科技板块股债收益比(E/P与国债收益率之比)处于历史高位,修复空间显著。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等成长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头部企业盈利增速预期强劲。成长主题基金在政策、周期、估值三重支撑下具备显著配置价值,但需警惕阶段性拥挤交易风险,优先选择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强、行业分散度适中的产品,把握科技与高端制造的产业红利。

蓝筹基金:国企改革深化推动石油石化、电信、电力等垄断领域开放,低估值蓝筹股(如银行、建筑建材)受益于系统性风险下降及过剩产能出清,估值修复空间显著。金融、能源等蓝筹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在利率下行及市场波动中提供稳定现金流,成为“哑铃策略”的压舱石。消费与科技蓝筹依托品牌壁垒与技术领先地位,业绩具备长期支撑;智能驾驶、AI应用等新质生产力升级亦为高端制造蓝筹注入增长动能。蓝筹基金当前处于“政策托底+股息防护+盈利修复”三期叠加窗口,适合作为核心仓位长期持有,建议配置优先选择均衡布局国企改革、高分红及新质生产力龙头的基金,港股低估值科技蓝筹可增强组合弹性。

科技主题基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企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5%,核心产业专利密集度提高50%,推动AI、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突破。两会后政策重点支持“AI+行动”,如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AI医疗等,订单有望加速落地。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材料(沪硅产业)、先进封装(Chiplet)受益于政策补贴,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尽管面临中美科技摩擦,中国仍通过“一带一路”推动科技输出,如5G基站、高铁技术等。2025年科技成长板块处于“政策驱动+技术突破+需求升级”三重驱动期,建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量子计算四大主线的配置机会;

半导体基金: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6873.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延续2024年以来的复苏态势。AI、电动汽车、工业互联等下游应用领域成为核心驱动力。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300亿元,占全球35%份额,同比增速领先全球。政策支持(如国家大基金三期3440亿元资金注入)与下游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形成双重支撑。2025年半导体行业处于全球复苏与国产替代共振的黄金窗口期,技术迭代(先进制程、AI芯片)与需求爆发(电动汽车、AI)构成核心驱动力。中长期立足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建议逢低布局。

新能源基金:2024年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占全球38%,2025年预计突破6万亿元,成为全球能源转型核心引擎。2025年销量预计达1650万辆(同比+28%),渗透率超55%。其中,插混/增程车型占比近50%,商用车电动化加速(重卡渗透率或超20%)。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风电8000万千瓦,储能新增并网44.6GWh,均居全球首位。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钠电池(-20℃容量保持率90%)、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30%)等新技术进入商业化临界点。2025年新能源行业核心逻辑为:政策红利(绿电直连)释放需求+技术迭代(固态电池/智驾)打开空间+全球化布局对冲风险。建议投资者聚焦“电池盈利修复”“绿电直连受益链”“智能化龙头”三条主线,优选能捕捉细分赛道α的基金,关注基金经理对景气度拐点的预判能力;

消费主题基金:2025年政策覆盖品类从家电、汽车延伸至智能家居、数码产品,带动家电(美的、格力)、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等需求回暖,1-5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文旅、健康、银发经济等领域获政策倾斜,“非遗游”“冰雪游”等特色消费场景扩容,海南免税、老年旅游等需求增长。Z世代驱动潮玩、宠物经济、沉浸式服务等千亿级新兴赛道,消费行为从功能转向情感属性。2025年消费行业在“政策刺激+结构升级+技术赋能”三重驱动下,呈现“必选托底、新兴领跑”的分化格局,消费主题基金建议积极配置。

军工主题基金: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引发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市场对军工主题关注度骤增,军工板块逆市上涨;巴黎航展(6月16日-22日)吸引全球军工企业参展,我国展示特种材料、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提振市场对军工技术突破的预期。地缘冲突叠加国际航展催化,短期内航空装备、无人机等细分领域仍具交易机会。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同比增7.2%,连续三年高增速,重点投向“新域新质”战斗力建设(如低空经济、商业航天)。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冲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投运、军事智能化升级等项目落地,行业订单确定性增强。航空发动机(AES100获民航适航证)、六代战机(“南北双六代机”亮相)、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装备升级(如无人机作战体系),军工电子、导弹产业链复合增长率或达20%。军工行业在“地缘冲突(短期)+政策技术红利(长期)”共振下,2025年将迎结构性机会,建议军工主题基金积极配置。

医药主题基金: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达1.6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占全球20%,预计2030年达4.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生物医药2024年营收占比45%,归母净利润占比52%,创新药(如ADC药物、双抗)进入商业化爆发期,2025年市场规模或超6000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其中医疗设备占比60%,高值耗材(如介入器械)增速最快。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5万亿元,其中眼科、口腔、辅助生殖等消费医疗占比超30%,老龄化驱动需求增长。2025年医保基金支出预计达3.5万亿元,DRG/DIP付费覆盖超90%医疗机构,推动临床用药结构优化,创新药入院速度加快。ADC药物、双抗、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进入收获期,2025年国产PD-1抑制剂市场规模或超500亿元,CAR-T疗法治疗费用下降至100万元以内。2025年医药行业处于“政策催化+技术突破+需求升级”三重驱动期,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三大主线;

债券基金:近期国债期货震荡下行(30年期跌0.49%,10年期跌0.26%),现券收益率整体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4%升至1.67%,30年期从1.85%升至1.87%。上涨指数站上3500点,风险偏好提升分流债市资金。稳地产政策(如“城市更新”类比2015年棚改)及监管传闻(农商行压降债券持仓)引发情绪波动。央行二季度例会删除“择机降准降息”表述,改为“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预示7月增量宽松概率较低。短期债市将维持“上有顶(政策/股市压制)、下有底(宽松资金+弱基本面)”的震荡格局。三季度是年内最佳配置窗口,可逢收益率上行分批布局,四季度需警惕供给与宽信用共振带来的调整压力。

美股基金:美股当前处于历史高位(标普500报6,280点,纳指突破20,630点),但面临关税政策落地(8月1日对铜、巴西等加征50%关税)及7月CPI数据(7月15日公布)的双重考验。若通胀超预期(核心CPI>3.0%)或关税谈判破裂,可能触发回调;反之若数据温和,市场或延续韧性。美股中长期依然具备上行动能,科技巨头(如NVIDIA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持续领涨,AI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企业盈利超预期,Sanctuary Wealth预测 标普500年底或达7,000点(较当前涨12%)。美联储官员戴利重申 2025年可能降息两次,若9月启动将缓解估值压力。美股短期或受“通胀数据+关税谈判”扰动震荡,但中期在AI盈利扩张与降息预期支撑下趋势偏强,建议短期逢高适当降低仓位,调整后再加仓。

港股基金:稳增长政策聚焦内需提振与地产风险化解,红利资产(银行/公用事业)及地产链受益。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经济数据分化+通胀趋缓),港美利差收窄支撑港股估值;南向资金持续主导(上半年净流入超7200亿港元),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细则落地在即,进一步吸引增量资金。AI技术落地(如DeepSeek)推动互联网巨头经营效率提升,恒生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明确(动态PE仅21倍);新消费(国货出海、创新药)及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赛道盈利增速居前。银行/电信股息率超7.6%,低利率环境下配置价值凸显,为市场波动提供缓冲。港股下半年预计维持“震荡向上”主基调,恒生指数目标区间看22,000-29,000点,但波动性仍存。短期(Q3)受关税缓冲到期、解禁高峰等扰动或阶段性震荡;中长期(Q4起)在政策发力、盈利修复及流动性支撑下有望加速上行。

黄金基金:受关税以及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短期金价走势或偏震荡,在3300-3400美元区间窄幅波动。特朗普宣布8月1日对加拿大(35%)、日本(25%)等加征关税,若谈判破裂(概率50%),避险情绪或推动金价突破3400美元;若达成协议则回调至3300下方。9月降息概率65.4%,但7月15日CPI数据若超预期(核心CPI>3.0%),可能推迟降息压制金价;若CPI<2.8%则强化宽松预期。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黄金的上行趋势未完结:1、央行购金托底。2、美元信用削弱。美元储备占比降至58%(2000年72%),财政赤字扩张(特朗普减税增3.4万亿美元赤字)长期利好黄金。2025年Q1全球央行购金量同比增48%,中国连续18个月增持;因此,建议短期黄金可以逢低适当加仓,中长期依然看涨。

原油基金:2025年下半年原油市场将面临供应过剩压力持续加大与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制。OPEC+已加速增产(8月超预期增产54.8万桶/日,4月以来累计增191万桶/日),计划9月完全恢复220万桶/日的减产额度。叠加非OPEC国家(巴西、圭亚那、挪威)新增产能释放,全球供应增量或达180万桶/日。而需求端受制于 “季节性走弱+长期替代效应”,夏季驾驶旺季结束后,汽油需求回落,且新能源替代加速抑制原油消费增长,EIA预计2025年需求增速仅122万桶/日(远低于2023年的210万桶),供需平衡将从Q2开始转向“供过于求”。供需矛盾深化下,油价中枢或下移至60-65美元/桶(WTI),较当前水平潜在跌幅约10%。建议原油谨慎持有。

美债基金:美联储拟放宽银行持有美债的资本计提规定,财政部回购20年期美债,叠加稳定币法案增加短债需求,限制长端利率上行空间。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后,2025年美债发行量激增(尤其长债),叠加到期高峰,可能推升期限溢价。高盛测算10年期收益率或触及4.5%。7月10年期美债拍卖需求强劲(投标倍数2.61倍),显示市场仍具承接力。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2025年降息2次(戴利等支持秋季启动),但分歧扩大,市场定价年内降息约50BP。另一方面,新关税政策(如加拿大35%、巴西50%关税)可能推升通胀,古尔斯比等警告或推迟降息,摩根大通CEO认为利率再升概率达40-50%。美国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债务/GDP达120%),年利息支出1万亿美元。若赤字持续,可能引发长期信用溢价上升。市场在“政策托底”和“供给冲击”间反复摇摆,建议以中短久期防守+长债择机进攻应对,保持组合灵活性。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e1c1f75c5876c40b250e136d9ec7cf.png

阅读 1.7w
转发 1356
相关推荐
传统制造搭上AI 上演10倍神话!基金经理如何曲线布局“科技新引擎”?
热点
07-15 14:19
阅读 7170 转发 1152
今夜!A股,重磅利好!
A股
07-14 22:05
阅读 7620 转发 1200
十大券商策略:3500点后A股咋走?7月不错!8—9月风险较大!
行业
07-14 07:25
阅读 1.1w 转发 1608
当下的创新药 是2019年的CXO?
行业
07-10 10:21
阅读 1.5w 转发 2676
独家|反内卷的大风来了!新周期或扬帆起航
原创
07-09 16:38
阅读 1.8w 转发 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