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债基收益低!如何应对?
日期:2025-07-25 16:57:07  来源:择尔裕金融

今年以来,债市告别此前单边上行的走势,出现了高位滞涨的情况。截止7月25日,中证全债今年以来涨了0.93%,万得中长期纯债指数涨了0.52%,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涨了0.80%;而去年同期中证全债涨4.81%,万得中长期纯债指数涨2.66%,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涨1.94%,收益差距可以说是十分的明显。

image.png

image.png

为什么今年的债市收益不如以往了呢?

首先,低利率环境压缩票息空间,收益“安全垫”变薄。2024年债市走牛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1.9%区间,创历史新低。债券票息收益随之大幅缩水,票息对净值波动的缓冲作用显著减弱。2024年债基平均收益达4.75%(中长期纯债),而2025年上半年同类产品净值增长率仅0.73%,创十年新低。信用利差在2024年持续压缩后,已处于历史低位(如城投债利差压缩至近5年最低),通过信用下沉博取超额收益的性价比大幅降低,机构难以通过高收益债增厚收益。

其次,交易拥挤与预期透支,使得资本利得博弈难度加大。2024年市场过度交易降息预期(如全年利率下行超100bp),但2025年货币政策宽松节奏放缓,降准降息未达预期,导致前期透支的资本利得空间被反向修正。央行多次警示长债风险,并暂停国债买入操作,进一步抑制利率下行空间。机构为博取收益集体拉长久期(,但久期策略趋同导致市场对利空敏感度提升。一旦政策或数据不及预期(如地产放松、关税谈判),易引发集中止盈和抛售,放大净值波动。

最后,股债“跷跷板”效应加剧资金分流。2025年A股突破3500点后,居民储蓄加速向权益资产迁移(两融余额突破1.92万亿),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基赎回压力加剧。反内卷、科技创新政策加码等提振股市情绪,而债市缺乏类似催化剂,资金虹吸效应显著。

债基收益偏低的核心矛盾总结——从“趋势红利”到“存量博弈”

a7251392-e542-49a2-bf2b-3ed76a964ad0.png

2025年债基收益显著弱于2024年,核心矛盾在于低利率环境压缩票息空间、股债跷跷板效应分流资金、政策预期透支导致资本利得博弈难度加大。面对这一情况,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下几方面应对:

1、 降低纯债比例,增加“固收+”组合。增配偏债基金、二级债基替代不分纯债,通过权益增强(如可转债、高股息股)增厚收益。

2、 控制久期风险,侧重中短端品种。优先选择久期1-3年的中短债基金(如利率债指数基金、高等级信用债基),降低利率敏感度。避免长债,因其利率风险敞口过大。

3、 波段交易增厚收益。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8%时增配,低于1.6%时减持,捕捉1.5%-1.8%震荡区间的价差。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9033293547482909da58c63596ea701.jpg

ce1c1f75c5876c40b250e136d9ec7cf.png

往期回顾:

多个商品期货涨停!是何原因?

超级水电站开工!A股再迎大利好

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行情空间有多大?

上半年大涨!港股下半年还有没有空间?

站上3500点后,接下来怎么走?

阅读 1.2w
转发 1656
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近期债券市场的波动?
观点
07-25 10:12
阅读 7350 转发 1200
独家策略|基建能追吗?
原创
07-21 15:36
阅读 2.2w 转发 2652
上演仓位“戏法”!多只基金“踩准”行情节点
热点
07-21 15:35
阅读 1.5w 转发 2556
独家|周策略:超级水电站开工!基建板块沸腾
原创
07-21 11:57
阅读 1.6w 转发 2892
贝莱德基金:看好中国股债市场双边行情
观点
07-20 07:40
阅读 1.6w 转发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