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跑步入场 谁是“心头爱”?
日期:2025-07-31 10:21:08  来源:富国基金

01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买入创新高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是做多港股的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另外,从节奏上看,今年南下资金“买买买”的决心尤为坚决,较往年呈现“加速度”态势。

核心原因有三点:第一,在经历了21-23年连续三年的“年线皆阴”至暗行情后,港股在全球股市中的性价比极为显著;第二,今年以来,全球资产的核心逻辑是“资金再平衡”,而且是从美元资产向非美资产的“高切低”,在此背景下,“估值洼地+全球资金敏感”的港股市场会率先受益;第三,“中国资产重估+产业转型突围”的共振下,代表新经济的三剑客“AI、创新药、新消费”更具弹性,而这些细分方向在港股也极具“稀缺性”。

图片

02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都在买什么?

从南下资金的月度净买入看,呈现几个特点:第一,银行每个月都跻身TOP3,是最长情的选择,核心在于港股银行的安全边际更高,即使按当下的股息率去看,港股通银行为5.2%,而银行(申万)为4%;第二,从4月份开始,南下资金持续大幅买入医药生物,也稳居TOP3,核心在于创新药产业向上趋势确立叠加政策回暖,共振催化了资金对创新药的追捧;第三,港股互联网板块的资金流向呈现明显的轮动特征,从1-4的净流入切换至5月以来的净流出。

图片

03

长视角下,南下资金的“偏好”变迁

若是拉长时间看,自2019年以来,南下资金的“偏好”也有“变和不变”。1)不变的点:一是“高成长+高股息”的哑铃型配置思路,实现攻守兼备;二是对传媒和医药生物是最坚定的守候,即使是在2021-2023年的“至暗三年”,资金仍在不断抄底。2)变化的点:2024年以来,银行稳居头把交椅,且遥遥领先;2025年以来,大举买入医药生物,相对2024年已增长87%。

图片

04

南下资金的“心头爱”VS“话语权”

一方面,从南下资金的持仓构成看,TOP5行业分别为银行(18%)、传媒(12%)、医药(10%)、非银(8%)、电子(8%),合计占比55%,是南下资金的“心头爱”。另一方面,从南下持股市值/行业流通市值看,TOP5行业分别为煤炭(40%)、化工(27%)、石油石化(23%)、医药(22%)、环保(22%),是南下资金有较强“话语权”的方向,主要是周期+医药。

图片

05

主动权益基金:港股配置升至20%的历史新高

在南下资金中,主动权益基金也是重要一员。自2024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持续增配港股市场,二季度已升至20%的历史高位,相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向后看,随着“牛市氛围”渐浓,“新经济”含量较高的港股仍是资金加码的重点方向。

图片

06

主动权益基金港股配置:买什么?卖什么?

从行业上看,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在港股通的配置,主要增配医药、轻工、非银等,减配零售、传媒、汽车等,其中,医药持仓占比大幅提高6.2个百分点,商贸零售、传媒分别下降4.4、3.0个百分点。整体而言,持仓风格从科技互联网向创新药、新消费、金融切换。

图片

07

港股ETF:份额显著提高,占比继续抬升

今年以来,港股ETF的份额占比和规模占比双双抬升,呈现的反转趋势。从份额变动看,港股ETF份额Q2比Q1增加383亿份,份额占比从14.6%提升至15.7%;从规模变动看,港股ETF规模Q2比Q1增加561亿元,规模占比从8.9%抬升至9.8%。

图片

08

港股ETF:增量多点开花,互联网、创新药是核心

从港股ETF的结构看,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港股科技、创新药类ETF分别增加165、105、129、93亿份,是主要的增量贡献,“互联网+创新药”是关键词。

图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 1.1w
转发 1584
相关推荐
A股增量市场确立 资金共识将聚焦两大方向
A股
07-30 09:04
阅读 1.3w 转发 1692
债基“赎回风暴”!资金正流向权益市场
债基
07-29 22:23
阅读 1.3w 转发 2040
独家|医药板块霸屏!是不是“最后的疯狂”?
原创
07-29 16:51
阅读 1.6w 转发 2472
A股吸引力持续提升 机构建议把握两大主线轮动扩散机遇
A股
07-29 07:20
阅读 1.3w 转发 2184
资金豪买!百亿级ETF突破90只 基金加紧布局细分赛道
热点
07-25 17:00
阅读 1.6w 转发 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