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A股持续上行突破3600点,很多人开始加杠杆了!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达到2.0002万亿,上一次 2万亿以上,还是2015年6月。
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这是个乐观的信号,说明市场情绪在回暖,投资者开始变得积极。但它同时也暗藏风险,历史上,杠杆资金阶段高企,往往是阶段行情高潮和顶部。2015年那轮牛市,两融余额见顶后,市场很快就大幅调整。这次会不会重演历史,现在还不好说。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阶段性相对敏感的区域,投资者需要多一份谨慎。
1、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两融余额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截至8月5日,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出现了,A股市场两融余额约20003亿元,时隔十年后再次重返2万亿元以上,这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从数据来看,市场经历了从情绪低谷到逐步回暖的完整周期。去年9月,A股市场两融余额达到近年的阶段低点,一度不足1.4万亿元,彼时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信心受挫。但随后市场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从去年9月下旬起,两融余额开启一轮大级别升势,到今年3月一度突破1.9万亿元。尽管此后因 A股市场出现调整,两融余额随之下滑,在今年4月份一度滑落至1.8万亿元出头,但随着6月下旬开始A股市场开启新一轮持续升势,两融余额总体再度持续增长,直至成功突破2万亿元大关。其中,作为市场多方主力之一的融资余额表现尤为突出,在8月5日达到19863亿元,创出2015年7月1日之后最近十年以来新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增长近2000亿元。
两融余额的大幅增长,表明更多的投资者情绪的显著回暖,也充分体现更多投资者对市场后续的看好,并且愿意增加资金以及通过杠杆手段增加投资规模。而一旦杠杆资金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也大幅提升,或将进一步提升和刺激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从市场的实际表现来看,自 6 月下旬以来,市场整体呈现出活跃运行态势,指数不断攀升,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逐渐显现,这些都与两融余额增长所反映出的市场情绪回暖相契合。
2、2015 年那一轮牛市,“杠杆牛”的特征十分明显,两融余额在当时一路攀升,对市场走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两融余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不禁让人将当前市场与2015年进行对比。但实际上,此2万亿元与彼2万亿元所处的市场环境已千差万别,证券时报指出,当前市场体现为结构优化下的理性增长。
具体看:一是当前两融市场与2015年存在显著结构性差异,杠杆强度更趋合理。8月5 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2.31%,远低于2015年5月的4.16%,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重10.23%处于历史合理区间,未达过度投机水平;二是资金流向聚焦实体赛道,从2015年集中涌入金融板块转向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主攻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基本面龙头,投资逻辑更重成长性研判;此外,估值基础更为扎实,当前上证指数市盈率15-16 倍,较年初温和提升,而2015年同期达19-20倍且半年内从15倍飙升至 23 倍泡沫区间,当前上涨更多依赖基本面改善而非杠杆推升的估值泡沫。
3、杠杆资金高企的风险警示,历史经验需重视
虽然当前市场与2015年有着诸多不同,但不可忽视的是,杠杆资金阶段高企往往是阶段行情高潮和顶部的信号,历史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回顾2015年的牛市行情,两融余额在不断攀升中于2015年 6月18日达到2.27万亿元的历史峰值,而仅仅6天之后,沪指在2015年6月12日创出 5178 点牛市高点,随后市场开始大幅震荡调整,开启了一轮深度下跌行情。
在2015年的牛市中,杠杆资金的过度涌入虽然在前期推动了市场的快速上涨,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当市场达到一定高位后,杠杆资金的获利回吐需求以及市场调整引发的强制平仓风险相互交织,导致市场卖盘汹涌,股价大幅下跌。许多投资者因为使用了过高的杠杆,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不仅将前期的盈利全部回吐,还面临着巨大的本金损失。
如今,虽然当前市场在结构、估值等方面与2015年存在差异,但杠杆资金的快速增长依然需要引起警惕。一旦市场出现不利因素,如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政策转向、外部市场冲击等,杠杆资金可能会迅速撤离,从而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随着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敏感的区域。如果后续杠杆资金继续快速增长,市场风险将进一步积聚。因此,投资者在看到市场积极信号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杠杆资金高企可能带来的风险。
总体而言,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是市场情绪回暖的重要标志,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与市场前景的信心修复。但历史经验警示我们,杠杆资金的快速增长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当前市场在结构优化与估值合理的支撑下,虽未出现2015年式的系统性风险,但 谨慎乐观应成为当前投资决策的主基调。在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的同时,时刻警惕杠杆资金过度堆积可能引发的阶段性波动,方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投资。
在此,面对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市场信号,我们建议不同投资者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应对:
1、对于普通投资者,应坚守不盲目加杠杆的底线原则。杠杆是把双刃剑,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会放大风险,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缺乏专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杠杆交易最终往往以亏损收场;
2、对于已使用杠杆的投资者,需强化仓位动态管理。建议将融资仓位控制在自有资金的50%以内,设置严格的止损纪律,避免单一标的融资比例过高,同时密切关注个股融资余额占比等风险指标;
3、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应聚焦具备基本面支撑的优质标的。远离纯粹概念炒作、融资余额短期激增的高风险个股,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现金流稳定的行业龙头,通过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对冲市场波动风险。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