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A股标杆的寒武纪刷屏!
8月25日早盘,寒武纪再度大涨,最高价一度冲至1391元/股。高盛发布研报称,随着寒武纪股价达到此前设定的1223元/股目标价,基于以下三点将其目标价进一步上调50%至1835元/股。高盛曾在600元/股附近时推荐过该股。
寒武纪亦是连续刷屏。一方面是网络流传牛散章建平在该股大赚数亿元,不过,这一信息是否属实,仍未可知,章建平也未对此进行回应;二是寒武纪的大涨使得其创始人身家超过1500亿元;三是寒武纪市值超过许多传统蓝筹股。
那么,当下的寒武纪是否被高估?
“寒王”刷屏
目前,全市场人气最高的股票非寒武纪莫属。今日,该股再度大涨,涨幅一度接近12%。
过去这个周末,投资者亦未停止对该股的讨论。更有外资大行——高盛直接拉高其目标价达50%。
高盛指出,随着寒武纪股价达到此前设定的1223元/股目标价,基于以下三点将其目标价进一步上调50%至1835元/股:
1.中国云服务商增加资本支出:腾讯8月中旬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9%,高盛预测2025—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上调23%、17%至同比增长86%、13%。
2.芯片平台多元化:深度求索8月底推出的V3.1版本专为新一代国产芯片定制,帮助客户在关税不确定性和数据安全担忧下降低单一供应链风险。
3.寒武纪通过非公开发行进行的研发投资于8月中旬获上交所批准。寒武纪计划未来三年投入450亿元(62.8亿美元)用于AI芯片及软件开发,年均投入150亿元(2024年研发支出为120亿元),彰显公司对研发和生成式 AI的坚定投入。8月中旬中国信通院宣布8家企业通过深度求索兼容性测试,寒武纪位列其中,这再次印证了高盛对其强大研发能力的积极看法。
是否高估?
目前,寒武纪股价表现虽然优秀,但其中的情绪价值可能大于当前的实际价值,这一点也可以从此前公司的公告看出。
8月15日,寒武纪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将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等信息,直接定性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并主动向投资者提示风险: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此后,该股依然出现了40%左右的涨幅。
不过,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来看,该公司的确出现了明显拐点。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65.56%;归母净亏损则大幅收窄近一半,降至约4.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暴增4230%,达到11.1亿元,净利润为3.55亿元。半年报披露日期是8月30日,半年报业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寒武纪股价的最大支撑可能仍来自无法证伪的宏大叙事逻辑。浙商证券认为,公司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能力,能绕开关键依赖,成为“去美化”背景下的重要支撑。中长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线,政策与应用倾斜将持续利好本土厂商。行业出清有望加快,推动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出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在政策支持、需求升级与客户信任增强下,公司“国产化”属性正成为打开市场的关键标签。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