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周策略:站上3800!A股涨势如虹
日期:2025-08-25 13:47:32  来源:择尔裕金融

一、近期市场回顾

国内股市:上周A股市场上周表现强劲,主要指数大幅上涨。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续近十年新高,全周涨3.49%;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4.57%和5.85%。市场成交活跃,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资金主要流向半导体、券商和AI硬件板块。港股涨幅滞后,恒生指数周涨0.27%,恒生科技指数涨1.89%。

国内债市:受股市强势压制,资金持续流入股市,债市承压震荡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个BP至1.78.

美国股市:美股市场走势呈现“先抑后扬”特征,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53%,标普500指数上涨0.2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58%。前半周受通胀和就业数据影响,市场表现偏软,但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强化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推动美股大幅反弹。

美债:受降息预期升温影响,美债市场表现强劲,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3.7111%, 5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别降至3.7712%和4.2634%。

黄金:市场避险情绪降温,地缘政治风险下降,但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支撑金价,COMEX黄金期货周涨1.02%。

外汇:受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强影响,上周人民币离岸汇率震荡走升,从周初的7.1888升至7.1710。

原油:国际原油市场表现强劲,WTI原油期货报收63.66美元/桶,上涨2.89%。美国原油库存减少、炼厂开工率上升以及地缘政治因素推动油价上行。

f40981ac-390c-47a7-8466-7ef1ffe1305c.png

二、政策及事件

重要事件1:机器人“新大脑”要来了!英伟达发布。

在8月12日的行业顶级会议SIGGRAPH上,英伟达发布了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英伟达表示,该模型可以基于既有知识与概念,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推理”,并在理解后在现实世界中采取响应行动。近年来,英伟达持续深化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黄仁勋在今年7月的2025年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它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

重要事件2:鲍威尔“放鸽”,美联储降息窗口或将开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22日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经济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暗示尽管当前美国存在通胀上行风险,但美联储仍可能在未来数月降息。鲍威尔表示,短期内美国通胀风险偏向上行,而美国就业下行风险正在上升,基于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的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可能需要调整。8月1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失业率环比升高0.1个百分点至4.2%,当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7.3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同时,5月份和6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也从14.4万、14.7万大幅下修至仅1.9万、1.4万。

重要事件3:从iPhone17开始苹果或将连续三年大改版。

当地时间8月24日,据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从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开始,开启一个为期三年的重大外观革新周期,旨在强化其旗舰产品的吸引力。这一计划将以每年推出一款创新产品的节奏,对iPhone进行连续的重大重新设计。到2026年,苹果有望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其形态接近三星的书本式折叠屏,展开后为小型平板,预计将配备四摄像头系统。这款折叠屏iPhone将回归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搭载苹果第二代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C2。供应链消息显示,苹果供应商已开始为该机型备货,计划明年年初量产,以确保秋季如期发布。

三、仓位管理

1、激进者(成长基金20%、蓝筹基金30%、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25%、新基金20%);

2、稳健者(成长基金5%、蓝筹基金30%、美股基金0%、债券基金50%、新基金15%)。

轻仓或新投资者: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消费、工业数据稳步复苏),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科技、新能源等产业政策)。但海外风险(如美国政策矛盾、地缘冲突)仍需警惕,市场波动可能加剧:操作上建议分批建仓,避免一次性投入,采用定投或漏斗型加仓;聚焦低估值与高景气赛道:如半导体(自主可控)、AI算力、医药(人口老龄化驱动)等长期确定性较高的领域;风险偏好较低,可配置以金融债、利率债为主的固收基金,或灵活配置型基金(如部分FOF产品),平衡风险收益;避免单一行业集中,可布局消费复苏(如白酒、医疗)、科技(芯片、AI)、新能源等多元方向。

重仓投资者:政策催化(如数字中国峰会、国产替代加速)和技术突破(如AI大模型商用、机器人量产)推动相关板块持续活跃。建议增配科技成长主题基金或指数增强型基金(如科创50ETF、恒生科技ETF),重点关注算力、应用场景及国产化核心环节。A股一季报超预期比例较高,可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如电子、机械设备、通信),但需警惕高拥挤度行业(如家电、环保)的短期回调风险。银行、煤炭等高股息品种在市场震荡期具备避险价值;消费领域关注政策刺激(如“以旧换新”)和服务消费(旅游、餐饮)的修复弹性,建议配置红利低波指数基金或消费主题基金。建议权益仓位中60%配置科技成长(AI+机器人+半导体),30%配置防御性资产(红利+消费),保留10%现金应对波动。

四、各类基金投资策略

成长基金:市场整体接近前高,但当前估值扩张相对于基本面修复的“超跑”程度不高,且个股和行业间存在相当的分化,仍有“低位资产”值得挖掘。国内财政政策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项债投向新基建),叠加全球AI革命和半导体产业周期上行,为科技成长赛道提供长期动力。经历长期调整后,科技板块股债收益比(E/P与国债收益率之比)处于历史高位,修复空间显著。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等成长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头部企业盈利增速预期强劲。成长主题基金在政策、周期、估值三重支撑下具备显著配置价值,但需警惕阶段性拥挤交易风险,优先选择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强、行业分散度适中的产品,把握科技与高端制造的产业红利。

蓝筹基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该工程将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推动多领域发展,长期为经济注入动能。7月LPR维持不变,后续仍存下行空间,有望进一步助力实体融资成本压降。近期,“反内卷”与需求端政策再度发力,政策效果或相较2024年“9.24”的一揽子政策而言更快显现。国企改革深化推动石油石化、电信、电力等垄断领域开放,低估值蓝筹股(如银行、建筑建材)受益于系统性风险下降及过剩产能出清,估值修复空间显著。金融、能源等蓝筹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在利率下行及市场波动中提供稳定现金流,成为“哑铃策略”的压舱石。消费与科技蓝筹依托品牌壁垒与技术领先地位,业绩具备长期支撑。蓝筹基金当前处于“政策托底+股息防护+盈利修复”三期叠加窗口,适合作为核心仓位长期持有,建议配置优先选择均衡布局国企改革、高分红及新质生产力龙头的基金,港股低估值科技蓝筹可增强组合弹性。

科技主题基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企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5%,核心产业专利密集度提高50%,推动AI、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突破。两会后政策重点支持“AI+行动”,如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AI医疗等,订单有望加速落地。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材料(沪硅产业)、先进封装(Chiplet)受益于政策补贴,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尽管面临中美科技摩擦,中国仍通过“一带一路”推动科技输出,如5G基站、高铁技术等。2025年科技成长板块处于“政策驱动+技术突破+需求升级”三重驱动期,建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量子计算四大主线的配置机会;

半导体基金:深圳设立50亿元半导体产业基金,重点支持设备、材料及高端芯片突破,叠加美国关税政策(8月1日生效)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本土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激增。AI推理芯片需求首超训练芯片,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达5000-6000亿元,带动高性能GPU、存储芯片(DRAM/NAND)量价齐升——DRAM三季度预计涨价10%-15%,NAND跟涨5%-10%,供需趋紧态势延续至Q3末。新能源汽车芯片国产化加速(单车芯片需求达1600颗,国产化率仅15%),端侧AI硬件(AI眼镜、机器人)放量推动SoC芯片需求激增,而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反映成熟制程订单饱满。受益云端推理需求爆发及端侧AI硬件创新(全球AI眼镜出货量预增26%),高带宽存储(HBM)、利基型NOR Flash供需缺口扩大,国产GPU厂商份额加速提升。大基金三期重点投向设备/材料领域,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设备验证加速,叠加长江存储全国产化产线下半年试产,本土供应链突破进入关键期。建议半导体主题基金逢低积极布局。

新能源基金:光伏“反内卷”政策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产能出清,硅料、组件价格企稳,龙头企业盈利修复弹性显著;技术迭代(如TOPCon 3.0)和海外布局(如东南亚产能)成超额收益来源。锂电量利齐升,8月排产环比增长,受益于商用车电动化提速和储能放量。反内卷政策约束低价竞争,正极材料、电解液等环节盈利触底反弹。储能全球化扩张,国内政策完善绿电电价机制,海外户储去库完成+新兴市场(中东、亚非拉)需求崛起,储能出海订单同比+220%,产能利用率提升驱动利润修复。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已进入工程优化阶段,量产路径明确,核心设备(如超高压等静压机)和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需求爆发,推动产业链升级。行业从“产能过剩”转向“优质供给驱动”,政策优化+技术迭代重塑竞争壁垒,聚焦盈利修复确定性强、全球化布局深的环节,把握Q3旺季需求与供给侧改革的共振机会,新能源主题基金逢低继续加仓。

消费主题基金:政策端,中央财政900亿育儿补贴8月开放申领,叠加“以旧换新”加码(汽车/家电补贴细则落地),直接提振大众消费需求;数据端,暑期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国内游人次超2019年同期23%),服务消费复苏强劲(机票/酒店价格同比涨15%),但地产链拖累建材、家具等可选消费。消费分层加剧——高端消费(奢侈品、医美)受益高净值人群资产增值,而性价比品类(零食折扣店、国潮服饰)依托年轻群体消费韧性,共同支撑板块景气度。8月消费板块在“政策发力+服务复苏+新需求崛起”下具备修复动能,但需精选结构,重点把握服务消费的政策红利与新消费趋势的渗透率提升,避开地产依赖型可选消费。

军工主题基金:42家披露中报的军工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5%,创近五年新高,Q2部分中上游企业业绩改善明显,且正向中下游传导;航空航天、无人机、卫星等细分领域盈利预期持续上修,中报业绩弹性较高。政策与事件催化密集:①“十四五”收官年订单延迟释放,“十五五”装备计划编制启动,Q4新订单周期开启;②建军节后5个交易日军工指数上涨概率达66.7%(近15年数据);③商业卫星组网加速(如94颗卫星发射计划)、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突破等事件提振空天产业链。2024年军贸出口额同比增长35%,中东、东南亚需求爆发,实战检验提升国产装备国际认可度;公募配置比例仅3.2%低于历史均值,增量资金入场空间显著。8月军工板块在“业绩修复+政策催化+军贸重估”三重驱动下,预计呈现“先抑后扬”的结构性机会,短期调整不改中期修复趋势。建议军工板块逢低适当配置。

医药主题基金:8月医药板块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松绑+创新突破+支付扩容”三重共振。政策端,国家医保局新推的“创新药首发价格机制”允许新药上市初期获得合理回报,打破“以价换量”困局,同时商保目录扩容(覆盖细胞治疗等高值疗法)构建支付“第二曲线”,大幅改善创新药变现预期;技术端,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加速(上半年BD交易额超484亿美元),双抗、ADC等前沿技术临床突破频现,叠加CXO订单回暖(药明康德净利增100%),产业景气度显著提升。市场情绪上,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创新药产业链,政策催化与技术兑现驱动估值修复向业绩修复切换。医药板块的机会或聚焦以下三大方向上:1、创新药及产业链:受益定价机制改革与BD出海加速,重点关注临床价值明确、国际化进展快的平台型药企,以及CXO领域订单确定性高的龙头换;2、器械与消费医疗:医疗设备渠道库存出清带动业绩拐点,叠加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商业化提速;消费端则受益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消费升级(如医美、家用器械);3、中药价值重估:集采规则优化推动价格体系修复(部分耗材价格回升10-15%),品牌中药OTC受益提价与库存周期改善,叠加创新中药医保准入优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8月医药板块在政策与技术双驱动下进入“修复-成长”共振期,建议采取“核心创新药+器械拐点+中药修复”的哑铃策略,短期关注事件催化,中期布局业绩兑现;

债券基金:近期国内债市经历了显著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行至1.78%附近。这主要受股市强劲带来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以及资金分流等因素影响。不过,市场普遍认为利率连续大幅上行的概率较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到1.80%左右时可能会迎来企稳,短期债市大概率呈现“磨顶”行情。中长期看,债券市场定价终将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逻辑。操作上建议债基逢低配置。

美股基金:近期,美股有高位调整的迹象,但是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强化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推动美股大幅反弹。但是美股市场主要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PE(TTM)整体处于中高位,显示市场对科技及成长型企业的估值仍较高。建议美股逢高可适当减持。

港股基金:港股市场表现受中国政策、基本面及外围因素影响较大。近期受降准、中美贸易关系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推动,恒生指数上扬。港股估值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指数如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的PE(TTM)均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其估值调整幅度较大,可能与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港股市场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随着科技巨头财报季前的风险偏好回升,港股科技板块表现活跃。

黄金基金: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仍接近100%,但降息幅度存分歧,美元承压或为黄金提供支撑。2025年Q2全球央行净购金166.46吨,延续去美元化趋势,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至7,396万盎司。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7月为128.46,虽低于6月的221.04,但美俄谈判不确定性仍存。2025年Q2全球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87%至477.20吨,而金矿产量同比持平(2024年为3,300吨),供需紧平衡或支撑长期价格。黄金未来表现可能呈现短期震荡但长期向好的格局,但受美国PPI数据超预期(7月环比0.9%)和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影响,短期或测试3,330-3,350美元支撑位。短期建议黄金基金可以适当高抛低吸。

原油基金:国际能源署(IEA)已将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预测上调至250万桶/日,2026年上调至190万桶/日。这主要源于非OPEC+产油国(如美国、巴西、圭亚那、挪威、加拿大)产量的强劲增长,以及OPEC+ 自2025年9月起完全解除2023年11月实施的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措施。与此同时,IEA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68.5万桶/日。需求的疲软主要体现在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乏善可陈,以及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消费预期下调。短期油价或震荡偏弱,原油建议采取低位定投策略。

美债基金:美债市场近期出现调整,主要受到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经济数据的影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256%,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升至83%。美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但长端利率调整幅度较大,显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债市场前景转向积极。若经济数据支持降息,债券价格有望上涨(收益率下降)。投资者可考虑增持中短期美债,以捕捉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机会,并优化投资组合的避险属性。建议美债可以适当加仓。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9033293547482909da58c63596ea701.jpg

ce1c1f75c5876c40b250e136d9ec7cf.png

阅读 7650
转发 1356
相关推荐
十大机构论市:本轮行情不是散户市 慢下来会更远、更高、更好
观点
08-24 18:22
阅读 1.0w 转发 1296
港股最新调整!恒指纳入中国电信、京东物流、泡泡玛特 成分股增至88只
港股
08-24 08:21
阅读 1.1w 转发 1404
硬科技狂飙!沪指突破3800点 A股短期或迎加速
观点
08-22 15:24
阅读 1.4w 转发 2052
AI投资拐点已现?
行业
08-21 13:23
阅读 1.3w 转发 2232
【机构策略】预计短期A股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A股
08-21 08:53
阅读 1.5w 转发 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