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A股3万亿成交,高乎?
日期:2025-08-26 10:21:32  来源:巨丰财经

2025年8月25日,A股市场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3.14万亿元,仅次于去年10月8日的3.45万亿元,创下历史第二高的纪录。如此巨量成交,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成交量究竟处于何种历史地位?与历次牛市相比,3万亿成交高不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后续成交量又将如何演绎?

事实上,早在2024年10月8日市场成交额首破3万亿时,我们就通过对比牛市初期与高位的成交量特征,探讨过本轮行情的潜在成交峰值。如今结合最新市场动态与增量变量(如居民存款搬家),我们进一步探讨3万亿成交的“含金量”与未来趋势。

一、以史为鉴,历次牛市成交变化的规律启示。

成交量变化始终是判断市场阶段的核心指标,回顾A股历史上两轮标志性牛市,其成交峰值与谷底的比值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为预判本轮行情提供了重要参考。2007年大牛市期间,市场经历了从低迷到狂热的完整周期:行情启动前最低成交额仅318亿,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红利释放、公募基金扩容,成交逐步放大,最终触及3714亿的历史峰值,峰值是最低点的11.7倍。2015年杠杆牛行情中,市场最低成交额2067亿,在两融资金推动下,最高成交飙升至23576亿,峰值与谷底的比值达11.4 倍。

从历史数据计算可知,两轮牛市的平均峰值/谷底比值约为11.55 倍。而本轮行情启动前,市场的成交谷底出现在2024年8月14日,当日两市成交额仅4775亿。若按照历史平均比值推算,本轮行情若延续牛市周期,成交额峰值可能落在4.08 - 6.99万亿区间,平均值约为5.09万亿。对比当前3.14万亿的成交额,尽管已创历史新高,但从历史规律看,仍未达到本轮行情的理论峰值区间,后续仍有放量空间。

更早时候,1996-2001年庄股时代成交增长40倍,2019-2021年结构性牛市增长5倍,可见牛市期间成交量必然伴随数倍放大。当前3.14万亿相较于4775亿的谷底仅增长 5.58倍,远低于2007年、2015年的10倍以上增幅,进一步印证当前成交尚未触及极端高位。

二、市场体量今非昔比,3 万亿成交的内涵重构。

判断3万亿成交是否 “过高”,不能仅看绝对金额,更需结合市场体量的变化。当前A股的3万亿,与2015年的2万亿相比,其市场承载能力已完全不同。

从核心指标对比来看,2015年牛市高点时,A股上市公司数量不足3000家,总市值约 70 万亿;而截至当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突破5000家,总市值增至约100万亿,分别较2015年增长67%、43%。可交易标的数量与市场总规模的大幅扩张,意味着同等活跃度下需要更多资金支撑:2015年1万亿成交可推动市场普涨,如今1万亿仅能维持局部板块活跃,3万亿的绝对金额看似惊人,实则是市场体量扩容后的合理结果。

更关键的是杠杆风险指标的改善。2015年牛市因杠杆资金过度涌入引发剧烈波动,当时融资余额占居民存款的比例高达4.22%;而当前该比值仅为1.22%,即使融资余额绝对金额接近历史高点,相对居民财富的占比仍处于低位,说明市场资金结构更健康,杠杆风险可控,3万亿成交并非由“非理性杠杆”推动,而是包含更多理性资金的参与。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存款搬家对增量资金与成交额的支撑作用。2024 年以来,在储蓄利率持续下行、资本市场赚钱效应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开始从 “重储蓄” 向 “重投资”转向。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7月,新增居民存款同比减少0.8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0.3%,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却同比多增1.4 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5.2%。同时,住户活期存款同比增速从2024年初近乎0的水平,回升至2025年7月的 6.8%,定期存款增速则从14.9%降至11.5%,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速也由负转正。A 股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活跃度显著提升,截至8月22日,两融余额超2.1万亿元,逼近2015年历史高点;7月上交所 A 股新增开户数达196万,相比6月多增31.7万户。种种迹象表明,原本存入银行的部分居民存款,正转化为活期存款伺机投资,或流入非银金融机构,乃至进入股市,促成了当下的“存款搬家”局面。居民存款搬家,或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股票账户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增量来源,还显著提升了交易活跃度。

三、国家队主导:本轮成交量的结构性新特征

与历史上任何一轮牛市相比,本轮市场的资金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国家队不再是 救市背景下的短期干预者,而是成为长期主导市场的核心力量,这一变化深刻影响了3 万亿成交的性质。

2025年上半年,国家队开启大规模入市操作。汇金公司在二季度增持ETF规模约1900 亿元,通过指数化投资稳定市场基准;险资作为长期资金代表,同期买入股票及权益类资产约 6400亿元,重点布局低估值蓝筹;养老金、社保基金虽未披露具体数据,但结合其投资节奏与规模估算,增持金额不少于2000亿元,偏好高股息、高成长标的。综合来看,国家队上半年入市资金总计达万亿级别,占当前3万亿日成交额的1/3左右。

这种资金结构的改变,让本轮高成交呈现出独有的特征:与2015年散户、游资主导的快涨快跌不同,国家队的长线资金更注重布局而非炒作,在推动成交量放大的同时,避免了短期资金快进快出引发的剧烈波动。例如,险资、社保基金对金融、消费板块的持续配置,既贡献了稳定成交额,又为市场提供了压舱石,使得3万亿成交背后的市场韧性显著强于历史同期。

四、后续成交量演绎以及应对策略

1、基于历史规律、市场体量与资金结构,后续成交量演绎将呈现三种潜在路径。

若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改善且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居民存款搬家速度加快、场外资金加速入场,成交量有望向4-7万亿的历史推算峰值区间迈进,行情或延续至2026年;若国家队资金进入存量调整、新增资金增速放缓且居民存款搬家节奏趋稳,成交量可能维持2-3 万亿区间,市场从普涨转向 结构性行情;若复制2007年、2015年成交峰值与指数高点不同步的规律,后续或出现缩量上涨,成交量从3万亿回落至1.5-2万亿,但资金抱团下指数仍缓慢上行,直至企业盈利增速无法匹配估值时调整。

2、具体如何应对?

面对天量成交环境,投资者需聚焦三大核心策略:避免盲目追高,警惕题材股回调,因历史数据显示成交额见顶后市场续涨但涨幅收窄,需减少对短期涨幅超50%高位题材股的追涨,优先选估值与盈利匹配的标的;把握板块轮动,平衡成长与防御,当前半导体、AI 等科技板块交易活跃度与波动,高于市场均值,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因国家队持仓占比高,成交更平稳、波动更小,可依风险偏好动态平衡;同时跟踪主力动向,通过定期报告、资金流向数据关注汇金增持的沪深 300ETF、科创 50ETF 及险资重仓的低估值蓝筹,且保留部分现金仓位,可在指数回调时布局高景气度、低估值标的。

五、3万亿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

总之:综合历史数据对比、市场体量扩张、资金结构优化(含居民存款搬家),当前3.14万亿成交额虽创历史第二高,但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一是未达历史牛市峰值/谷底的平均比值;二是与5000家上市公司、100万亿总市值的市场体量相匹配,且有居民存款搬家资金提供增量支撑;三是国家队主导的资金结构降低了杠杆风险,提升了成交的含金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3万亿或是不是本轮牛市的天量,但已经不是小数目,指数在后期成交额再次迎来历史性突破前,3万亿以上的成交额都可能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波动可能。

后续来看,成交量既可能在经济改善、政策支持与存款搬家的合力下向4 - 7万亿迈进,也可能进入2-3万亿的高位震荡区间,甚至出现缩量上涨的阶段性特征。对投资者而言,无需过度纠结于3万亿高不高,而应聚焦资金流向(如居民存款与国家队动向)、板块景气度(如科技、高端制造)、估值合理性三大核心,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做好风险防控,避免追涨杀跌。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 1.1w
转发 1428
相关推荐
突然暴拉!芯片产业链全线井喷!三大利好集中来袭!上涨极限在哪里?
行业
08-22 13:23
阅读 1.4w 转发 2556
追平历史纪录!A股7连破“2万亿” 历史镜鉴:彼时涨了哪些板块?
A股
08-21 20:23
阅读 1.5w 转发 2760
A股突变!资金狂涌!外资传来大消息!坚定做多?
资金流向
08-21 15:23
阅读 1.6w 转发 2820
市场火爆 股民人均赚2万 你是超越了还被平均了?
观点
08-21 11:37
阅读 1.6w 转发 3048
景气高涨业绩增长 资金“热涌”券商板块
行业
08-21 09:01
阅读 1.4w 转发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