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上周末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存款仅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与此同时,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多增5500亿元。回顾7月数据,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则增加2.14万亿元。综合这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居民存款合计减少了1.01万亿元,而非银存款同期合计增加了3.33万亿元,这一减一增之间,资金流向已然明晰。
存款搬家的趋势正在延续,而从股市开户数持续增长、市场整体上行以及成交活跃度维持高位等多重迹象来看,居民存款很大概率正在持续流向权益市场。方正证券研究明确表示,结构上看,8月居民存款延续了向非银“搬家”的趋势,8月股市“赚钱效应”持续,居民定存到期后除流向理财、保险产品外,部分也流入股市。
这一轮存款搬家浪潮的背后,是几个核心因素的共同驱动: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存款收益大幅下滑,中国存款利率正式进入“1时代”,使得存款收益甚至难以跑赢通胀;另一方面,股市赚钱效应显著,与低迷的存款利率形成鲜明对比。截至2025年8月,科创综指年内涨幅高达37.62%,创业板指上涨25.26%,上证指数也录得14.14%的可观涨幅。这种显著的收益差形成了强大引力,不断吸引资金流入股市。此外,监管层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鼓励分红回报投资者、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同时“房住不炒”政策持续推进,促使居民资产配置逐步从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转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居民存款搬家并非全部直接进入股市,但与股市存在密切关联。很大一部分资金确实流向了理财市场,但同时也有相当规模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数据显示,7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减7800亿元的同时,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表明资金正通过证券账户直接进入市场。此外,部分资金借道公募基金、ETF基金等间接入市,促使股票型基金、ETF基金单月发行量较2024年显著攀升。因此,从资金面来看,居民储蓄搬家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显著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对股市而言,无论资金是直接还是间接入市,居民存款搬家都是积极信号。根据中金公司测算,截至2025年7月,居民存款规模约160万亿元,而A股自由流通市值约43万亿元,居民存款规模达到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约4倍。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等视角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万亿-7万亿元。不过,当前数据显示存款搬家仍处于初期阶段。银河证券测算表明,8月居民存款增速约9.8%,虽然已连续2个月下降,但尚未满足连续3个月下降的典型标志。同时,8月居民存款增速仍高于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虽然差值已连续三个月收窄,但尚未回落至M2增速之下。这两个指标共同表明,存款搬家迹象刚刚显现,仍处于早期阶段。
以史为鉴,历史上的存款搬家往往与股市上涨相伴相生。中金公司研究显示,在存款搬家时期,A股市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2014-2015年中以及2025年以来的市场表现都是明证。这既是存款搬家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历史数据还显示,在存款搬家时期,小盘股表现总体优于大盘股。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存款搬家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影响股市:一是直接提供增量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二是通过改变资金价格锚定,提升权益资产估值中枢;三是形成正反馈循环,强化市场赚钱效应。但需要警惕的是,存款搬家与股市上涨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信心的恢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历史数据表明,单纯的资金推动型行情往往难以持续,2015年的市场调整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在关注资金面变化的同时,更需要密切关注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状况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总体看,本轮牛市进程中,居民存款搬家带来的大量增量资金,将与经济修复、基本面改善、流动性充裕形成多方合力,持续为牛市注入动能。从短期来看,5万亿 - 7万亿元的潜在入市资金,将逐步填补市场流动性缺口,推动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同时带动券商、银行等资金敏感型板块率先受益;从中期来看,随着经济修复从“弱复苏”向“强复苏”过渡,企业盈利增速逐步回升,将为股市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让行情从资金驱动转向“资金+盈利双驱动”,大幅提升牛市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从长期来看,居民资产配置从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转移的趋势不可逆,存款搬家将持续为资本市场输送长期资金,不仅有助于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还能推动市场估值体系向价值导向回归,为牛市的长期延续奠定基础。此外,监管层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引导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入市,也将与居民存款搬家形成合力,进一步拉长牛市周期,让行情在“慢牛”节奏中实现更高质量的上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