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场期待已久的美联储降息终于落地,但对A股投资者而言,却迎来了一场意料之外的震荡。指数先扬后抑,午后大幅跳水,全天剧震引发短期恐慌。然而,历史经验表明,牛市往往在市场的反复质疑中逐步成型。当前市场的波动,恰恰正在为“慢牛”与“结构牛”夯实道路。
美联储降息落地前后,A股的短期震荡已经开启:
一方面,早在降息落地前,市场已提前消化这一利好预期,部分资金借利好兑现选择获利了结;
另一方面,3900点附近长期积累的抛压较重,叠加8月经济数据显露出内需仍待加强的态势,多空分歧加剧催生了震荡行情。
不过,这样的短期波动并未动摇支撑牛市的核心逻辑,市场整体仍朝着“慢牛”“结构牛”的方向稳步前行。
当前看,支撑牛市格局的根基依旧稳固:
从全球视角看,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点阵图预示年内仍有降息空间,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新兴市场有望迎来国际资金回流,A股作为估值较低、产业体系完备的市场,对外资具备持续吸引力。
从国内环境看,海外货币政策转向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压力,也为中国央行实施降准、降息提供了更大政策空间。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低位,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8月经济数据也显示出较强韧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服务业生产指数增5.6%,出口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表明经济正在温和复苏。尽管社零总额增速3.4%反映内需复苏仍需加力,但政策刺激效果已在显现。家电、家具等类别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实现超10%增长。投资结构亦持续优化,制造业投资保持5.1%的较快增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资金流向与板块表现则呈现出鲜明的分化态势。外资层面,随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落至7.1附近,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外资长期增配A股的趋势并未改变;内资机构则在震荡行情中主动进行高低切换,9月18日沪深京三市成交额放量至3.17万亿元,既体现出市场多空博弈的激烈程度,也印证了当前市场具备充足的资金承接力。板块表现上,AI、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以及旅游酒店等受益于政策支持的板块领涨市场;而贵金属、部分大金融及周期板块,则因市场风格切换与短期资金离场出现阶段性调整。
整体看,美联储降息之后市场迎来大震荡,核心还是阶段获利兑现以及资金调仓换股下牛市的正常波动,在主要核心逻辑未变之下,牛市格局依旧,尤其是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续。在此之下,对于投资者来说,应从短中期做好不同的应对。
1、对于短期投资者,需合理控制仓位,避开前期涨幅过高的品种,重点关注有明确政策催化或事件驱动的领域,同时严格做好止盈止损,避免被短期情绪左右;
2、对于中长期投资者,不妨借市场震荡之机逢低布局,一方面聚焦科技成长主线,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具备明确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的领域,另一方面可关注调整充分的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以及电信、银行等高股息资产,在成长性与确定性之间寻求平衡。
3、无论何种类型的投资者,保持耐心与理性都至关重要,唯有适应 “慢牛” 节奏,才能更从容地把握市场机会。
4、在机会捕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若内需修复与房地产行业企稳进度持续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企业盈利改善的节奏,进而压制市场信心;海外方面,若美国通胀再度反弹超预期,美联储或放缓降息节奏甚至转向鹰派,将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可能阶段性冲击市场风险偏好。
5、不过,全球流动性宽松叠加国内经济边际改善两大核心逻辑之下,聚焦具备真实业绩支撑与产业竞争力的板块和个股,就能在 “结构牛” 行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 。
当然,在积极捕捉市场机会的同时,投资者也绝不能忽视潜在风险。在国内,若内需修复与房地产行业企稳进度持续不及预期,企业盈利改善的节奏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压制市场信心,阻碍市场上行步伐。海外方面,若美国通胀再度反弹超预期,美联储极有可能放缓降息节奏,甚至重新转向鹰派货币政策,这将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A 股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如地区冲突、贸易摩擦等,也可能阶段性冲击市场风险偏好,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情绪,引发股价大幅下跌。不过,只要投资者牢牢抓住 “全球流动性宽松”“国内经济边际改善” 两大核心逻辑,深入研究市场,聚焦具备真实业绩支撑与核心产业竞争力的板块和个股,不被市场的短期噪音干扰,便能在慢牛行情中精准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向,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