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走的比较纠结,在高位出现滞涨的现象。与此同时,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不少投资者担心市场可能会出现一次幅度不小的调整。
当前市场多空因素交织,短期内难以形成突破性方向。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宏观数据表现偏弱,这虽然提升了政策宽松的预期,但其具体力度和效果仍需观察。另一方面,前期引领行情的科技板块(如AI、光模块)已进入高位震荡,其对市场的带动效应减弱,而新的主流热点尚未形成,市场暂时缺乏强有力的上涨引擎。加之国庆长假临近,投资者观望情绪通常会加重,交投可能趋于清淡,这会进一步抑制市场的整体表现。不过,目前市场量能依然较大,出现系统性连续大跌的风险也相对有限。
回顾历史数据,A股在国庆节前后存在一定的“日历效应”。统计数据显示,节前10个交易日市场调整的概率较大,胜率仅40%。这主要是由于长假不确定性带来的避险情绪。然而,节前最后3个交易日以及节后,市场上涨的概率会显著提升,节后一周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超60%。因此,如果节前市场出现调整,反而可能为节后的布局提供了机会。
节前市场预计将延续高位震荡、结构分化的格局。操作上,建议保持中等仓位,均衡配置,并利用可能出现的回调,为节后可能出现的上涨机会做好准备。短期来看,防御性配置(如低估值红利板块)和景气度确定性较高的行业值得关注。中长期而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科技成长板块(如AI、国产替代、高端制造)仍是核心主线。
持续优化持仓结构,建议关注以下三个方向:
关注景气度持续改善的行业:例如,TMT领域中的消费电子(8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幅扩大)、贵金属(美联储降息周期利好)以及新能源产业链(部分环节价格回暖)等
布局低估值与红利策略: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估值合理、股息率较高的板块,如银行、非银金融(节后上涨概率较高)等,以期在震荡市中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挖掘政策预期驱动的主题:四季度是政策密集期,关注与“十五五”规划相关的科技自强、绿色低碳、消费服务等长期方向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