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股、债、商市场一度整体迎来调整,这在历史行情中并不多见。
按照以往的经验,股债商三杀出现的原因,大多因为市场钱荒、大通胀、去杠杆等主要因素,但当前 M2 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CPI 同比稳定在 1% 区间、宏观杠杆率温和可控,显然与传统诱因无关。核心矛盾在于四部门发布会明确 “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后,市场短期政策预期落空,资金进入 “政策真空期” 的观望阶段,这种情绪宣泄反而加速了潜在风险的提前释放。
具体到A股方面,短期市场呈现鲜明的攻防并存特征,资金流向的结构性分化尤为突出。一方面,避险情绪推动防御板块逆势走强:银行板块单日上涨0.8%,主力资金净流入达24亿元,航运港口、贵金属板块分别获12亿元、8亿元资金加仓,同时股票型ETF单日净流出 102亿元,其中科创50ETF、科创芯片ETF分别净流出17亿元、6亿元,显示大资金正兑现高位科技股、转向低估值防御品种。另一方面,进攻性资金已开始布局细分主线:半导体设备ETF逆势净流入2亿元,且连续3日累计吸金超10亿元,机器人、消费电子、游戏等题材ETF亦获资金加仓,市场防御托底、进攻布局的格局相对明显。
市场这种结构性分化背后,是市场对“长期牛市底色未改、短期波动难免”的共识。从政策端看,央行2025年明确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择机降准降息”并加大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力度,为科技成长板块提供流动性支撑。基本面层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维持在9%以上,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订单增速超30%,产业升级主线的业绩确定性不断增强。但短期扰动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温可能冲击风险偏好,且中秋国庆假期前资金避险需求或将加剧市场波动,这意味着牛市进程中仍需经历震荡洗盘。
因此,昨日股债商“三杀”行情更多是政策预期差引发的短期调整,而非趋势逆转信号。随着风险逐步释放与后续政策催化落地,资金将加速向产业升级以及政策受益主线聚集。投资者无需因短期波动过度悲观,而应把握市场分化带来的布局机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锚定长期主线。
具体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可重点关注强势股回调后的低吸窗口,如半导体设备板块等;二是政策敏感型品种,如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规划的储能方向等;而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可聚焦量大主线:一是资源品涨价链条,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稀土、工业金属等战略资源价格中枢持续上移,相关龙头企业业绩弹性显著;二是中国优势制造业出海,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等领域出口增速保持较高,出海逻辑不断强化。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