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场的探底回升后,今日指数集体爆发。半导体产业链全线拉升,存储芯片、硅片、设备等细分领域集体大涨。市场在半导体的引领下,悄然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回顾这两日行情,周二时全市超4200只个股下跌,银行、港口航运等防御板块虽表现活跃,但半导体板块已在尾盘悄然探底回升,为次日的爆发埋下伏笔;今日做多情绪彻底释放,芯片概念股中大面积个股涨停或涨幅超10%,这种从防御到进攻的转变,以及由半导体带动的反弹,是否意味着此前的市场调整已正式结束?
整体看,半导体板块的强势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利好因素层层叠加的结果。全球芯片涨价潮率先点燃市场热情,台积电计划对3纳米、2纳米制程分别调价,其中2纳米制程价格较3纳米至少上涨50%,三星、美光科技等存储芯片巨头也纷纷跟进涨价,产品价格的提升直接为相关企业业绩提供支撑;国内政策环境同样为半导体行业添砖加瓦,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有望加速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进程,为国内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产业需求与资本投入的双重发力则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向好趋势,高盛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14%,强调中国AI芯片需求持续增长,阿里巴巴也宣布在3800亿资本开支基础上追加投入,科技巨头的布局让市场看到了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潜力。
在半导体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各细分领域既有明确机会,也需留意潜在风险。半导体设备领域无疑是当前的亮点,华泰证券认为,202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预计达8%至153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490亿美元,同比接近持平。目前,行业国产化率约20%,机构预测未来有望提升至60% - 100%,3-5倍的成长空间吸引着资金关注;存储芯片领域直接受益于涨价潮,三星将DRAM产品涨幅提至30%,AI 数据中心的强劲需求支撑着价格上行,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改善;模拟芯片则凭借约20%的国产化率,在汽车、工业需求回暖与行业并购整合的推动下,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不过,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特征不容忽视,当前的火热行情可能隐含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对产业链稳定造成干扰。
回到市场本身,从技术面与资金面来看,市场短期的确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昨日创业板指形成的金针探底形态,往往出现在短期市场底部,意味着下方支撑强劲,买盘力量依然较强;资金层面,今日成交虽然小幅萎缩,但相比本周初,成交整体在回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市场虽有超4200只个股下跌,但半导体板块独树一帜,今日延续强势表现,这种结构性分化表明资金正逐步向科技主线集中,短期内这种风格或许仍将延续,投资者可多关注主线板块的动向。
整体上,在短期强震之下,短期由半导体引领的反攻能否持续,还需紧盯几个关键变量。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是核心,周二成交额逼近2.5万亿元,但今日小幅萎缩。后续若能维持这一水平,将为反攻提供坚实基础,反之则可能制约行情高度;龙头股的表现也至关重要,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风向标,其股价走势直接影响板块情绪,一些连板股若能继续拓展上涨空间,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政策的落实程度同样不可忽视,反倾销调查的后续进展、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政策等,都将直接影响国产替代节奏,进而左右行业基本面走向。而除了半导体,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整体的风格也在逐步转向,尤其科技内部行情的扩散以及市场整体机会的扩散。而在扩散的基础上,市场整体承接力度的大小,也或影响行情进一步的表现。
对于投资者而言,半导体板块的火热行情,需保持理性,在把握机会的同时做好风险控制。短期可聚焦直接受益于涨价潮的存储芯片、半导体硅片领域,以及需求增长明确的半导体设备板块;中长期则可关注技术创新能力强、国产替代空间大的企业,尤其是模拟芯片领域。而对于整个市场,当前仍处于牛市途中的强震阶段,战略做多之下,短期仍需留意市场节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