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月市场回顾
国内股市:9月A股主要指数震荡上行,结构性行情显著。上证指数围绕3800点一线震荡,当月微涨0.64%,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涨幅显著,分别上涨6.54%和12.04%。市场交投活跃,9月的日均成交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两融余额在9月末达到2.41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杠杆资金风险偏好提升。从板块看,AI产业链、半导体、新能源等科技成长赛道成为资金焦点,传统板块相对弱势。
国内债市:9月国内债市在政策面、资金面和市场情绪的共同作用下,呈现震荡偏弱的格局。主要债券指数涨跌互现,国债指数表现较弱,信用债和可转债指数相对抗跌。收益率曲线整体走陡,长端利率上行幅度较大。当月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涨8.1BP和15.6BP。
美国股市:美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主要股指均录得正收益。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最大,达到5.61%,标普500指数上涨3.5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87%。市场上涨主要受到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实际降息落地的支撑,同时AI产业热度持续发酵,带动科技股走强。然而,政府停摆风险在月末引发短期波动,尤其在9月30日,三大股指早段均出现下跌。
美债:9月主要期限美债收益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驱动此轮行情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就业等经济数据显著疲软,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导致对利率更敏感的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回落。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月初4.3%附近回落至4.13%左右。月末出现“利好出尽”的波动,且市场对长期财政赤字和通胀的担忧限制了长端收益率的下行空间。
黄金:9月黄金表现极为亮眼,COMEX黄金价格全月大幅上涨10.9%,避险需求是主要推动力。在地缘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凸显,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全球央行的持续购金行为,也进一步巩固了金价的上涨趋势。
外汇:9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先升后贬的震荡走势。9月17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升破7.1,为2024年11月7日以来首次。9月30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报7.1288,较9月初的7.1223贬值约0.09%。市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中国股市表现强劲,吸引外资流入,带动人民币需求上升;人民币中间价持续调升,释放稳预期信号。
原油:9月原油价格面临压力,WIT原油全月下跌2.47%。虽然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油价出现过反弹。但全月来看,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担忧占据主导,压制了油价表现。
二、9月基金投资策略
科技成长基金:10月科技成长风格应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采取更为精细化的配置思路,需重点关注三季报业绩验证与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前的市场预期变化。投资主线应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人工智能浪潮的实质性落地,重点关注其在应用端(如内容创作、企业软件)和底层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业绩兑现能力,优先选择景气度持续向上的细分赛道;二是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逻辑深化,尤其是在半导体设备、材料、高端制造等关键环节,地缘政治事件可能成为短期催化,但更应关注相关公司技术和客户的真实突破;三是顺应经济复苏方向的景气改善板块,消费电子领域的库存出清与新品需求带来的修复机会。科技成长板块整体估值与无风险利率关联紧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极为敏感,10月需警惕美债收益率再度上行带来的估值压制风险。
价值蓝筹基金:当前市场环境下,价值蓝筹板块因其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且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配置价值凸显。策略上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板块,其市盈率与市净率历史分位均处于低位,股息率具备吸引力,防御属性突出。同时,可布局盈利水平领先且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龙头家电、波动率较低且具备安全边际的电力等板块,这些行业盈利稳定,能较好平衡组合的收益风险比。此外,部分前期涨幅落后、股息率表现突出的大盘蓝筹也值得关注,其在政策托底与经济韧性增强的背景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整体操作上,应采取稳健增配的思路,利用市场的短期波动进行布局,并通过精选具备核心竞争力、现金流充沛且分红意愿稳定的优质企业来构筑组合的底层资产,以应对可能的市场估值“验证”阶段,从而在控制回撤的同时获取较为确定的股息回报与长期增值收益。
半导体基金:全球半导体行业在AI算力需求的推动下持续回暖,据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达6970亿美元,2026年有望继续增长至7700亿美元以上。国内方面,晶圆厂扩产、国产替代加速以及国家大基金的持续投入,为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10月是政策窗口期,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半导体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或将迎来更多政策红利。从市场表现来看,9月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半导体指数创出新高。半导体行业受益于AI浪潮及国产替代,长期来看半导体的依然具备上涨潜力,但是短期涨幅过快,需谨慎板块调整。建议持有半导体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逢高适当减仓。
新能源基金:10月新能源主题基金的投资策略可围绕政策驱动、行业景气度修复及结构性机会展开布局。从行业层面看,新能源板块整体仍处于估值修复阶段,尤其在电力设备、锂电池、储能等领域,市场资金关注度持续提升,主要受益于海外需求超预期及国内政策支持。储能行业在市场化转型背景下,叠加美国抢装潮和欧洲需求增长,具备中长期增长潜力。此外,新能源与科技主线的融合加深,如AI算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成为资金轮动的重要方向。从市场情绪来看,成长风格占优,新能源作为高弹性赛道,有望在政策与需求双重支撑下获得结构性机会。建议投资者采取“景气+估值”的筛选逻辑,优先关注具备核心技术、盈利改善预期明确的新能源细分方向,同时控制仓位节奏,避免追高。
消费主题基金:10月消费主题基金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主要受益于政策支持、节假日效应以及结构性消费趋势的持续发酵。首先,政策面上,国务院于9月发布的《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旨在完善城市商业生态,提升消费便利性,对社区商业、本地生活服务等消费场景形成支撑。其次,国庆假期期间,居民出行半径扩大,文旅融合趋势明显,县域旅游热度上升,带动相关消费场景活跃。数据显示,国庆首日县域旅游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51%,反映出消费重心向个性化、品质化方向转移。此外,绿色有机食品、节能家电、智能家居等高品质商品销售表现良好,显示消费升级趋势仍在延续。结合当前宏观环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值截至2025年6月末为14,309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1.7%,显示消费基础支撑仍在。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消费场景优化、政策红利释放、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逻辑的消费主题基金,把握中长期配置机会。
军工主题基金:军工行业正处于“十四五”任务冲刺与“建军百年目标”推进的关键阶段,叠加军贸需求的快速增长,内需与外需双轮驱动下,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近期,三型舰载机完成起降训练、歼-35A加速量产等事件,进一步验证了行业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的趋势。政策层面,“十五五”规划临近,军工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行业,有望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在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我国军贸装备在海外得到实战检验,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实现价值重估。同时,在民品领域,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将为军工企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是主题型投资机会的重要来源。建议军工主题基金合理配置,同时控制仓位节奏,避免追高。
医药主题基金:医药板块在9月整体表现承压,但部分细分领域如医疗服务、创新药产业链已显现出较强韧性。随着10月ESMO会议等重要学术活动临近,创新药及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获得市场关注,尤其是受益于国产替代、商业化放量及研发管线优化的方向。政策端,医疗器械集采优化预期逐步落地,有助于缓解价格压力,提升行业盈利空间。同时,医药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政策红利仍将持续释放。医药行业具有“长坡厚雪”的特性,建议用长期投资的视角去看待,避免追涨杀跌。
债券基金:当前债市面临多重挑战: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征求意见稿可能引发市场观望情绪,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叠加股市持续走强带来的资金分流压力,导致9月债市调整明显,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上移至1.8%-1.9%。另一方面,债市配置价值正逐步显现,银行负债成本下降(A股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或降至1.65%以下)和保险资金对30年期国债的配置需求(收益率超2%)形成支撑。策略上建议采取防御性操作,久期管理以中短端为主,关注1-3年利率债及同业存单的票息机会;信用策略保持谨慎,优先选择中高等级品种。若债市超跌至1.9%以上,可逐步增配长端利率债。整体而言,10月债市或维持震荡,需在控制风险敞口的同时把握错杀机会。
美股基金:10月美股市场在AI热潮推动下延续强势,但估值压力与政策风险逐步显现。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8日,纳指年内涨幅已接近20%,其中科技板块贡献显著,但前五大科技股市值占比接近历史高位,市场集中度风险上升。此外,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二周,关键经济数据如非农就业报告和CPI推迟发布,削弱了市场对基本面的判断能力,增加了短期波动性。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采取以下策略:一是适度降低对科技成长股的集中配置,转向更具防御性的板块,如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等;二是把握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流动性宽松窗口,关注受益于利率下行的高股息资产;三是增加对波动率产品的配置,以对冲市场情绪突变带来的风险。总体来看,10月美股基金宜保持中性偏防御的仓位,注重资产分散,避免单一赛道的高波动风险。
港股基金:港股市场在经历前期快速上涨后出现技术性回调,但整体上行趋势未改。当前港股估值修复已初见成效,科技板块作为核心驱动力,受益于全球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资金对科技叙事的高度关注,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此外,港股市场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载体,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流动性环境改善将为港股提供支撑。从行业角度看,创新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值得关注。建议投资者在配置港股基金时,优先选择具备长期成长逻辑、受益于科技与政策红利的基金产品,同时注意控制仓位,避免过度集中于交易拥挤的细分领域,以平衡中长期收益与短期波动风险。
黄金基金:黄金价格已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持续增强。这一轮上涨主要由三方面驱动: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市场普遍认为10月29日的FOMC会议上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降息周期下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支撑其价格走高;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国政府停摆、委内瑞拉局势紧张,进一步推升了黄金的避险属性;三是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中国黄金储备已连续11个月增加,目前占外汇储备比例约为7.7%,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仍有较大增持空间。建议黄金基金投资者在10月采取以下策略:一是适度增配黄金资产,把握降息周期和地缘风险带来的配置窗口;二是关注黄金价格的短期波动风险,若金价在4000美元/盎司附近出现回调,可视为逢低布局的机会;三是结合全球央行购金趋势,判断中长期支撑力度,避免因短期波动而错失长期配置价值。总体来看,10月黄金市场仍处于多因素共振的上行通道中,黄金基金具备一定的战略配置意义。
原油基金:当前原油市场正面临OPEC+增产与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双重压力。OPEC+已计划在11月继续增产13.7万桶/日,这加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同时,美国政府停摆事件不仅削弱了市场对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的需求预期,其导致的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从供需格局看,EIA预测全球石油库存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第一季度持续增加,表明供应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因此,在10月份,原油基金净值可能持续承压。然而,在全面偏空的环境中,也需密切关注潜在的波动性机会。60美元/桶附近是WTI原油一个关键的技术与心理支撑位,若油价跌至该区域,可能触发短期反弹。同时,任何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也可能为油价带来暂时的上行动力。操作上,可以考虑在油价反弹时适度控制仓位,并重点关注OPEC+后续政策动向及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恢复情况,以寻找更明确的市场信号。
美债基金:10月美债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震荡格局。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8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13%,较月初略有回落,而2年期国债收益率则维持在3.58%左右。当前美债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如非农就业报告、CPI)延迟发布,削弱了市场对基本面的判断能力,同时降低了交易员的定价依据。然而,美联储降息预期依然强烈,市场普遍预期10月29日的FOMC会议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这为美债提供了阶段性支撑。从策略上看,建议美债基金投资者采取以下思路:一是关注短端利率债,因其对降息的敏感度较低,波动性相对可控;二是适当配置通胀挂钩债券,以对冲通胀预期波动带来的风险;三是利用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的背景,关注曲线做陡策略,捕捉期限利差修复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