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奇迹日下调整是否结束?
日期:2025-10-14 11:16:01  来源:巨丰财经

正如众多媒体所言,A 股昨日的表现堪称 “大奇迹日”!尤其是在大幅低开近百点且受海外不利因素扰动的背景下,市场能强势反弹并基本收复失地,这份强势不仅难能可贵,更凸显出当前市场的韧性与短期热情。不过,指数单日大幅反弹的背后,市场对短期调整是否结束的担忧并未消散,这也成为当前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支撑因素来看,当前市场确实较难出现深跌。一方面,政策托底预期十分明确,市场对后续宏观政策尤其是财政与产业政策抱有强烈期待,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将成为政策预期的焦点,这从根本上封杀了指数大幅下跌的空间;另一方面,昨日的深V反弹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表明大量场外资金正等待低位入场,当前资金风险偏好较高,愿意参与稀土、芯片等事件驱动型板块的博弈;此外,“以我为主”的共识正在形成,尽管海外存在扰动,但市场参与者逐渐意识到,A股中期走势更多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力度,这种共识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

但短期来看,市场仍可能出现反复。首先,海外不确定性仍是主要扰动源,“TACO”交易预期、大国领导人会晤前的博弈,使得十月至十一月外围政策环境复杂,任何超预期消息都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尤其是关税与科技领域的摩擦,会持续压制风险偏好,让资金布局时有所顾忌;其次,内部经济数据与企业盈利底部仍待确认,虽然政策预期强烈,但实体经济修复与盈利实质性改善需要时间,即将到来的三季报披露期将成为重要 “试金石”,可能加剧个股分化;最后,从技术面与筹码结构看,大幅低开后的反弹通常需要回踩确认,且 3900点附近积累了大量套牢盘,需持续放量与利好推动才能有效突破,此前判断的 3800-3900点区间震荡符合技术逻辑。

综合来看,市场正处于短期风险偏好修复与中长期不确定性待解的博弈之中。调整的急跌阶段或许已经过去,但震荡阶段预计还将持续,调整真正结束需要更明确的信号,比如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国内重磅政策落地或经济数据连续超预期好转。“大奇迹日”是市场情绪的强心剂,却并非牛市重启的发令枪,它标志着市场从单边恐慌进入震荡筑底期,调整最恐慌的时刻可能已过,但构筑坚实底部的过程尚未完成,投资者当前应重结构、轻指数,将注意力从判断指数短期是否调整结束转向寻找能穿越周期、受益于未来政策与产业趋势的优质景气成长股,耐心等待四中全会、中美会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大窗口给出更清晰的方向。

策略上:

1、短期需把握反弹节奏并去弱留强。在3800-3900点的预期震荡区间内,可采取 不追涨但调整低吸的操作。接近区间下沿时,可考虑分批加仓。逼近区间上沿时,对短线涨幅过大的品种可部分兑现利润。关注方向上,一是事件驱动型板块,如受大国博弈催化的稀土、有色(战略资源)、自主可控领域的芯片半导体与军工,这类板块受消息面影响大、波动性强,更适合短线交易能力强的投资者;二是超跌反弹型品种,重点寻找前期被市场错杀但行业景气度依旧向好的标的。

2、中期则需聚焦景气赛道,为下一阶段行情做准备。回顾4月经验,根据兴业证券的研究总结,市场初期反弹多为普涨与事件驱动,但中长期走势最终由具备真实景气优势的行业主导。具体可关注三大方向:一是科技成长领域,在 “十五五” 规划预期背景下,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高端制造等有业绩支撑且长期成长空间明确的板块;二是景气优势赛道,筛选三季报业绩可能超预期、行业景气度能延续至明年的品种,如创新药、新能源汽车链中技术壁垒高的环节、消费电子中的创新方向;三是内需修复板块,随着政策刺激效果逐步显现,消费、医药等领域的龙头公司若估值回落至合理区间,也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 2.5w
转发 7424
相关推荐
独家|10月基金投资策略:月线5连阳!突破在10月?
原创
置顶
10-09 16:31
阅读 5.9w 转发 1.01w
独家策略|下周怎么走?
原创
10-17 15:54
阅读 3.4w 转发 6944
重要信号 A股要选择方向了!
观点
10-17 10:20
阅读 3.0w 转发 6544
前三季度债市收益率震荡上行,纯债基金最高赚5.5%,四季度关注这一扰动因素
债基
10-14 07:27
阅读 2.5w 转发 7632
关税扰动第一天:A股有惊无险 后续怎么走?
热点
10-13 17:23
阅读 2.5w 转发 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