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指数大幅低开后强势反攻,昨日却高开跳水反杀,让不少投资者猝不及防。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持续下挫、再创近期新低,不过在大金融板块的护盘支撑下,沪指整体表现相对稳定。那么,随着指数调整、科技股跳水,叠加 “老登股”(大金融等传统板块)的护盘动作,市场是否将迎来风格分化呢?
整体来看,近期A股市场呈现显著震荡调整态势,以科创50指数和科技半导体板块为代表的成长方向承压尤为明显。此次调整的直接诱因,是贸易博弈升级带来的情绪冲击 。贸易摩擦加剧了市场对科技产业链稳定性的担忧,导致风险偏好快速回落。从内部因素看,电子、计算机等热门赛道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处于高位,叠加三季报披露期资金向业绩确定性更强的资产集中,进一步触发了高估值成长股的获利了结行为。从资金流向观察,成长板块遭遇明显资金流出,而红利指数逆势上涨,市场清晰呈现 “成长承压、价值托底” 的分化格局。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市场分化的底层逻辑,是资金在风险偏好回落过程中的临时再平衡,而非长期风格的根本转向。关于市场是否会从成长彻底切换至价值,当前分歧显著:一方面,科技股短期高估值与传统板块低估值的性价比差异,以及“十五五”规划对军工等板块的政策催化,为风格再平衡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科技产业趋势并未改变,且美联储降息周期带来的流动性环境对成长股整体有利,这些因素又制约着风格的彻底转换。具体来看,“老登股”的护盘更多体现其低估值、高安全边际的防御属性,而非基本面逻辑发生质变;“小凳股”(科技成长股)内部则已出现分化。受贸易摩擦直接冲击的半导体板块跌幅较深,但与 “十五五”规划强相关的军工等领域表现强势。
短期维度下,市场风格将呈现收敛平衡特征,而非趋势性转向。未来1-2 周,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平衡状态。“小凳股” 需时间消化短期情绪与估值压力,跌幅或逐步收窄;“老登股”的防御性行情可能延续,但缺乏基本面催化支撑,难有持续性大涨。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贸易摩擦已形成惯性思维,普遍将其视为短期的利空调整是一次性冲击而非趋势性影响,这也弱化了调整的持续性。此外,政策主线的锚定作用至关重要。四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的政策预期明确指向科技成长领域,这一核心主线不会因短期贸易冲击而动摇。所谓 市场回归基本面,实质是从炒概念、炒情绪转向重业绩以及重估值匹配度,并非成长股彻底让位于价值股。
从中期视角看,科技成长板块在政策预期驱动下,仍将是市场核心主线。尽管短期承压,但“十五五”规划将持续强调科技创新,以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 +”、产业链自主可控等方向仍是政策支持重点。同时,大国间的技术博弈持续推进,将进一步倒逼国产替代进程加速,EDA、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领域有望直接受益。此外,市场若想实现有效突破,最终仍需科技板块引领。海外AI产业趋势依然向上,这为A股科技成长股提供了中长期逻辑支撑。待市场情绪企稳后,那些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与业绩兑现能力的优质科技标的,有望重新获得资金青睐。
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建议采取“主线逢低布局+防御适度配置”的均衡策略。科技成长方向需区分情绪股与价值股,规避纯概念炒作、业绩空窗期的高估值个股,逢低布局业绩兑现确定性强的硬科技领域,如半导体设备、AI 算力、智能网联车等。防御端可关注低估值蓝筹以及受政策与订单周期驱动的军工板块;传统板块中,可关注“低估值+基本面改善” 的标的。操作层面,需避免追涨已表现亮眼的防御板块,对科技成长板块则等待情绪释放后的企稳信号,再逐步加仓,借助市场波动进行行业再配置。
总之,当前市场调整更多是内外因素交织下的结构性消化,而非系统性风险的开端。短期来看,市场下行空间有限,在政策预期的带动下,后续有望逐步回升。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关键催化剂:十月下旬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十五五”规划相关文件发布、美联储议息会议对降息节奏的指引、中美贸易博弈的后续进展。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是大势所趋,投资者在关注科技板块调整带来的布局机会时,也应留意基本面优质的传统板块的低吸配置机会,为可能的市场轮动做好准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择尔裕【智慧+】APP仅为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您发现文章内容有版权问题,请把相关链接提交至邮箱:mssj@ytfjr.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