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收盘,沪指报3364.10点,涨0.27%,成交额为4328亿元;深成指报12935.85点,涨0.97%,成交额为6148亿元;创指报2849.71点,涨1.68%,成交额为2086亿元。盘面上,汽车整车、电子身份证、绿色电力等涨幅居前,CRO概念、服装家纺、新冠治疗等跌幅居前。
今天市场早盘下探20天线受到支撑后展开反弹,午后受阻5日线压力,盘面上新能源为首的制造业板块再度领涨,宁德、比亚迪等龙头股均大涨,整体走势跟昨天预期的差不多。技术上来看,由于目前还未站稳5天线,处于20天线和5天线的夹板中,理论上是短线上下皆可,往上突破5天线有望挑战新高,往下跌破20天线估计也就补下下方3320的缺口,空间有限。从目前的盘面看,还是较为强势的,笔者还是倾向于向上的概率大一些,毕竟马上要公布6月份的社融数据了,大概率是个超预期利好。总的来讲,可继续挖掘制造业和消费板块的个股机会,接着奏乐接着舞,如果接下来真的是向上突破的,那么下周四将会迎来本轮行情最重要的一个时间窗口。

成长基金:6月重提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重心逐渐向后者倾斜,后续重点关注政治局常委会议对疫情防控的最高级别定调。此外,7月政治局会议更多强调下半年政策重心的变化,这或对市场形成风格切换。此前领涨的汽车板块率先回落,机构活跃资金开始倾向于业绩增长的公司。中报业绩披露后,很多上市公司可能会出现分化,一批公司盈利增速将在年中出现底部效应,后续随着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利润增速边际效应好转,股价也将得到修复,处于相对低位的半导体、军工、医药医疗、消费电子或有轮动,而有业绩的新能源也仍有望走强。因此成长基金仍可逢低关注;
蓝筹基金:中长期看,经济复苏与企业盈利改善将为A股的反转行情提供“源头活水”,一方面,我国经济当前处于底部,并已出现边际改善的信号,而美国经济仍处于是否能够实现“软着陆”存疑的下行阶段,由此,中资资产的吸引力未来有望逐步走升;另一方面,伴随着疫情冲击退坡,企业盈利改善这个分子端的变化将转向利好A股,盈利能力强、具有较优防御能力及估值修复空间的大盘价值股和大消费行业龙头,未来或将被市场重新看好,故而蓝筹基金后期可继续持有;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7月份平衡配置成长型和蓝筹型基金。国内稳增长大概率还会加码,累积效应终将出现,三季度经济回升的弹性可期。当前稳增长的结构仍不清晰,但货币政策作为配套是确定的,每朵乌云都有金边,汇率的大幅波动,也会带来出口的以价补量和宽松政策空间的拓展。但当超额流动性转正叠加新增社融增速改善、市场估值降至历史性低位、外部负面因素缓解、国内政策更趋积极时,市场大概率将迎来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期。现阶段宜对中长期前景保持信心,以更多的耐心来进行资金的布局,建议保持适当的谨慎,可持6成仓位;
主题基金:近期A股市场逐渐企稳反弹,新能源板块涨势尤其迅猛。从性价比角度看,新能源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正处在历史低位,而且成长性仍旧是最确定的,配置价值凸显,因此新能源基金仍可逢低配置;军工主题业绩增速明显,而且确定性高,而经历前期连续大跌之后,估值已经处于历年来的低位,未来或存在着阶段性机会;医药板块前期跌幅巨大,近期利空基本已经消化。中长期看,医药行业长坡厚雪。人口老龄化叠加城镇化提速、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意愿显著提升,因此医药基金也可关注。
定投基金:今年以来,市场持续走弱,主要原因有国外内疫情反复、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俄乌冲突地缘风险,以及导致的通胀压力增大,而且稳增长的政策目前仍未看到超预期,房地产各项数据也在持续走低。当前市场成交额有所放大,两市也开始回暖,但资金面很难市场走出大反弹。盘面上,A股目前已经进入今年以来较大套牢盘区间,个股震荡明显,资金对于高位股开始越来越谨慎,主流机构参与度不高,仍然由游资主导,这导致了市场中期趋势并不明显,所以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伴随着疫情后国内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见效,同时考虑到海外流动性环境加速紧缩,国内货币政策或将由目前的极度宽松向中性水平过渡,将给当下偏拥挤的短端资产带来一定调整压力,并逐步传导至长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目前国内库存水平处于高位,外需趋弱下出口部门对经济的贡献边际下降,下半年经济将呈现下行周期中的弱修复,对长端利率的抬升有限。另外,中国债券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未来5年如人民币债券占国际储备的占比将从现有的3%左右提高至5%,将吸引3500亿美元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故而基金经理能力较强的债券基金可继续持仓;
美股基金: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小幅下滑,但高于预期,衡量当地商业活动的6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6,弱于预期58和前值60.3,均突显出美国经济数据近期降温的整体趋势。盘面上,在美光科技发布四季度营收指引远逊预期、警告需求环境疲软后,部分科技股、尤其是芯片股所在板块早盘跌幅居前,拉姆研究和美光科技早盘领跌纳斯达克100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一度跌近5%。不过,连续大跌之后的美股支撑力度明显强于预期,随着经济的放缓,相信市场会放低美联储加息预期,因此连续大跌之后的美股或有反弹,建议投资者可适当逢低配置美股QDII;
港股基金:沪深港通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金额达2076.32亿港元。从月度流入情况看,截至6月底,南向资金已连续7个月净流入港股市场,这减缓了海外市场的震荡冲击,并支撑了港股盘面稳定性。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回调后,有相当多的流动性指标均显示当前港股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环境或已触底。后续在基本面见底回升信号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市场有望逐步回升。与此同时,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继5月上涨2.6%之后,6月累涨16%,是2019年初以来的三年最佳,二季度累涨逾12%,创2020年底以来的最佳单季表现。资金面的好转和中概股的走强,将有利于港股回暖,故而港股基金可继续定投,或逢低加配;
黄金基金:鲍威尔重申了他对美国通胀的强硬态度,即使这意味着将利率提高到危及经济增长的水平,目前美国的通胀率达到了4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控制通胀是美联储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彰显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这使得市场对加息的预期立马升温,确信不疑,立竿见影打压了金价,另一方面,对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势必同步加剧,人们可能更加担心如果美联储无法遏制通胀的局面,黄金作为在动荡时期保值避险的功能将更为凸显。所以黄金大跌后或有企稳,基金可保持定投;
原油基金:国际原油近期基本陷入震荡交投。OPEC+发布声明表示,该组织8月份批准了每日增产64.8万桶的计划,恢复了两年多前关闭的每日970万桶中的最后一部分。但由于除沙特及其邻国之外的大多数成员国都无法提高产量。同时,美国和其他七国集团(G7)国家即将对“数百名个人和实体”实施限制,这些措施将针对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并寻求剥夺其关键技术,这将对油价形成支撑。不过,美联储鲍威尔称在维持强劲劳动力市场的同时,有能力让通胀率回落至2%,但他也警告称“无法保证”最终做到这一点,市场对经济放缓的忧虑不利于油价。油价或震荡为主,建议原油基金仍可继续定投,但对盈利要及时止盈;
美债基金:美国5月PCE物价指数同比6.3%,低于预期的6.4%,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7%,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美国6月ISM制造业指数53,显著不及预期的54.5,5月数值为56.1,主要受受新订单疲软、陷入收缩拖累,库存指数接近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供应商交付、订单积压指数下滑,表明供应链和产能限制似乎正在缓解。ISM数据进一步证明了美国商品的需求正在放缓。市场对央行激进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减退。目前数据有利于避险资产,因此相关的基金可少量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4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5%、债券基金10%、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10%、债券基金15%、新基金1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