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略|接下来怎么看?
日期:2022-08-11 15:44:28  来源:择尔裕金融

截至收盘,沪指收盘涨1.6%,深证成指涨2.05%,创业板指涨2.37%。市场成交额超过一万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券商板块大涨,保险、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逾130亿元。

昨夜美国传来了通胀好于预期的利好,全球股市都涨了,今天(8月11日)A股也顺势大涨向上突破,笔者看好的科技制造板块成为最大热点,券商股则在指数冲关的时候成为爆破手,接下来怎么看?技术上看,指数突破了压力位,那么大概率将向上挑战3350附近的那个缺口目标,短线如有向下回踩60天线的动作就是上车的机会,强压力依旧是年线,后市能否突破笔者也不敢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板块方面笔者坚定看好制造业的轮动机会,短线主流应该是手机产业链的方向,可逢低关注,前期调整充分的新能源也将轮动。总的来讲,今天量价齐升,如无新的利空打击,未来一周市场应该是偏向多头的。

成长基金:地缘政治的影响还在发酵,短线市场没有企稳的迹象。但是,事件发酵的影响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并不影响市场的本质,仅是在情绪上对市场有干扰。中期市场不具备系统性风险,后市若出现非理性下跌或成较好的逢低加仓机会。目前大盘短线仍需谨慎应对,但随着事件驱动出现的新主线机会,尤其是科创板的突破式上涨,未来有望带动科技股持续反弹。从供应链安全考量,国产设备、零部件的研发、验证有望加速,因此国产化趋势下设备、零部件、应用软件的发展机遇正在变大。而且该类股票前期调整较充分、加上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推出,中小盘成长股有望领涨市场,因此成长基金仍可逢低关注;

蓝筹基金: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的落地,海外因素对A股的影响将逐步趋弱,未来A股的走势或更多是由国内因素决定,如经济恢复程度、宏观政策和流动性等。进入三季度,国内经济仍面临多重压力、但总体延续修复的态势不变。同时,7月偏股基金新发规模795亿元,环比大幅增加517亿元,增量资金将对股市形成支撑。而随着当前中央层面对于“保交付”的明确指示,各地相关AMC和出险企业的合作情况会增加,有助于减少问题项目的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后市可乐观一点,如前期调整较深的周期、医美、医药、食品等个股机会也将会增加。故而蓝筹基金可继续持有不动;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8月份加大成长型比例,少量蓝筹型基金配置。基于对二季度政治局会议通稿的理解,如果淡化目标,那么就意味着不搞强刺激,不透支未来,也不会超发货币,即政策降温逻辑,那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不再诉求“加大调节力度”,货币政策虽然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也应该与宏观调控基调一致,边际趋于收敛。整体上,对疫情防控政策依然坚持,宏观政策力度上较前期也有所降温。因此预计未来震荡将加大,其中大型企业将继续受经济而波动,但中小盘股在目前环境下,股价弹性更大,故而建议保持适当的谨慎,可持7成仓位,配置上偏向成长型基金;

主题基金:未来数年内我国风、光内需仍充分,外需则由于技术及生产成本优势相对稳固,新能源发展趋势长期向好,新能源基金可继续看好;SEMI发布的预测显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将在2022年达到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结合近期国内的大基金新闻以及中美关系,半导体基金或将继续反弹;医药板块前期跌幅巨大,目前相对估值仍然处于历史比较和横向板块高性价比水平,是市场长期业绩成长最好的板块之一,政策与企业业绩都将有望持续向好,因此医药基金也可关注。

定投基金:今年以来,市场先跌后涨,在上摸到3400点后持续走弱,主要原因有国外内疫情反复、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俄乌冲突地缘风险、国内不搞强刺激透支未来,这加剧了通胀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对于稳增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该表述低于预期。当前两市虽然有所回暖,但量能如无法放大,市场很难走出大反弹。盘面上,A股目前已经进入今年以来较大套牢盘区间,抛压加重,未来关注3150附近的支撑,个股震荡仍将加大,资金对于高位股开始越来越谨慎,主导致了市场中期趋势并不明显,所以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债市连续多日走强后回吐压力增大,但是基本面和资金面逻辑仍稳固,台海局势仍存变数,债市短暂调整压力料不大。央行当周净回笼60亿元,不过银行间资金面延续宽松格局,主要回购利率变动不大,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维持在1.01%附近;长期资金方面,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报价从1.82%-1.87%不等,在地方债发行已过高峰情况下,下半年利率债净融资可能减少,以政策性金融债发行为主,总体供给规模有所收缩,但在资金面宽松等因素影响下,债券市场整体表现值得期待。故而债券基金可继续持仓,主要关注规模偏大的纯债或一级债基金;

美股基金: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大增52.80万,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增幅远超预期的25万;7月失业率较前值和预期值下降0.1个百分点至3.50%。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就业岗位普遍录得增长,主要是休闲和酒店、专业和商业服务、医疗保健行业的就业岗位增长显著,非农就业总人数和失业率均回到2020年2月(疫情前)的水平。面对如此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暴力加息预期重燃,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大幅提振。在强劲的非农面前,此前的“衰退交易”似乎开始站不住脚,此前美股走高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便是投资者希望美联储在未来不会那么激进,这推动了成长股和科技股走高。预计美股震荡加大,建议持仓美股QDII不动;

港股基金:在刚过去的七月份,恒生指数、国企股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表现乏善足陈;按月分别下挫7.8%、10.2%和11.1%。经过一轮急跌后,港股已十分超卖。例如,整体港股股价RSI低于30的比率,早前已攀升至近18%异常偏高的水平,即从大市指标角度看,港股已呈深度超卖,间接地吸引近日南下资金有重新流入港股迹象。截至8月4日,北水20日累计净流入金额已由早前约20亿港元,反覆回升至127亿。未来常态化监管会让互联网平台公司重新回到发展的正常轨道上,这将增加科技股的配置价值,故而港股基金可继续定投;

黄金基金:现货黄金周中创7月5日以来新高至1794.84美元/盎司,波动逾40美元。尽管经济衰退担忧利好金价,但美国就业市场热度不降反增,7月非农就业人口大增52.80万,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增幅远超预期的25万,前值下修至增加37.2万人;美国7月失业率较前值和预期值下降0.1个百分点至3.50%,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市场不得不重新评估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如此强劲的反应。美国利率期货价格显示,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2%,而之前的可能性为40.5%。唯一可能扭转这种局面的是,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是低于预期。黄金预计在1700-1800美元区间震荡,黄金基金可保持定投;

原油基金:NYMEX原油和ICE布伦特原油当周分别创2月18日以来新低至87.55美元/桶和2月25日以来新低93.20美元。面对全球主要央行的大幅加息,加剧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燃料需求前景阴云密布。日本7月份制造业活动以10个月以来的最低速度扩张,标普全球7月份的最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的52.1降至49.8,这是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分界线。美国能源信息署库存的数据显示,由于出口下降和炼油厂减产,但美国原油库意外大增,而汽油库存也因需求放缓而意外增加。目前原油空头排列,且需求在下降,建议原油基金仅可定投,及时止盈;

美债基金:近几周来,市场开始押注在衰退阴霾面前,美联储将很快“屈服”,并在紧缩道路上“转向”,避险资产得到了关注,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不过,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超预期增长52.8万,增幅创五个月新高,失业率意外回落,和就业总人数均回到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看来还能承受接连超激进加息。互换合约市场的美联储9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预期几率超过了加50个基点的几率。在激进的加息预期下,美债收益率蹿升,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达二十年来最大。“衰退交易”逻辑面临风险,美债或因此震荡加大,相关的基金可少量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4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5%、债券基金10%、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10%、债券基金15%、新基金1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阅读 205.3w
转发 79.5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