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收盘,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涨,沪指涨0.45%,深证成指涨1.01%,创业板指涨1.7%。市场成交额超过一万亿元,行业板块涨多跌少,电源设备、游戏、证券板块涨幅居前。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近70亿元。
今天市场放量上攻,新能源、消费电子均有所表现,量能小幅放大,周一央行降息的效果还是显著的,本周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上攻。技术上来看,短期市场是震荡盘上的格局,短线即便回落下,也是上车的机会,短线风险不会太大,可围绕制造业个股做多。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后市攻击到前高位置附近后,能不能出现加速上升。目前的上升速度是比较慢的,以目前的节奏上升的话,那么后面新高后出现日线级别结构双顶的概率就会比较大,那么年底的行情就不容乐观,反之,如果后面能够加速突上去的话,那么就会演变成日线的3浪主升,甚至挑战3700都有可能。整体来看,短线应该还是不温不火选股制胜的格局,市场关键的多空方向抉择应该会在9月。

成长基金:美国通过了酝酿已久的《芯片和科学法案》,除了半导体芯片,《法案》还规定多项措施以加大对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投入。由此可见,在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有多么重要,因为《法案》针对的是几乎所有高新前沿科技领域,为了避免被“卡脖子”,加速推进国产替代势在必行。而从行情上判断,叠加8月A股市场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充裕”组合下成长优于价值。建议围绕中报期业绩向好的成长板块、受益政策明显的国产替代概念两大主线布局成长基金。具体如新能源、核电、半导体、机器人、汽车电子、军工等行业,未来或更受资金关注。因此成长基金仍可逢低关注;
蓝筹基金:7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保持在10%以上,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大支持力度。但7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088亿元,同比少增430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998亿元,同比多2178亿元。此外,7月企业债券融资、表外票据融资等数据也表现欠佳,较低的M1增速也意味着当前实体经济活跃度依然不足。由于目前房贷利率仍然高于一般贷款利率,因此5年期以上LPR仍有调整可能,从而托底经济。宽松的流动性直接利好市场。因此,对于后市可乐观一点,当前大盘股相对小盘股的估值已经回到2021年以来低位,目前上证50有所异动。故而蓝筹基金可继续持有不动等待回暖;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8月份加大成长型比例,少量蓝筹型基金配置。基于对二季度政治局会议通稿的理解,如果淡化目标,那么就意味着不搞强刺激,不透支未来,也不会超发货币,即政策降温逻辑,那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不再诉求“加大调节力度”,货币政策虽然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也应该与宏观调控基调一致,边际趋于收敛。整体上,对疫情防控政策依然坚持,宏观政策力度上较前期也有所降温。因此预计未来震荡将加大,其中大型企业将继续受经济而波动,但中小盘股在目前环境下,股价弹性更大,故而建议保持适当的谨慎,可持6成仓位,配置上偏向成长型基金;
主题基金:未来数年内我国风、光内需仍充分,外需则由于技术及生产成本优势相对稳固,新能源发展趋势长期向好,新能源基金可继续看好,但可适当波段操作;SEMI发布的预测显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将在2022年达到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结合近期国内的大基金新闻以及中美关系,半导体基金或将继续反弹;过去一年医药板块整体回调明显,目前估值风险相对较低。创新药板块经过长时间回调,很多优质资产进入高性价比的估值底部区间,近期行情回暖,医药基金迎来布局良机。
定投基金:今年以来,市场先跌后涨,在上摸到3400点后持续走弱,主要原因有国外内疫情反复、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俄乌冲突地缘风险、国内不搞强刺激透支未来,这加剧了通胀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对于稳增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该表述低于预期。当前两市虽然有所回暖,但量能如无法放大,市场很难走出大反弹。盘面上,A股目前已经进入今年以来较大套牢盘区间,抛压加重,未来或在3250点附近上下波动,个股轮动也仍将加大,资金对于高位股开始越来越谨慎,主导致了市场中期趋势并不明显,所以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从短期的现实角度来看,二季度以来资金利率长期低位运行,资金淤积有所显现,隔夜资金利率运行至1%关口附近,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为债市提供主要支撑。从中长期的预期角度来看,在当前资金淤积现象凸显的环境下,债市加杠杆交易带动资金成交量居高不下,需要警惕货币政策引导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收敛,从而对债券价格形成压力。不过,目前在地产和疫情反复等影响下,国内基本面进入弱修复状态,货币政策没有大幅收紧基础,国内基本面和资金面逻辑仍稳固,债市调整空间有限。故而债券基金可继续持仓,主要关注规模偏大的纯债或一级债基金;
美股基金: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5.1,创最近三个月新高,预期52.5,前值51.5。其中消费者预期指数创2009年来最大月环比升幅,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降至六个月低位,但对未来五年通胀预期不降反升。美联储鸽派官员、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称,7月通胀缓和可能意味着适合9月将加息力度放缓到50个基点,但抗通胀任务远未结束。短期通胀缓解将有利于投资重返股市,当周全球股票基金吸引了71亿美元资金,其中美股流入110亿美元资金,为8周来最大。预计美股震荡将继续震荡上行,建议持仓美股QDII不动,等待上涨;
港股基金:恒生指数近期在20000点附近震荡,近日有所企稳,但量能还是跟不上,甚至1000亿港元都不到,这也导致了个股的活跃度不高。不过港元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今年以来少有的连续三天大涨,升到近4个多月的高点,这预示本港资金流出的压力大为减轻。后续密切关注汇率走稳,能否带动成交额和指数。总体来看,恒指在两万点下方有着较强的逢低买盘支撑,多头在此构筑阶段性的防线。短期在这里不排除还有一个拉锯的过程,但往下的空间有限,故而港股基金可继续定投,后期保持波段操作;
黄金基金:美国7月份CPI为8.5%,低于市场预期的8.7%,而6月份的同比涨幅为9.1%(是41年来的最高水平)。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升5.9%,略低于预期,但与6月份持平。7月份汽油指数下降7.7%,抵消了食品和住房指数的增长,导致7月份所有项目指数保持不变。7月份PPI两年来首次意外下降,上涨速度放缓,年率为9.8%,低于预期的10.4%,而6月年率为11.3%;PPI继6月份环比上涨1%后,7月份下降了0.5%。美联储的回应是,通胀数据略有下降还不足以让美联储摆脱紧缩周期。预计短线仍有回升动力,但受美元压制空间较有限,故而黄金基金可保持定投;
原油基金:由于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放缓,市场对美联储鹰派加息的押注消退,市场减少了对9月20-21日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将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的押注,现在认为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更大。美元指数跌至6月30日以来的新低,提升了原油吸引力,因美元走软将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对于持有非美货币的投资者而言更加便宜。不过,俄罗斯已恢复过境乌克兰向匈牙利、斯洛伐克输油,给油价施加下行压力。而且欧盟提出一份恢复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最终”文本,正在等待美国和伊朗两国批准。若达成协议,美国将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可能每日向市场注入逾100万桶原油供应。原油压力加大,原油基金仅可定投;
美债基金:略有降温的7月CPI和PPI数据,市场乐观地认为通胀可能已经见顶,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呈下降趋势,并开始预期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可能会放缓加息步伐。但从美联储回应来看,还需要等待更多的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在此之前,美联储绝对不会松口。距离9月的议息会议还有充足的时间,中间还会有一次非农就业数据和8月CPI和PPI等重要数据的发布,届时美联储才会做出最后决定。而且这期间如原油再次上涨,通胀数据将变得更加糟糕。因此鹰派立场将对债市构成压力。“衰退交易”逻辑面临风险,美债或因此震荡加大,相关的基金仅可少量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4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5%、债券基金10%、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10%、债券基金15%、新基金1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