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略|突破
日期:2023-01-05 15:34:04  来源:择尔裕金融

截止收盘,沪指上涨1.01%日线四连阳,深证成指上涨2.13%,创业板指上涨2.76%。酿酒、电池、光伏板块强势领涨,商业百货、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净买入127亿。

今天市场走的超预期,指数高开高走中阳线上涨,新能源、白酒等赛道股成为做多主力。技术上来看,目前指数已经突破了重要压力,主板站上了30天线,创业板突破了60天线,既然已经突破了,那么只要明天回踩确认不破,就有望继续震荡盘上,压力上移到年线。板块方面,笔者今年主要看好消费、风光储等新能源、TMT等,这里面肯定机会多多,关键就是把握好操作节奏,注意板块轮动,操作上关注支撑、低吸不追高即可。

成长基金:截至12月29日,A股市场共有72家企业披露了2022年全年业绩预告,49家公司预喜,其中预增17家、续盈10家、扭亏1家、略增21家,预喜率超过68%。从行业板块来看,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行业业绩预喜企业数量居前,就预告业绩增速来看,预计净利润同比高增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目前价值板块拥挤度已处于高位区间,成长板块拥挤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新能源、军工等部分成长赛道拥挤度则已回落至中等偏低或较低水位,拥挤度压力明显消化。因此,调整已经久的成长股目前估值、拥挤度已经偏低,而且景气度仍然向好,故而成长基金当前是较好的布局良机;

蓝筹基金:由于第一轮疫情高峰冲击、经济高频数据运行不佳,近期市场情绪较为低迷,成交量萎缩至地量水平,从海外其它经济体防疫政策放松优化经验来看,经济数据修复并非一蹴而就,因此现阶段仍是以情绪修复为主的“拔估值”行情,春节前或以板块轮动为主,市场继续呈现宽幅震荡走势的概率更大。1月将迎来2022全年业绩预告发布期,建议结合估值匹配度关注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的投资机会。同时,大消费与地产链,稳增长重要性不断提升,并且房地产板块已经过连续两周的调整,后市具备一定的向上修复动能,建议关注直接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地产链中业绩突出、估值较低的标的。故而投资者仍可逢低关注偏消费的蓝筹基金;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1月份平衡配置成长与蓝筹型基金。疫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对制造业、出口、居民消费半径等约束非常明显。参考海外防疫政策调整经验,防疫松动一般会在中短期内(政策调整后2-3个月)导致经济增长动能弱化。考虑到距离春节不足一个月,人员流动将加速全国感染达峰。基于2022年春节假期在2月份,而2023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除了疫情因素之外,基数效应也将使2023年1月份经济数据仍有回落压力。进入2月份后,感染高峰预期回落,经济活动恢复,市场对公司盈利改善预期有望修复。因此1月份更适合布局,当前可持6成仓位,并适当的做高抛低吸操作,风险主要来自短期的感染人数上升;

主题基金:市场对医药医疗板块成长能力的信心随着三季报预期逐步清晰而不断增强,预计四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业绩成长仍将不断加速,因此医药医疗基金可逢低关注;新能源板块持续调整,主要受感染人数上升,悲观情绪扩大。目前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新能源主题基金配置价值突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消费板块迎来市场的投资热点。以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板块,将迎来贯穿明年全年的大行情,今年四季度是防控改善预期下的估值修复,纠正过去两年的超跌,明年上半年将迎来基本面改善的业绩修复,消费主题基金可关注。

定投基金:11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房地产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以及美国10月通胀回落下美联储加息幅度收窄预期升温等,叠加基数作用以及多项稳增长政策支持,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有所增加,推动了市场走强。但板块持续性较差,轮动加快导致了赚钱难度上升。后续看,经济或仍呈弱修复状态,这将利好股票市场走势,但考虑到后续经济或仍呈弱修复状态,权益上行空间有限,更多是风格之间的转换。目前盘面风格并不明确,轮动加快更多是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在量能无法持续保持在万亿水平之上,市场主线难明朗,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年底最后一个常规交易日市场成交清淡,唯有短券受资金宽松提振收益率下行明显。新年以后市场走向仍需要观察,经济支持政策料会陆续出台,经济复苏预期及股市可能再度反弹都会给债市带来压力。资金面方面,央行公开市场仍大额投放流动性,银行间市场周五资金面保持宽松局面,主要回购利率多数下行,唯有隔夜回购利率大幅攀升至2%以上,主因实际占用天数所致,无碍整体流动性供给充裕格局,当周净投放9750亿元,这将支撑着债市。由于债市情绪转弱,因此,从中期来看,可考虑加大二级债基的配置;

美股基金:回首2022年,欧美股市经历了俄乌冲突升级、新冠疫情反扑、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发力加息的轮番冲击,主要股指大多以两位数的累计大跌惨淡收场。当前欧盟委员会要求欧盟成员国审查新冠病毒检测和测序流程,因担忧病毒全球传播,考虑加大检测力度。市场担心局部地区的疫情以及新冠病毒传播扩散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美股最终没能迎来期待已久的“圣诞老人行情”。不过,当前FAANMG六大科技股有企稳迹象,而且特斯拉在大跌后已经迎来三连涨。因此,美股短期内或将企稳,QDII仍可继续谨慎少量持有;

港股基金:2022年全年,恒生指数收跌15.46%,为2011年来最差表现,连续第三年收阴。不过,港股2022年10月底低点已透支了利空,国内外政策信号恰似宣告港股步入春天的布谷鸟之声。港股市场整体盈利有70%来自于中资股,而这部分中资股的盈利主要来自内地,因此港股市场与内地基本面走势呈高度同步。历史上来看,当企业盈利增速上行的时候,除了2006年到2008年以外,港股相比于A股均取得了超额收益。因此如果未来内地经济基本面企稳,估值更低的港股相对弹性更大。因此港股基金仍可保持持仓不动;

黄金基金: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美联储在12月下调加息幅度至50个基点,新的一年里有望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这意味着本轮美元升值已接近尾声,后续上涨空间十分有限,这将对黄金构成良好的支撑。央行预测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将攀升至5%以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只要通胀仍远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加息就会继续。 但鲍威尔也表示,实现经济软着陆——即美联储在避免经济衰退的同时成功对抗通胀——仍然是可能的。同时,根据美国银行12月对基金经理的调查,大约90%的投资者预计全球通胀将在未来12个月内下降。这是该调查历史上的最高比例。因此黄金仍可能继续上涨,故而可以适当的止盈;

原油基金:七国集团(G7)国家和包括波兰在内的欧盟同意对俄罗斯海运原油设定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作为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二签署法令,从2月1日起的五个月内禁止向遵守价格上限的国家供应原油和石油产品。这为油价提供了支持。同时,中国放宽政策,市场汽车美容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需求最终将出现反弹。不过,美国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幅超预期,汽油库存超预期大减少,精炼油库存略超预期。原油目前偏向利多,短期内或将保持震荡上行,基金保持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由于美联储为首的主要央行激进加息,央行官员还重申坚持紧缩、扑灭转向希望,欧美国债2022年价格重挫,全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约236个基点,2年期收益率升约370个基点,均创上世纪70年代有纪录以来年度最大升幅,连续两年攀升,且升幅远超2021年,2021年录得2013年来首次年度收益率上升。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以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衡量的美国11月通货膨胀率同比涨幅从10月的6.1%下降至5.5%,是自2021年10月以来最小的年度增幅,环比上升0.1%,上月上升0.4%。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在逐步降温,而且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也将支持美债,故美债相关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5%、港股基金10%、债券基金10%、新基金10%);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20%)。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阅读 176.6w
转发 68.3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