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略|关注支撑
日期:2023-01-11 15:51:39  来源:择尔裕金融

截止收盘,沪指跌0.24%,深证成指跌0.59%,创业板指跌1.13%。煤炭、保险、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居前,旅游酒店、航空机场、商业百货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净买入76亿元。

今天市场冲高回落展开了调整了,盘面上有所转弱,板块方面冷门的煤炭石油领涨了,涨到冷门板块去往往预示着调整要开始了。技术上来看,市场反弹了12天后展开了震荡调整,小级别15分钟有顶部结构,预计要往下回补缺口了,主板的强支撑在20天线附近。如果明天不能阳包阴放量大涨,那么节前大概率是震荡为主。接下来年报集中预告时间来临,每年的1月中下旬个股走势往往较弱,年报预告业绩好的是利好兑现,业绩差的那就是暴雷风险更大,因此,短线选股要注意业绩风险,稳健的投资者年前可以观望为主,多看少动。

成长基金:近期新能源接过上涨的接力棒,这说明市场的赚钱效应正在逐步提升。新能源的估值经过了半年的下跌之后已经具备配置价值,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新能源属于国家战略,这一点是不会动摇的。同时,近期硅料、硅片环节报价回落,整体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跌逾四成。这将会相继刺激国内与海外装机的需求,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存在进一步超预期的空间,最终带动储能行业发展。而且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处于加速期,储能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因此,调整已经久的成长股目前估值、拥挤度已经偏低,而且景气度仍然向好,故而成长基金当前是较好的布局良机;

蓝筹基金:1月初住建部表态降低首套房首付比、利率,央行、银保监会对首套房贷利率条件性松绑。回顾岁末重大会议的定调变化:以前,15年-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高频的词一直是“改革”,“供改”本身弱化需求侧刺激。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高频的词转为“全面”,即“供改”转为“扩内需”+“供改”,理念本身强调需求侧发力。所以,岁末年初会议定调和政策发文只是本轮扩内需的开端。商务部表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研究细化落实促消费政策举措。汽车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未来仍将有政策利好,故而投资者仍可逢低关注偏消费的蓝筹基金;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1月份平衡配置成长与蓝筹型基金。疫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对制造业、出口、居民消费半径等约束非常明显。参考海外防疫政策调整经验,防疫松动一般会在中短期内(政策调整后2-3个月)导致经济增长动能弱化。考虑到距离春节不足一个月,人员流动将加速全国感染达峰。基于2022年春节假期在2月份,而2023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除了疫情因素之外,基数效应也将使2023年1月份经济数据仍有回落压力。进入2月份后,感染高峰预期回落,经济活动恢复,市场对公司盈利改善预期有望修复。因此1月份更适合布局,当前可持6成仓位,并适当的做高抛低吸操作,风险主要来自短期的感染人数上升;

主题基金:市场对医药医疗板块成长能力的信心随着三季报预期逐步清晰而不断增强,预计四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业绩成长仍将不断加速,因此医药医疗基金可逢低关注;新能源板块持续调整,主要受感染人数上升,悲观情绪扩大。目前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新能源主题基金配置价值突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消费板块迎来市场的投资热点。以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板块,将迎来贯穿明年全年的大行情,今年四季度是防控改善预期下的估值修复,纠正过去两年的超跌,明年上半年将迎来基本面改善的业绩修复,消费主题基金可关注。

定投基金:11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房地产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以及美国10月通胀回落下美联储加息幅度收窄预期升温等,叠加基数作用以及多项稳增长政策支持,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有所增加,推动了市场走强。但板块持续性较差,轮动加快导致了赚钱难度上升。后续看,经济或仍呈弱修复状态,这将利好股票市场走势,但考虑到后续经济或仍呈弱修复状态,权益上行空间有限,更多是风格之间的转换。目前盘面风格并不明确,轮动加快更多是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在量能无法持续保持在万亿水平之上,市场主线难明朗,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尽管银行的配置需求对长端还有所支撑,但同业存单收益率涨势未止,交易型机构心态较为谨慎。此外,市场对节后经济复苏加速的预期仍对债市形成压制。资金面方面,尽管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6010亿元,但无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局面,周五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仍在0.54%附近徘徊,七天期稍反弹也未脱低位。市场对于春节前央行力保流动性宽裕的预期较为确定,若资金需求升温,公开市场或将启动跨春节投放,而且14天逆回购就可跨节,央行可随时重启操作。而且随着理财赎回压力阶段性缓和,中短端信用债正在迎来确定性的估值修复机会。因此,债基可适当的配置;

美股基金:新近经济数据重燃投资者的美联储转鸽希望,推动了美股企稳回升,为新年第一周最终画上了开门红的句号。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高于预期,但已回落到两年来低位,且劳动力参与率超预期回升,平均时薪超预期放慢增长,同比还创16个月最低增速。报告传递了薪资增长放缓的信号,而在12月加息后的记者会上,薪资正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的2023年抗通胀关键问题。同时,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仅为49.6,陷入萎缩,创2020年5月来新低。其中,商业活动、新订单分项指数的降幅为2020年4月以来最大。因此,美联储可能会放慢加息,美股或将企稳,QDII仍可继续谨慎少量持有;

港股基金:随着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公司盈利前景等多重因素向好,内外资机构近期对于港股的乐观情绪均有所升温,港股有望维持强势。从估值数据来看,恒生指数市盈率TTM当前值是10.22,处于过去三年40.57%的分位,依然属于低位区间。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随着近期房地产政策力度及落地速度超出市场预期,港股市场里在指数中权重占比较高的大金融板块有望受益于地产政策支持和经济基本面复苏,盈利增速出现回暖。同时,受通胀下行、海外衰退等因素影响,未来港股有望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线下场景恢复迎来基本面的修复。因此港股基金仍可保持持仓不动;

黄金基金:现货黄金连续第三周上涨,触及七个月最高。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2.30万,增幅高于预期的20万,但创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增幅,前值从增加26.30万下修到增加25.6万;美国12月失业率录得3.50%,低于预期值和前值0.2个百分点;美国12月薪资年率录得4.60%,明显低于预期值5%和前值5.1%,为2021年夏天以来的最小涨幅。这进一步证实就业市场确实在放缓,尤其薪资数据显著走低,进一步缓解了美联储加息压力。因此黄金仍可能继续上涨,故而可以适当的止盈;

原油基金:受累于与全球经济有关的需求担忧,布伦特原油在新年头两个交易日遭遇了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两日百分比跌幅。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下调了销往其主要市场亚洲和欧洲的原油售价,该售价为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油需求仍然低迷。产量方面,尽管下调产出目标,但12月OPEC石油产量仍增加,12月OPEC石油产量为2900万桶/日,比11月增加12万桶/日。9月曾达到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尼日利亚产量恢复带动OPEC整体产量增加,该国此前几个月一直在应对原油盗窃和产油区的不安全状况。原油短期震荡或将加大,基金保持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美国12月非农就业新增放缓,同时平均时薪增速显著下降,为2021年8月以来最低,劳动参与率意外上升,失业率下降,维持在近50年来的低位。12月工资通胀显著降温,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仅增长0.3%,低于市场预期0.4%,前值修正值为0.4%,而此前FOMC会议纪要强调了工资与非核心服务通胀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工资增长放缓的信号可能削弱美联储的鹰派立场。此外,12月美国ISM非制造业指数超预期下降,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分水岭50,显示占美国三分之二以上经济活动的服务企业活动陷入收缩区间,释放衰退警报。衰退与美联储加入放缓均利于美债,故美债相关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5%、港股基金10%、债券基金10%、新基金10%);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20%)。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阅读 174.6w
转发 67.9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