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盘,沪指涨0.9%,深证成指涨1.31%,创业板指涨1.27%。成交额达到一万亿,ChatGPT概念股飙升,小金属、游戏、互联网板块涨幅居前。北向资金净买入近70亿。
今天市场高开后先是回落到了昨天说的3230-3250的支撑区域,随后一路上扬到了收盘,成交量显著放大。由于今天的上涨是带量的,所以起码还会有上升空间,就看指数在3300上方怎么处理了,是构筑出30分钟和60分钟顶部结构展开震荡,还是加速上扬挑战3400附近压力,不管怎么选择,起码一下子不会大跌的,安心操作个股就可以了。板块方面,节前市场的风格是上证50为首的蓝筹股为主(金融消费),那么节后的市场笔者认为将切换到昨天说的成长风格(科技、新能源、军工等)。总的来讲,目前是多头市场,上涨趋势看支撑,像今天回落到支撑就先低吸做多再说,至于会涨到哪里,不要去猜,A股发起飚来,一切皆有可能啊,什么时候市场走的不对了,在慢慢退出来就行。
成长基金:节前通常是成交回落低迷的阶段,但今年市场预期乐观,叠加北向开年大买、节前出现了抢筹现象,北向带动了权重的持续上行。但过去五年除了2020年,每年春节后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成长风格都开始跑赢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价值风格。而假期间,特斯拉创下2020年7月以来最大连涨幅度,已经反弹40%,因为价格下调可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同时自2020年来,中国乘用车出口飙升3倍至250万辆,在中东和拉美,中国品牌已成为“市场领导者”。所以新能源车链有望在节后带动成长股回暖。因此成长基金当前是较好的布局良机;
蓝筹基金:外资对于中国权益资产的乐观态度,节前A股北上资金的持续快速净流入就已经显示无疑,这也是推动茅指数持续走高的原因。历史复盘显示,外资过去33次周流入超200亿元的事件中,有20次A股在后续3个月上涨,而2000年以来春节后一个月A股上涨概率74%,平均涨幅2.5%。因此节后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在经济复苏中,周期股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修复,而假期间消费数据表现良好,其中,旅游产品预定量已创三年新高、电影票房更是大卖,不过春节出行人流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此外,四季度中,公募基金大幅加仓医药、建材、非银金融等蓝筹股。整体上,经济复苏的预期未兑现之下,蓝筹股或表现较好,蓝筹基金可继续看好;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2月份平衡配置成长与蓝筹型基金。当前经济基本面已进入触底阶段,上半年的复苏趋势相对明确,随着投资者紧张情绪的缓解,A股市场将重回基本面逻辑,未来有望得以延续当前的修复走势。此外,宏观政策对于稳经济已经形成合力,宏观经济修复大方向明确,需时刻关注基本面变化,2023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定调强调有力和精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意味着后续的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与后面“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呼应。因此当前更适合布局,可持6成仓位,并适当的做高抛低吸操作,风险主要来自政策的不及预期;
主题基金:市场对医药医疗板块成长能力的信心随着三季报预期逐步清晰而不断增强,预计四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业绩成长仍将不断加速,因此医药医疗基金可逢低关注;新能源板块持续调整,主要受感染人数上升,悲观情绪扩大。目前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新能源主题基金配置价值突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消费板块迎来市场的投资热点。以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板块,将迎来贯穿今年的大行情,四季度是防控改善预期下的估值修复,纠正过去两年的超跌,今年上半年将迎来基本面改善的业绩修复,消费主题基金可关注。
定投基金: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延续,预计官方将继续推进扩大有效需求措施,保持制造业景气回升的态势。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来年经济工作的要求和政策。针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政策做出指引,提出五个“统筹”,提振了投资者中长期做多的信心。12月疫情防控大幅放松后,短期对经济有一定冲击,但寒冬终将过去,未来或迎来暖春。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板块分化加大,轮动加快更多是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在量能无法持续保持在万亿水平之上,市场主线难明朗,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虎年最后一周,央行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继续大手笔逆回购,单周净投放超2万亿,创历史新高。债市成交清淡,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因为当前复苏逻辑主导下,长假归来后市场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一月LPR维持不变,主要的考虑可能是贷款利率已经较低以及内外均衡问题。当前债市仍处在经济基本面恢复和流动性宽松预期的两方拉锯之下,若未出现流动性环境的明确收紧,则长端利率的上行空间有限。而A股本轮上涨可能还不没有结束,故而债基可适当的配置,重点关注二级债基;
美股基金: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继续降温力挺美股走高,美国12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和核心PCE指数均继续增长放缓,同比增速为一年来最低水平。因此,美联储不会暂停加息,但为进一步放慢加息铺平了道路。此外,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年化增长率为2.9%,好于市场预期的2.6%;12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增加了5.6%,为2020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好于市场预期的增加2.5%;1月2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为18.6万,为2022年4月23日当周以来新低,好于市场预期的20.5万。这些数据增加美联储成功软着陆的希望,同时以特斯拉为首的部分科技股力挺了纳斯达克连续大涨。因此美股或将企稳回升,纳斯达克QDII仍可适当逢低加仓;
港股基金:假期间恒生指数累计涨2.92%,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5.35%,并创下2022年7月以来新高。腾讯控股自2022年10月底的低点180港元以来,至今不到3个月时间,股价已经翻倍。当前宏观环境利好互联网行业,原因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周期有望渐入尾声,通胀基本得到控制,宏观调控重点开始转向经济增长,同时国内针对互联网板块监管有望回归正常。另外,纳斯达克的持续反弹也是推动港股中科技股持续大涨的主因。最后,春节客流修复略超预期,恢复率为2022年后新高,仅次于21年4-6月假期,因此消费股或有一定的机会。因此,港股相关的基金仍可保持持仓不动;
黄金基金:1月25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5%,符合市场预期。并表示,其正在进行的量化紧缩(QT)计划补充了政策利率的限制性立场。至此,加拿大央行成为此轮加息潮中首个“投降”的G7央行。本轮加息潮中,加拿大央行多次“抢跑”美联储。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放风称,美联储将于2月进一步放缓加息,或在春天讨论停止加息的细节。但美国公布的四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良好,限制了黄金的涨幅。黄金已经连续大涨六周,可以适当的止盈;
原油基金:在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需求的带动下,油价已从年初的大幅下跌中回升。交易员们开始看到能源需求回升,中国旅游业可能对消费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美国经济并没有激发许多交易员的信心,因为他们仍担心未来的原油需求遭到破坏。IHS Markit在本月24日发布的美国PMI数据连续7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引发市场担忧,叠加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加,使得美油近来保持在80美元附近震荡。此外,欧盟委员会提议对柴油等优质俄罗斯石油产品设定每桶100美元的价格上限,对燃料油等折扣产品设定每桶45美元的价格上限。这将对原油构成不确定性,故而原油基金保持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美国四季度实际GDP初读为年率增长2.9%,较三季度的3.2%增幅放缓,约占GDP 68%的最大组成部分个人消费增速为2.1%,低于预期。同时,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在去年四季度为3.2%,创2020年以来的最慢增速。消费者支出甚至低于本已温和的市场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在2022年底放缓.期货市场依旧押注下周FOMC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几乎接近100%,3月继续加息25个基点概率仍为85%,然后将暂停加息.还认为美联储将在下半年启动降息。整体上,衰退与美联储加息放缓均利于美债,故美债相关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5%、港股基金10%、债券基金10%、新基金10%);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30%、港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20%)。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