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盘,沪指下跌0.05%,深证成指下跌0.54%,创业板指下跌1.04%。成交额超过9000亿,6G概念股飙升,游戏、船舶制造、文化传媒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光伏板块跌幅居前。
今天指数震荡一天,但板块分化加剧,人工智能为首的科技股继续活跃,稀土、新能源板块则跌幅居前。春节以后,指数的分化也非常大,主板震荡往上创了新高,创业板则是一路往下调整到了今天,可以说方向对的人大赚,方向错的还亏不少,平衡配置的可能平平过。技术上来看,这种分化目前差不多到了临界点,要么主板被创业板拖下水,也调整一段,要么就是创业板掉头往上助推主板加速上升,到底如何也不用猜,静候市场选择就可以了。对于短线来讲,科技股短线热度偏高了,不建议追高了,可等待调整的机会低吸,新能源套住的也不妨再拿拿,等待一季报业绩催化。
成长基金:年初市场迎来震荡修复行情,但由于缺乏趋势性主线,各类风格与行业轮动式上涨,且轮动速度明显较快。根据兴业证券统计,当前行业轮动已经处于近十年来的最高水位,达到极致水平,我们认为主因是量能有限,加上两会临近和交易规则的改变,让市场活跃度下降。不过,ChatGPT概念股连续一周的大幅“降温”,有部分个股已经有企稳的迹象,而随着ChatGPT带来的算法突破,NLP能力上限会日益提升,有望在人机交互、智能客服、语音对话、AIGC、智能公文写作、机器人等领域持续落地。因此,偏科技主题的成长基金在快速调整之后,仍可逢低布局;
蓝筹基金:2011年至2022年两会期间,A股在大盘、风格、行业等层面均存在一定日历效应。两会前后市场大概率上涨,小盘风格占优,两会前周期、公用板块相对占优,两会后消费、地产板块相对占优。主要由于两会政策博弈下,融资资金活跃,市场整体偏小盘风格;与此同时,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部分周期行业呈现超额收益。而两会召开后,大消费板块平均收益较高。当前共有十七个省市明确提出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随着更多促销费政策的落地,需求端的消费信心和意愿有望进一步释放,大消费板块配置价值值得关注。同时受益经济复苏的周期股也存在机会,故而相关蓝筹基金中线仍继续持有;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2月份平衡配置成长与蓝筹型基金。近日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2022年底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的餐饮、交通、旅游等微观场景中都能明显感受到。而且即使从技术细节来看,最早的宏观数据要3月中旬才有,上市公司业绩数据要到4月底才有,也不存在2月份基本面证伪的可能性。因此,当前阶段没有太大的基本面风险,风格上建议成长与蓝筹平衡配置,仓位上保持5成仓位即可;
主题基金:市场对医药医疗板块成长能力的信心随着三季报预期逐步清晰而不断增强,预计四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业绩成长仍将不断加速,因此医药医疗基金可逢低关注;ChatGPT当前仍然是全球性的话题,而当前是国内政策真空期,因此题材炒作有望继续。盘面上,人工智能向算力、通信、软件等方向横线扩散,故而科技主题基金可适当关注;经过前期回调,新能源板块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近期汽车消费较差,但汽车行业销售数据的表现事关经济增长,故而新能源产业链政策可以预期,新能源主题基金可逢低关注。
定投基金: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延续,预计官方将继续推进扩大有效需求措施,保持制造业景气回升的态势。针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政策做出指引,提出五个“统筹”,提振了投资者中长期做多的信心。12月疫情防控大幅放松后,短期对经济有一定冲击,但寒冬终将过去,未来或迎来暖春。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板块分化加大,轮动加快更多是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在量能无法持续保持在万亿水平之上,市场主线难明朗,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月内短期流动性仍充裕,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尚属平静,主要回购利率多数小幅上行。不过,月末预计央行维稳依旧不会缺席,辅以财政投放等补充因素,跨月压力应该可控。当前同业存单利率不断上浮,对市场情绪形成持续压制,尤其是短端。相对来说,由于对经济向好力度依然有所疑虑,长债在偏弱震荡中仍有支撑。按惯例全国两会召开前政策维稳为上,市场也要等待前两月经济数据明朗,这之前债市大概率仍维持窄幅波动。而长端利率当前仍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短端利率经历大幅调整后,配置价值也逐步显现。故而债基当前可适当的关注二级债基或收益型的纯债基金;
美股基金:美国1月PCE物价指数加速增长,同比未能延续12月增长放缓的势头,增速回升到11月水平,环比还创五个月最高增速,核心PCE物价指数的同比和环比增速也高于预期。同时1月消费者支出在连降两月后超预期反弹,创2021年3月以来最高环比增速。美国经济数据令市场更担心主要央行的加息远未结束,从而导致各类资产齐跌,龙头科技股普跌对纳斯达克指数构成拖累。未来美股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引导方向,建议美股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港股基金:2月份以来,港股市场在持续反弹3个月后出现回调,主因或是港股前期涨幅过大,有获利了结的需求,其次是欧美经济强劲,令市场更担心主要央行的加息远未结束,宏观的担忧导致了资金减仓避险。互换合约市场预计,美联储3月、5月和6月未来三次会议各加息25个基点,对截至7月的预期利率峰值升至约5.4%,较美联储12月最近预期的今年峰值水平5.1%高30个基点。可见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不减,港股短期内或继续下调,但两会临近,国内政策有望持续出台,影响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逐步消退,企业盈利有望改善,港股中期吸引力不减。因此,港股相关的基金可适当的波段操作;
黄金基金:美联储纪要显示,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加息25个基点是合适的,但也有少数人支持加息50个基点。虽然有迹象表明通胀正在下降,但不足以抵消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目前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2月18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为19.2万,略好于市场预期的20万,这表明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历史上的紧张状态,美国经济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不过,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跌宕起伏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经持续一周年,并有升级的风险,从而支撑着黄金。短期内黄金或偏弱震荡,关注1800美元附近的支撑,建议相关基金定投即可;
原油基金:原油多空双方拉锯加剧,美国原油库存继续挑战着石油需求前景,但俄罗斯产量下降预期具有抵消作用。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当周, 原油库存猛增760万桶,至约4.79亿桶,美国原油库存处于202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由于俄罗斯计划在3月份将其西部港口的石油出口规模削减至多25%,超过其此前宣布的50万桶/日减产幅度,从而提振了油价。另外,印度燃料需求的上升,以及中国石油需求在重新开放后的预期反弹,将成为今年石油市场的主要利好因素。因此,原油或将保持震荡,相关基金保持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美联储看重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1月同比上涨4.7%,预期4.3%,前值4.6%,其中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较上月上涨0.6%,为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两个因素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继续加息的压力。利率市场认为,美联储下个月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风险正在上升。与3月22日会议相关的OTS合约暗示加息33个基点,即有28%的几率加息50个基点。美国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息差约为-87个基点,较一周前收益率倒挂程度加剧,连续两日刷新1981年10月来最严重收益率倒挂。连续大跌之后的美债收益率已经有配置价值,故而相关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0%、美股基金10%、债券基金10%、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25%、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2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