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盘,沪指涨0.99%,深证成指涨2.14%,创业板指涨2.88%。成交额超9600亿,医疗服务、电子化学品、能源金属、电池、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板块领涨,保险、通信服务、互联网板块领跌。
昨日市场出现底部信号的K线后,今天如期出现了放量的大阳线,盘面上消费、新能源、半导体反弹强劲,最近强势的华为算力概念跌幅居前,下周怎么看?技术上来看,今天的大涨基本确立了市场底的成立,后市指数再创新低的可能已经很低了,当然回踩确认还是会有的。技术上来看,下周往上压力3030-3050,没有特别大的利好,预计一下子难以突破,往下支撑3000点,强支撑2960。板块方面短线市场主要是超跌反弹为主,今年跌的多的新能源、医疗吸引了抄底资金,但中期逻辑看,笔者还是建议要以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这些科技股为主线。总的来讲,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底部,下周如果冲高回落二次确认底部,那就是上车的机会。
成长基金:市场调整主要是由于AIGC板块出现了一些获利止盈盘。此外,1月美国通胀形势有所反弹,劳动力市场的韧性促使美联储持续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国短期债券收益率攀升,美元短期走强。这令投资者情绪有所波动,导致市场快速调整。成长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近期我们惊喜的看到AI(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进步,预计该技术将获得全球科技巨头的重点投入,对算力相关行业带来较大需求的拉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的PE估值处于历史25%以下低分位区间。因此,成长基金在快速调整之后,仍可逢低布局;
蓝筹基金: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必将更好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参考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2012年创业板改革、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等经验,历史上大牛市必然伴随大融资,因此今年至明年市场或存在繁荣的基础。本次改革是一揽子推进交易、退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改革,信息披露、市场监督成为关键。北向资金开年累计流入1558.65亿元,有明显加速趋势,外资对A股资产配置的热情有很大回暖,也侧面证明了对后市的看好。基于经济上行的基本逻辑,消费以及周期股与国内经济强相关行业将受益,故而相关蓝筹基金中线仍继续持有;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2月份平衡配置成长与蓝筹型基金。近日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2022年底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的餐饮、交通、旅游等微观场景中都能明显感受到。而且即使从技术细节来看,最早的宏观数据要3月中旬才有,上市公司业绩数据要到4月底才有,也不存在2月份基本面证伪的可能性。因此,当前阶段没有太大的基本面风险,风格上建议成长与蓝筹平衡配置,仓位上保持5成仓位即可;
主题基金:市场对医药医疗板块成长能力的信心随着三季报预期逐步清晰而不断增强,预计四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业绩成长仍将不断加速,因此医药医疗基金可逢低关注;ChatGPT当前仍然是全球性的话题,而当前是国内政策真空期,因此题材炒作有望继续。盘面上,人工智能向算力、通信、软件等方向横线扩散,故而科技主题基金可适当关注;经过前期回调,新能源板块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近期汽车消费较差,但汽车行业销售数据的表现事关经济增长,故而新能源产业链政策可以预期,新能源主题基金可逢低关注。
定投基金: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延续,预计官方将继续推进扩大有效需求措施,保持制造业景气回升的态势。针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政策做出指引,提出五个“统筹”,提振了投资者中长期做多的信心。12月疫情防控大幅放松后,短期对经济有一定冲击,但寒冬终将过去,未来或迎来暖春。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板块分化加大,轮动加快更多是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在量能无法持续保持在万亿水平之上,市场主线难明朗,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今年以来资金易紧难松,适逢税期走款央行发力彰显呵护流动性决心之大;不过到期压力的后延,仍需关注央行届时的具体应对。2月20日将公布LPR报价,1月70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而且本月MLF利率未变,使得市场对2月LPR持稳的预期进一步加强。1月金融数据本身不构成利率上行的驱动力,而反映出的问题则指向货币政策持续支持,因此在更强的信号出现前,利率或保持震荡。而长债利率在当前点位的配置价值凸显。故而债基当前可适当的关注二级债基;
美股基金:1月美国CPI和PPI均有超预期增长,目前投资者预计,美联储7月的政策利率接近5.3%,较两周前预期的利率峰值4.9%高40个基点。高盛和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欧将他们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上修25个基点,现在预计在3月和5月之后6月也将加息25个基点,意味着利率峰值有望达到5.25%-5.50%。一连串红火的数据提高了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但也代表着经济硬着陆预期的下降,因此美股预计仍保持震荡,未来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引导方向,建议美股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港股基金:港股周五成交量缩降至不足900亿港元,是今年以来的最少日成交量。由于恒生指数未能回升至21000点的好淡分水线以上收盘,要继续注意恒生指数短期跌势仍有随时加剧震荡的可能,短期关注恒指20000点的支撑。美国2月的CPI和PPI都较预期高,加上今年1月零售销售亦大超预期,令到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过份乐观做出调整,流动性的收紧是港股以及新兴市场近来持续调整的原因。但在国内经济逐渐复苏,企业的业绩有望逐渐提升,特别是港股互联网上市科技公司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因此,港股相关的基金可适当的波段操作,未来可逢低关注科技类港股基金;
黄金基金:美国1月CPI仍在加速上涨,通胀粘性表明美联储远远未到暂停加息的时候。此外,数据显示美国零售销售激增、1月生产者物价增幅创七个月最大、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下降。市场现在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即将在7月达到5.28%的峰值,年底前都将保持在5%以上。之前市场预计美国经济面临硬着陆,将迫使美联储放松鹰派姿态。但现在看来该情景不太可能发生,一连串红火的数据提高了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并推动资金流出黄金。短期内黄金或偏弱震荡,关注1800美元附近的支撑,建议相关基金定投即可;
原油基金:近几周,原油市场多空双方呈现拉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需求回升预期冲淡了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国际能源署(IEA)本周表示,中国将占今年石油需求增长的近一半。但OPEC+产量缩减,可能意味着下半年供应短缺,沙特油长称,目前OPEC+200万桶/日石油减产协议将执行到今年年底。不过,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加剧了人们对美联储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的担忧,此举可能会打击燃料需求。而且美国原油库存升至17个月高位,表明需求正在减弱。因此,原油有望保持震荡,相关基金保持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美国1月CPI数据公布后,衍生品市场显示联邦基金利率在8月份达到5.28%的峰值。美联储今年将多次降息的希望破灭了:基准利率预计年底将高于5.12%。而2月初的联邦基金期货合约显示,华尔街的基本预测是,美联储将在年中左右加息至4.75%-5%,然后在下半年降息0.5个百分点。同时,美国1月PPI环比上涨0.7%超预期,创去年6月以来最大环比涨幅,通胀比预期顽固,美联储加息周期或比预期更长。因此美债收益率近期或将保持相对高位震荡,但中期来看,美债收益率已经有配置价值,故而相关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0%、美股基金10%、债券基金10%、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25%、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2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