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盘,沪指涨0.26%,深证成指跌0.18%,创业板指涨0.24%。北向资金净买入超80亿,旅游酒店、船舶制造、燃气、生物制品、中药板块涨幅居前,非金属材料、电子化学品、汽车零部件、橡胶制品板块跌幅居前。
今天指数震荡小阳线结束了11月行情,本月整体是个冲高回落消化上方压力的震荡行情,12月如何运行?技术上来看,指数的支撑就在3000点附近,今天逼近3000点又被抄底资金拉起来了,如果下月初先往下回踩3000点,又是低吸的机会,起码会有反弹行情的,如果量能配合突破60天线,就会演绎成3浪主升行情,挑战3200-3250压力区域;如果是弱一点的走势,那么12月可能依旧是在3000-3100点之间震荡,毕竟年底了,基金今年的业绩已经很差了,基金经理或许会选择把上涨空间留到明年以换取明年靓丽的业绩。就短线而言,明天是小波段调整第12天,是个技术窗口,如果往下杀跌会有低点出现,下周反弹概率大,适合低吸。
成长基金:近来两市延续了小盘风格占优的情形。我们认为小盘风格在四季度还将持续。主要原因是在震荡市中,相对于第三季度,四季度风格切换可能性大。2023年第三季度主要是周期行业领涨,其次是金融、消费行业。相对于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有可能风格切换到科技成长。另外,2023年上半年科技股领涨或对下半年有“惯性”作用。目前处于财报披露的真空期,科技股或在前期上涨的惯性之下继续行情,市场的注意力也可能更多聚焦在小盘股上。短期科技股有所调整,主要因资金的分流,而短期北交所股票涨幅已经过大,不排除资金会回流中小盘股,因此,调整之后的科技成长基金仍可适当的逢低配置;
蓝筹基金: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回升,11月13日始,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11月21日一度升至7.1286,突破8月高点水平。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通胀数据回落,美元加息周期可能已经结束,中美利差收敛,人民币外部压力减轻;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消费、投资等多项指标边际改善,叠加企业年底结汇季节性因素,共同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汇率走强有望缓解外资出逃,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蓄势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行业上,地产政策频频,故而蓝筹股短期或将有所表现,建议继续耐心持有蓝筹基金;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11月份基金平衡配置成长、蓝筹基金,后期跟随政策而动态调整。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积极因素正在积累。部分经济数据改善,消费、工业、就业等均开始企稳。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强,为落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精神,证监会阶段性放缓IPO和再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采取措施吸引长期资金增配权益市场。经济企稳也意味着企业盈利改善,国内经济库存周期可能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连续回升2个月,企业营收增速趋于企稳。市场有望进入盈利和估值双重提升的阶段。因此,当前时点更值得投资者乐观对待,整体仓位上可保持6成;
主题基金:医药四季度开始暂无大的利空,后面还有医保谈判、数据发布和创新药出海等催化,叠加估值切换,四季度开始医药可以积极乐观起来,当前医药基金赔率和胜率较高,值得重点配置;半导体产业是强周期、成长性两大特征都很明显的典型行业,大致上遵循4到5年完成一轮盛衰转换的规律,从谷到峰的上行周期通常1-3年时间,从峰到谷的下行周期通常1-2年时间,故而半导体基金可适当的关注;下半年,随着海外越来越多AI应用的落地商业化,以及国内对C端AI应用监管端的进展,我们认为产业和市场关注的重点已经进入到对于AI应用的产品化、商业化落地,故而TMT主题基金仍存在着较大的机会。
定投基金:尽管当前市场扰动因素复杂,但归根结底经济因素才是A股长期的核心基础,也是吸引增量资金的重要动力,当下外资流出更多是受美联储加息+中美利差等因素,随着12月不加息预期增强也将有所弱化,有望缓解外资的流出。四季度经济有望看到触底企稳,从而带动市场情绪的修复,所以未来结构性机会将会增加。我们认为3000点附近的A股无需过度悲观恐慌,过滤杂音后大盘真实状态和涨跌驱动逻辑还是稳住指数下的板块轮动结构性上涨行情。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临近年底,包括楼市在内的宽信用政策逐渐发力,加上银行长钱持续紧缺的情况下同业存单利率易上难下,短期内债市仍承压。仅就月末前来看,短期流动性问题应该已经不大。只是再次突破2万亿元关口的巨大逆回购未到期余额,以及居高不下的同业存单利率,仍令市场心存谨慎。而基于11月的发行节奏,万亿增发额度在今年发完的目标并不难实现。往后看,尽管财政支出较多对冲了政府债发行压力,但12月中下旬政府债集中发行或引起一定资金面扰动,届时需关注央行数量端工具发力可能性。债市大概率还将维持震荡格局。因此,债券基金仍可谨慎持有;
美股基金:最近几周,接连出炉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泄通胀进程顺利、联储加息临近终点,市场在软着陆预期之下开启狂欢模式。早先飙升的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美股也在小盘股和成长股带动下强势反弹。美股2023年三季度业绩已基本披露完成,去年率先下调盈利的纳斯达克在二季度增速转正后继续走高,AI应用和降本举措持续见效下龙头科技企业业绩依然亮眼。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宏观经济呈现“无通胀增长”的“不着陆”情景;而TMT催化剂可能会重新点燃人工智能主题和夏季反弹。最后,截至11月21日的两周内,全球股票基金已流入约400亿美元,是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涌入股市。建议美股相关基金可继续谨慎持股;
港股基金:离岸人民币大幅升值推动了市场情绪升温。周一、周二在地产支持政策利好催化下恒指重启反弹势头,但在18000点关口遇到阻力,随后连日震荡回调。美联储发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将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率恢复至2%的长期目标。打击了市场因降息预期而形成的做多动力。整体上,内外部因素导致港股受压,但近来转折已现。情绪修复、政策推动经济复苏、中美库存周期共振向上、人民币汇率企稳等因素下,判断港股未来有望企稳。但仍需关注海外货币紧缩及选举等风险事件或阶段性扰动港股投资者情绪。因此,港股相关基金可考虑加大定投;
黄金基金:由于美国感恩节假期,美元指数交易疲软,为黄金提供了一些支撑,金价周五突破2000美元/盎司。黄金在11月早些时候大幅上涨,因为市场押注美联储不会进一步加息。但鉴于央行仍重申其长期较高的利率前景,黄金未来的涨幅仍存疑。黄金的前景仍不明朗,因为大多数全球央行都暗示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率。利率上升推高了投资黄金的机会成本。而且,在显着复苏之后,黄金的上涨潜力已变得有限。黄金上涨的推动因素是对美联储不会进一步加息的希望。黄金短期不排除继续上冲,故而未来如冲高则可继续减仓;
原油基金:周五是计划中的为期四天的休战的第一天,中东局势减缓,油价因此回落。另外,由于近期油价因需求担忧和供应激增(尤其是来自非欧佩克产油国)而下跌,OPEC+正在筹备一次会议,减产将成为议程上的重要议题,这导致了近来原油价格大幅震荡。三名 OPEC+ 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OPEC+ 已接近与非洲石油生产国就 2024 年产量水平达成妥协。这一进展表明该组织内部正在进行谈判和讨论,以制定来年的生产配额。虽然如果OPEC+减产,但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和炼油利润下降可能会抑制油价。油价震荡加大,建议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周四欧债因担忧德国政府将增加举债的担忧而下跌,周四休市的美国国债价格追跌欧债,收益率在周三V形反弹后进一步回升。基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不但进一步脱离周三所创的两个月低位,而且盘中升至一周来高位,抹平当周内累计降幅转升。周五在假期缩短的交易中,美国股市几乎没有变动,而美国国债则下跌,由于对供应激增的担忧,本月全球债券的涨势显示出停滞的迹象。华尔街的“恐慌指数”VIX跌至12.46,为202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推动了股市上涨,债市普遍出现资金流出。整体上,当前美债收益率仍具有吸引力,故而美债基金可继续配置;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0%、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20%、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20%、新基金2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