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盘,沪指跌0.56%,深证成指跌0.35%,创业板指跌0.65%。成交额超7000亿,文化传媒、房地产、游戏板块涨幅居前,化学制药、生物制品、中药、医药商业板块跌幅居前。
昨日晚间利好,早盘在港股大涨带动下反弹,随后受阻5天线后再度回落杀跌,盘面上地产股受消息刺激上扬(当前每次地产反弹市场都不会好的),科技股跌多涨少,仅传媒逆势活跃,下周怎么看?技术上来讲,目前是属于无量阴跌的极弱走势,周末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周还会有惯性下探,不过往下如果创新低,那么指数就具备了形成日线大级别底部背离结构的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想要出现逆转,就要出现放量,最好是下跌恐慌中完成低位筹码换手,因此,这个时候其实需要的并不是利好消息,反而是利空打击可能更好一点。总的来看,目前无量的行情建议继续观望为主,被套的先躺平吧,有钱的等待底部放量了再说。
成长基金: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了“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而“发展”和“安全”之间的“连接符”就是科技,因此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这些领域也是今年以来科技创新的“重头戏”。此次重要会议中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定调,也意味着2024年相关科技产业领域仍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消息面上,谷歌大模型Gemini爆红、AMD正式发布AI芯片,可见AI赛道仍旧火热。因此,在政策与消息面刺激之下,调整之后的科技成长基金仍可逢低配置;
蓝筹基金:大盘在毫无抵抗破掉3000点之后,大盘近期反弹也是相对乏力,并且反弹持续性也很一般,更多的我们依旧看的是反抽。不过,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需求不济下,经济复苏依旧疲软,从稳增长发力的角度,我们对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寄予期待。而这,也或将成为3000点保卫战中市场又一次的政策底,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市场最终筑底的完成。重要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当前政策依然对市场友好,市场主要缺少信心,故而建议继续耐心持有蓝筹基金;
总体配置:轻仓或新投资者,建议12月份基金配置偏向成长基金,适当布局蓝筹基金,后期跟随政策而动态调整。虽然2010年以来历年12月大盘风格跑赢小盘的概率在7成以上,但目前小盘/大盘PE分位数水平仅有40%左右,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回落,对利率相对更为敏感的成长风格可能保持强势。另外,从近一年创业板指的月线走势来看,月线如四连跌,基本会迎来两个月左右的小反弹,故而月末年初这两个月,指数收红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当前时点更值得投资者乐观对待,整体仓位上可保持6成,风格可偏向成长;
主题基金:医药四季度开始暂无大的利空,后面还有医保谈判、数据发布和创新药出海等催化,叠加估值切换,四季度开始医药可以积极乐观起来,当前医药基金赔率和胜率较高,值得重点配置;半导体产业是强周期、成长性两大特征都很明显的典型行业,大致上遵循4到5年完成一轮盛衰转换的规律,从谷到峰的上行周期通常1-3年时间,从峰到谷的下行周期通常1-2年时间,故而半导体基金可适当的关注;下半年,随着海外越来越多AI应用的落地商业化,以及国内对C端AI应用监管端的进展,我们认为产业和市场关注的重点已经进入到对于AI应用的产品化、商业化落地,故而TMT主题基金仍存在着较大的机会。
定投基金:尽管当前市场扰动因素复杂,但归根结底经济因素才是A股长期的核心基础,也是吸引增量资金的重要动力,当下外资流出更多是受美联储加息+中美利差等因素,随着12月不加息预期增强也将有所弱化,有望缓解外资的流出。四季度经济有望看到触底企稳,从而带动市场情绪的修复,所以未来结构性机会将会增加。我们认为3000点附近的A股无需过度悲观恐慌,过滤杂音后大盘真实状态和涨跌驱动逻辑还是稳住指数下的板块轮动结构性上涨行情。故而基金定投可加大额度,或关注正在发行的优秀新基金;
债券基金:银行间市场周五资金面整体紧平衡,非银机构未现改善,质押信用债融入隔夜资金水平偏高,银行供需亦趋于收敛。仍处上旬流动性波动就已现身,市场机构对于跨年资金压力有所忧虑。面对资金面的不确定性,机构多倾向于早做跨年准备,不过在这之前仍对未来的MLF续做抱有期待,也期待央行再次释放可观的增量规模。11月CPI同比-0.5%,PPI同比-3%,全面低于预期,因此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以配套财政政策共同支持实体经济修复。经济可能尚在爬坡过坎,宏观上债市逆风因素不多,债券基金仍可持有;
美股基金: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9.9万人,高于普遍预期的18.5万人,远高于前值的15万人。如果12月的非农就业报告再次出现如此强势的话,将使美联储的政策前景变得复杂。市场预计薪资和劳动力需求开始放缓,但11月的报告显示事实恰恰相反。低失业率、就业增长放缓和通胀缓和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经济能够实现所谓的软着陆(即通胀降温而不出现经济衰退)的乐观情绪。数据公布后,互换合约显示市场下调对美联储2024年的降息预期,但软着陆一样有利于美股继续向好。建议美股相关基金可继续谨慎持股;
港股基金:外围利率环境改善,加上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下降,预计将利好2024年全球股市表现。对港股而言,除受惠于债息长远向下趋势,内地经济复苏进度亦主导未来市况发展。不过,由于内地房地产市场仍面对较大压力,预计将会继续给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带来挑战。从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来看,港股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处于近10年以来的3.45%分位;横向对比A股,AH股溢价指数处于近10年以来的2.88%分位。伴随加息周期进入尾声,港股资金面流动性有望改善。因此,港股相关基金可考虑继续定投;
黄金基金:金价在周初触及 2,150 美元/盎司左右的历史新高后,周五(12月8日)测试 2000 美元的关键支撑位。黄金市场波动幅度超 140 美元,创下 2020 年 8 月中旬以来的最大波动。未来一周将是对黄金市场的一次重要考验,因为鹰派的美联储可能会给金价暴跌后已经敏感的市场带来下行压力。同时,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将发布货币政策决定,市场预计利率将保持不变。然而,投资者仍急切地想知道他们的紧缩倾向是否会发生转变。黄金在2000美元附近或有支撑,但性价比正在下降,故而未来如冲高则可继续减仓;
原油基金:在美国数据支持需求增长预期后,提升了对美国软着陆的乐观情绪,周五油价上涨逾2%,但由于供应过剩持续存在,两个基准指数连续第七周下跌,这是五年来最长的下跌趋势。因为对全球供应过剩的担忧继续让熊市掌控局面。欧佩克+联盟上周同意自愿削减总计约220万桶/日的供应量,其中包括延长沙特和俄罗斯现有的13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量,然而石油市场对是否会全面实施自愿减产持怀疑态度。不过大跌之后,随着美国经济向好,这应该会支撑起油价的需求。当前油价震荡加大,建议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9.9万人,高于预期18.3万人和前值15万人;美国11月失业率降至3.7%,预期和前值均为3.9%,劳动力参与率小幅上升;美国11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4%,增幅高于预期0.3%和前值0.2%。另外,据密歇根大学周五公布的最新消费者信心调查,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率前景的预期下滑至3.1%,较11月的4.5%大幅下降。受到能源价格下跌和高利率政策环境的持续影响,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在12月大为缓解。市场担心美联储将“在更长时期内维持更高利率”。因此美债短期内震荡或加大,但中期来看美债基金仍可继续配置;
基金组合:1、激进者(成长基金35%、蓝筹基金30%、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15%、新基金15%);2、稳健者(成长基金30%、蓝筹基金20%、美股基金5%、债券基金20%、新基金25%)。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