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盘,沪指涨0.39%,深证成指涨1.12%,创业板指涨0.94%。成交额再超万亿,北向资金净卖出超50亿。AI赛道持续走强,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板块涨幅居前。
今天市场继续走高,成交量维持在万亿上方,盘面上笔者看好的科技股继续强势,消费电子、CPO、AI服务器等涨幅居前,下周怎么走?技术上来看,目前指数处于显著的上升趋势中,我们知道上升趋势就是持股为主、逢支撑低吸遇压力不追的策略,因此下周如果先回踩5天线依旧可以低吸,往上强压力则在3100-3150,第一次冲击肯定会回落的,届时不要追高。什么时候开始要小心?指数如果后市先回踩到20天线,然后再往上创新高后力度不足时,那么就开始考虑离场减仓的问题,目前还早,安心持股就可以了。板块方面笔者已经反复说过了,就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板块,当前经济弱势的环境下,只有这个行业是在快速扩张的,选股上尽量围绕这个行业的上下游展开。
成长基金:本轮反弹初期市场也并未恢复仍以普涨为主,而在市场不断上行后市场信心出现了明显的修复,尤其在sora AI概念不断发酵,在消息面不断刺激下AI各子板块轮番表现,有望成为市场主线缺失近2个月后新的主线。此外,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数据要素、国资云概念股此前大多经历了巨幅回调, 并且相较于CPO、Sora等AI产业链中的热门方向仍具有一定的位阶优势。故而,板块调整之后的成长基金仍可逢低加大配置;
蓝筹基金:央企上市公司是央企在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同时发挥着A股“压舱石”作用。本次国资委提出市值管理成效纳入考核,使得央企考核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叠加央行宣布降准降息,金融监管总局和住建部表态支持房地产等,表明稳增长、稳预期相关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央企估值重塑的三个布局思路:持续稳定分红、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市场化增持和回购。随着市场的好转,故而建议耐心持有相关的蓝筹基金;
科技主题基金:OpenAI带头执行AI芯片投资计划并发布文生视频新品Sora,英伟达正式发布此前已经有所展示的AI本地部署RAG工具Chat with RTX,谷歌更新Gemini至1.5版本。总结来看,近期的AI行业新闻,在模型层面各家激战正酣,同时在Scaling Law不断应验的事实下,我们此前对算力需求充分乐观的观点将持续被验证,AI算力有望继2023年后,继续成为新一年的热门投资方向。当前科技股跌幅较大,主要因流动性不足所导致,但科技主题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改变,未来仍是较好的配置方向;
半导体基金:A股2023年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半导体设备部分公司相对亮眼,看好AI拉动板块需求复苏。A股半导体陆续披露2023业绩预告,设备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体现了本土半导体产能持续战略性扩产对设备板块的拉动。IC设计板块由于2023年下游需求较弱、行业库存调整、价格波动等因素,业绩预告体现了行业底部特征,我们预计随着AI产品的推出以及应用的普及,AI对半导体企业的影响逐渐显著,看好AI拉动板块需求复苏。经过一轮大洗礼后,半导体配置价值上升,随着2024年行业的好转,或将有较大的收益空间;
新能源基金:国家能源局披露2023年电力工业数据,2023年12月单月装机为53GW,同环比增长均超100%,大超预期。关于后续光伏行业展望,我们判断一、二季度为光伏行业筑底期间,行业竞争影响将在报表层面逐渐体现,下半年随着库存去化、需求起量等因素催化,行业基本面有望修复;锂电方面,行业产能仍处于过剩状态,但2023年上半年已能看到一二线盈利差距拉大,二三线已处于亏损,受此影响今明年新增产能投建放缓,且部分落后产能有望淘汰,行业已处于出清中后期,有望在年中迎来盈利拐点。故而新能源基金当前可加大定投;
消费主题基金:中证消费指数PE从年初的40左右水平下降到四季度末的26.8,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一方面由于疫后企业业绩的不断修复,消化估值水平。另外一方面也因消费复苏持续不及预期,市场对消费板块的长期逻辑有所担忧,谨慎情绪扩散下消费估值进一步下调。在市场情绪低落环境下,尽管板块估值有所回落,但在人口结构、可支配收入变化长期趋势下部分公司可能存在“价值陷阱”,消费板块选股难度有所提升。所以消费基金仍应精挑细选,整体难有大机会;
军工主题基金:军工行业经过了过去近两年时间的较快增长,未来或进入稳定增长期,细分领域业绩差异显著,结构分化加剧或为未来趋势。随着装备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新域新质作战领域或将产生较多投资机会。当前板块重仓持股连续处于低配情况,部分传统领域受到行业影响基本面表现不佳,随着中调及人事变动落地,该板块存在贝塔修复预期,但机会更多在航空产业链上,所以当前少量定投参与即可;
医药主题基金:受美国新生物政策议案提案事件影响,其中CRO&CDMO部分个股短期回调明显,考虑该生物安全法草案尚未生效颁布,结合过往类似提议落地结果,预计其实质影响较为有限。近日披露公募医药2023年4季度持仓: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增加1.4百分点、增持了创新药及疫苗等板块、CXO与医疗服务等减持比较明显。医药板块连续下跌三年,2023年PE约25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其中最贵的医疗服务2024年估值约30-40倍。整体来看,医药板块已经跌了三年,估值已经较低,未来存在着一定的反弹机会;
债券基金:本次LPR调整,或主要由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压力较大,5年期以上LPR下调可以明显降低居民存量和增量房贷的利率,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支持效果仍需观察。后续来看,逆回购、MLF利率等政策利率仍存在调整空间。短期来看,利率债预计以横盘震荡为主:一方面1月基本面或有所好转,但反弹力度偏低,反弹持续性仍待验证,加上宏观数据真空期的背景下,整体基本面修复情况尚待数据验证;另一方面,降准资金投放但汇率压力仍在,节后资金是否会走松还有待观察。不过目前债市收益率仍在走低,债券基金仍可持有;
美股基金:英伟达季度财报虽然未致大幅高于预期,但CEO黄仁勋表示首季业绩增长依然理想,消息再一次引爆AI概念股,亦导致全球股市大涨。市场无视近5厘高息,降息遥遥无期的走势,依然长升长有,这是股票史上罕见。当前美国经济中顽固的价格压力,加上稳定的新增就业人数和火热的工资增长,可能迫使美联储将其宽松周期的开始推迟到今年下半年。一旦降息过程开始,美联储只会进行适度的调整。与目前的状况相比,这种情况可能会将利率预期推向更加强硬的方向。因此美股或有调整压力,但科技股仍可能在业绩的助力下走高,故而相关的基金可继续持有;
港股基金:近一个月,恒生指数估值跌穿8倍市盈率的历史低点,股息率触及4.6-4.7%上限后回落,随后伴随着指数的反弹。目前各行业的估值仍然非常低。在20个主要行业中,有18个行业的市盈率低于5年平均预期市盈率,其中传媒和必需性消费的市盈率低于5年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而原材料和电讯产品的市盈率则高于5年平均市盈率。农历新年首个交易日低开高走,表明港股风险偏好有一定的提升,而估值具有明显的优势,今年港股受益于A股的强势反攻,也有较高的收益预期。因此,港股相关基金当前可继续考虑定投;
黄金基金: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刺激了避险需求,为金价提供了支撑。自上周五以来,至少四艘船只遭到也门胡塞武装势力在红海和曼德海峡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与此同时,美元迄今未能吸引到有力度的买家,且距离近三周低点尚远。加上中东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成为推高金价的因素。但长期走高的预期继续支撑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从而压制金价。整体上,黄金的吸引力正在减弱,故而未来如冲高则可继续减仓;
原油基金:美联储一再打击市场的降息预期是油价下行推手。若推迟降息,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会放缓,抑制油市需求。不过,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美国总统拜登23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500多项制裁措施,以加大向莫斯科施压。欧盟和英国也加入新一轮对俄制裁的队伍中。美国代理常务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宣称,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的新制裁将是“毁灭性的”,并将给俄方针对现有制裁的规避行为制造障碍。此举或对油价构成影响,整体上建议原油基金定投即可;
美债基金:未来几天,市场参与者将如坐针毡,因为美国将公布核心个人消费支出数据,这是美联储最喜欢的通胀指标。美国经济中顽固的价格压力,加上稳定的新增就业人数和火热的工资增长,可能迫使美联储将其宽松周期的开始推迟到今年下半年。一旦降息过程开始,美联储只会进行适度的调整。与目前的状况相比,这种情况可能会将利率预期推向更加强硬的方向。但中期来看美债基金当前仍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可继续配置;
(择尔裕旗下青柏资管研究部总监兼潜龙2号投资经理 石财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