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沪指延续涨势,一度突破3174点,但其他指数并没有创新高。如深证成指仍然受9800点这个平台压制。创业板指冲高回落,甚至翻绿。可见市场的机会主要集中在主板,特别是周期板块。比如有色、煤炭、石油、电力,以及消费板块中的猪肉、鸡肉等周期股。
跌幅居前的是地产,地产周五在一系列的利好推动下大幅走高,个股更是大面积的涨幅。但今日涨停股中仅有城投控股一只,表明了政策可能不及预期,市场情绪出现退潮。
另外,从涨跌停个股比例一来看,今天跌停个股数量仍然较多,涨停股数量保持在50家左右。说明了指数虽然在上涨,但股票的活跃度却相对的低迷,特别是连板股的数量有限,故而可判断当前点位,追涨是不适合的。
4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进一步下降至-10.5%,1-4月累计同比为-9.8%,比2023年进一步下降0.2个百分点。4月70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房价环比分别下跌0.6%和0.9%,跌幅分别比上月扩大0.3 和0.4个百分点,均创2015年来新高。全国房地产待售面积达到7.46亿平,已超过2016年2月创下的高点,房地产呈“供需双缩”,且房价下跌与销售下降形成负循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策主导方,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刺激居民购房需求的政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三项通知: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以及调整首付比例,即首套住房首付最低降至15%,二套住房首付不低于25%。
此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疫情防控吹风会上,央行还宣布了一项关于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政策,计划设立大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池,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市场上已建未售的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使用,这项贷款的利率设定在1.75%。
对购房者而言,这些政策意味着更低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以及公积金贷款成本的减少,从而降低了购房门槛。对于地方政府,若采取措施收购存量房转保障房,能以较低利率获得资金支持。这些政策设计意在刺激购房需求,缓解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
不过,大摩却下调了国内地产股评级的决定。大摩认为:
1、房地产股短期涨幅太大,从最低点算普遍涨了40%,但是房地产的基本面仍然疲软,下半年是否转好不确定性太高。
2、存量房兜底资金规模低于预期,3000亿远远不及市场的预期。
3、以旧换新、全面取消限购,供应量大增,短期房价下行压力加大。
4、回收改保障房,可能导致未来市场租金和二手房价进一步下跌。
根据CRIC报告,2024 年3 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为49916 万平方米,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5.3 个月,而根据历史数据和房地产“开发-预售”的工程建设关系,存销比合理值界定为12-14 个月。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2024年4月10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14622元/平方米。假设各地按照二手住宅均价收储,目标是将库存去化周期拉回合理区间的上限,那么一年内需“收储”解决的住宅库存达到接近1600万平方米,对应所需收储资金为2.7万亿。如果将二手住宅挂牌量增加的问题考虑进来(会对新房销售构成挤压),所需资金规模将更大。所以,本次推出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体量也许不足。
因此,未来会否有更大的资金规模预期或是决定未来地产股的上涨空间。如无再大的利好,更多可能是利好出尽。但短期内大家对地产的分歧非常大,不排除仍有反复,所以短线可参与,但不适合进场中期布局。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