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5日探底以来,A股的反弹行情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上证指数自年内低点(2635.09点)一度涨超20%。港股的表现则更加亮眼,不仅涨幅超20%,甚至还有十连阳的表现。部分买了港股价值风格基金的投资在这波反弹中大幅回血,甚至都有可能已经实现了回本。当然,也有一些基民手中的基金涨幅滞后于同期的大盘指数。针对这种基金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分情况来讨论。
第一,如果前期就跌的少,无论是行业本身在前期防御性较好,还是基金经理主动降低仓位,采取相对防守的策略躲避熊市,基民们都应该去珍惜这样的基金。
第二,如果前期也跌的比较多,但是重仓行业恰好没有赶上此轮风口,比如说医药、新能源,这种情况也无需担忧,更不能左右横跳。
因为在当前板块轮动迅速的大A,只要行业基本面不变,都有补涨的机会。
第三,可能有的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更偏均衡持仓,不会过度集中投资某个行业,那也有可能会削弱反弹力度,但这并非坏事,而是一种投资策略。
只要基金经理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策略,这又是你购买基金时所认可的,那就选择继续相信,不用羡慕别人涨的多。行业分布越均衡、风格越均衡的基金,其涨跌一般都会相对平和,也更有可能全方位把握行情。
第四,如果反弹跟不上的原因是基金经理判断失误,追涨杀跌,那就需要谨慎思考一下。
频繁判断失误且历史业绩一贯很差,跌的时候最起劲,反弹的时候完全跟不上或者干脆踏空,而且基金经理也并未及时就此作出解释,给出下一步的应对计划,这时候可以考虑基金转换了。
不过决定市场涨跌的因素较为复杂,短期看似出错,长期可能是赢家,出现一两次判断失误并不能否认基金经理的能力,还是需要观察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
经历过这两年的持续调整,面对手中深套的基金账户,不少基民开始变得麻木,甚至是不相信自己的基金还能回本。在这里,我还是要给大家提提气,市场的涨跌都是相伴相生的,一旦市场进入到新一轮上涨行情中,空间往往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以万得全A为例,过往五次底部反转后上涨平均可持续2~3年,平均涨幅为224.84%。
大涨的过程中为下跌埋下因,并最终导致大跌;大跌过程中却为上涨积蓄着能量,最终带来大涨。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大跌之后总是伴随着大涨。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