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总体要求来看,《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重点任务方面,《行动方案》针对能源、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等重点领域部署了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同时明确了制度标准、价格政策、资金支持、科技引领、市场化机制、全民行动等6项措施,为节能降碳提供支撑保障。主要内容包括: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
《行动方案》对投资有何启示?
《行动方案》将加速过剩产能的出清。本次方案将有助夯实电解铝长期供给约束,并对氧化铝、铜冶炼、锂盐等产能过剩行业格局形成改善作用,同时将推动镁行业健康发展。看好供给约束和产能布局改善逻辑下,金属价格易涨难跌,建议关注有色金属的布局机会。(补充:今天有色金属板块为何大跌?有色金属板块今日大跌主要是因为前期提前埋伏的短线资金趁利好兑现所致,但是《行动方案》对金属价格的影响是中长期的,所以有色金属板块的短线回调提供了布局的好机会)
2024年二季度以来由于硅料产能持续释放,光伏产业链价格进一步触底,其中N型硅料价格跌至42元/kg,主流N型182硅片价格降至1.15元/片,较年初降幅分别约37%和35%,库存周期分别由年初的0.4、0.3个月增加到1.7、0.7个月;同期电池、组件价格跌幅也分别达20%左右,目前平均开工率约60%。当前价格下光伏主链各环节基本处于行业性亏损状态,尤其是硅料、硅片环节价格已降至多家厂商现金成本线之下,产业链盈利收缩已逼近极点。
光伏供给过剩压力导致产业链价格和盈利持续承压,而在行业扩产逐步受限,且存量产能受技术迭代、成本差异、库存积累、财务压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行业供给格局重塑有望带动产业链迎来否极泰来的曙光。在产能逐步去化的预期下,政策端进一步明确“双碳”战略,并结合新能源行业现状合理化调整2024、2025年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快完善绿证等制度,有望强化新能源行业发展信心。建议关注技术和成本领先的电池企业、优质的一体化龙头、逆变器和辅材头部上市公司等。
《行动方案》大力提倡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其中重点提到了绿氢。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我国绿氢产业正处于备受瞩目的阶段,近期以来已有多个新能源制氢项目获批、投产。绿氢项目层出不穷的背后,是技术的日益成熟。从技术上来看,当前电解水制氢科技树已然枝繁叶茂,主流的电解水制氢就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ALK)、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等。其中,ALK凭借技术成熟度占据国内绿氢项目95%以上的装机份额。按照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推算,2024/2025年氢能车产业链市场规模有望连续翻番增长。绿氢新兴应用逐步落地或推动2025~2030年电解槽需求CAGR达到75%。同时,国内制造业优势有望助力设备企业2024年实现规模化出海。在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2024年国内绿氢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其中2024年国内绿氢电解槽装机规模有望超4GW,同比增长有望翻倍,从而带动产业链出货量的增长。建议关注电解槽及其产业链相关标的。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新能源板块迎来了史诗级的大涨,这次《行动方案》是现实“双碳目标”的行动细则,新能源能否摆脱颓势、重回升势,我们将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