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国公布了6月CPI数据。美国劳工部披露的报告显示,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同比上涨3.0%,低于市场预期的3.1%,创下自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6月CPI环比下降0.1%,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美国6月通胀普遍降温,进一步提振了美联储官员的信心,市场预计他们很快就会降息。CME的美联储利率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在9月的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冲高至近90%,高于报告发布前预期的80%。
面对这种超预期的利好,买了纳斯达克ETF的小伙伴已经提前开香槟庆祝了。然后,美股开盘后,纳指持续震荡下行。大家直呼看不懂!导致纳指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纳指中权重最大的几只个股清一色的下跌。
表:纳斯达克“七朵金花”昨日表现
明明是利好,为什么不涨反跌呢?市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此前躲进科技股的资金其实是避险资金。今年美股上半年最流行的策略,是每次通胀超预期的时候,市场资金就“躲进”科技股这类大公司里,倾向于投资像英伟达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同时减持小盘股。因为科技大公司的基本面是AI驱动,和通胀、经济的相关性低,而且现金流充足。一旦通胀放缓,那么市场资金就开始转向降息交易,卖出科技股,买入小盘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高利率环境下,资金抱团抗风险能力更强、基本面更加稳健的科技龙头。当利率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抱团松动,资金去抄底小盘股。
我们早在四月初纳指创新高的时候也对美股做过预判,认为当时美股中有一类资金是是冲着押注“降息”去的,只要美国不宣布降息,短期的风险就不会到来。但是,当通胀下降的利好或者是降息的利好真的来临的时候,这类资金可能就要兑现收益了。这就是为什么通胀超预期的利好,但是纳指却不涨反跌。
同时,市场对科技泡沫的担忧也开始强烈起来。高盛的股票研究主管Jim Covello对当前的AI泡沫非常悲观,他认为这种泡沫可能甚至比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更严重。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纳斯达克这十几年的牛市是靠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撑着的,但是红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就连科技巨头苹果在创新上也是屡屡碰壁,AI大模型的出现让这些科技巨头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这些公司拿几百亿、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去买芯片、去建AI大模型,但是最终通过什么方式去回收他们的投入呢?对待美股科技股,我们或许需要保持一份冷静。
CPI降温到美联储宣布降息还有一个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股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个震荡走势,建议布局美股基金的投资者,当美股出现反弹时可以适当降低持仓、兑现收益。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