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交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发布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的公告》,公告显示,为便利投资者观察上海证券市场整体收益情况,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4年7月29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同时将指数代码和简称分别调整为“000888”和“上证收益”。
可能有部分投资者对全收益指数不太了解,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科普。股票投资收益由两块构成,股价变动产生的收益以及股票分红的收益。我们常看的指数,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以及创业板指这三大指数只反应价格上的变动,而不考虑分红以及分红再投资的影响,所以这类指数叫做价格指数(Price Return Index)。而全收益指数(Total Return Index,也称“总回报指数”、“总收益指数”)则把成分股公司派发的红利在除息日收盘后再投资回组合,也就是考虑了上市公司分红的因素,执行了类似基金分红中红利再投资的操作。相比价格指数,全收益指数更加全面地考虑了股票分红等再投资收益,能够准确的反应出真实的投资收益情况。
有人说上证又出了个新指数,其实不是,早在2020年,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就已经面世了,只不过该指数采用的是非实时行情,所以大众的关注并不高。该指数以2020年7月21日为基日,以3320.89点为基点(当日上证指数收盘价)。截止到今天,上证指数为2976.30点,较基日下跌了344点,而上证指数全收益为3271.50,较基日仅下跌了49点。假设我们把基日再往前推个10年甚至是20年,分红及分红在投资的累积效应更加强,上证指数全收益的价格可能已经在5000点指数。
有人觉得这是瞎扯。我们没有上证指数和上证指数全收益的长期数据,但是有中证红利和中证红利全收益的长期数据。2005年1月4日,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起点均为981.56点。到昨天,中证红利指数收盘价为5300点,而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收盘价为10402点,差了将近一倍。以2005年1月4日为基日,中证红利指数的年华回报为9.3%,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年化回报为13.1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3000点魔咒”、“3000点守不守得住”成为市场热点话题,也正是这一点误导了大众,以为A股长期投资是不赚钱的,导致短期投机盛行。但事实上,把分红考虑进去,A股的价值投资还是能给我们一个相对合理且可接受的投资回报率。
这次监管层为长期价投又下了一步好棋。将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行实时行情,势必大幅提升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的曝光度,高曝光度下容易产生对比效应。那时候我们可能会去比较上证指数及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近一年、近三年的表现,从比较中我们能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3000的魔咒”并不存在,A股长期价投可行。
我们相信,在监管层的极力呵护、积极倡导下,A股回归价值投资的日子不会太远,今年表现出色的红利风格基金未来或还有强势表现。5月下旬以来,中证红利指数出现了两个月的持续回调整走势,目前价格更加亲民。强烈建议之前没有配置红利风格的投资者积极把握当前的低吸机会。相关红利风格基金推荐如下: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