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美国商务部公布二季度GDP数据。不变价GDP季调环比年化增长2.8%,市场预期2.0%,一季度终值1.4%,GDPNow模型预测值2.6%。二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季调环比年化2.9%,预期2.7%,前值3.7%。
近期美股大跌,而其中的一个主导逻辑就是“交易衰退预期”。市场普遍担心二季度美国经济降放缓,所以选择在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兑现利润。美商务部公布的数显显示美国的经济仍有一定韧性,那么美股的风险是不是解除了?如果这么想就偏乐观了。
我们先来看昨天GDP数据公布之后,美股市场的表现。经济数据是美股开盘前公布的,美股开盘后,道指震荡走强,盘中一度涨幅接近1.5%,但是尾盘调水之后,道指全天的涨幅基本抹去。
纳指这边的表现更差,开盘后震荡下行,盘中最大跌幅已经接近-1.8%,盘中一度强势的反弹,但是尾盘的快速跳水,最终让纳指收跌-0.93%。
为什么GDP超预期,而美股市场并不太领情呢?原因或许还是对美国下半年的经济前景不太明朗。尽管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较第一季度有所加快,打消了对经济 “硬着陆”的担忧,但相比去年下半年(环比)有所放缓。在高利率的重压下,消费支出和更广泛的经济活动已经降温,这同时也有助于逐步抑制通胀。而且,美联储的加息的大部分效果并未完全显现出来,下半年的经济前仍然不明朗。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这将影响工资增长,储蓄率远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经济学家估计美联储此前加息的大部分效果仍未完全显现。州和地方政府的收入也在放缓,这可能会削弱财政支出。还有观点担心潜在的关税措施,如果前总统特朗普在11月的总统选举中重返白宫,企业可能会提前布局进口以规避潜在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
根据国内机构预测,预计下半年美国增长动能边际降温,增速位于趋势水平附近。2024年上半年美国GDP环比折年增速平均为2.1%,仍然位于潜在增速附近,缓解了近期对美国衰退风险上升的担忧。但是,与去年下半年均值(4.1%)相比,美国经济动能仍延续减速趋势。考虑到就业市场放缓以及财政支撑力度边际下降,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长或边际降温,增速降至趋势水平附近的判断,9月降息基本板上钉钉。(数据发布后,彭博数据显示降息预期变化不大,年内降息次数从2.615小幅升至2.675次(每次25bp),也就是降息次数介于2到3次之间。节奏上来看,衍生品定价7月降息概率为6.5%,仍然较低;9月降息预期达到100%,11月再次降息的概率为67.3%,12月降息概率为89.2%。9月和12月降息25bp相对确定,11月也存在降息25bp的可能性。)
美股市场重量级人物巴菲特最近也有大动作。其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本周继续减持其持有的美国银行股票,连续六个交易日累计减持价值达23亿美元,持股比例降至12.5%。美联储即将开启的降息可能是巴菲特减持美国银行的逻辑之一,银行股在经济放缓时期的低迷表现,以及降息预期通常反映的对经济放缓或潜在衰退的担忧,可能也是巴菲特减少对银行股敞口的原因之一。
如果连大佬都开始变得谨慎的时候,我们这些普通的金融消费者应该更加谨慎。所以,前期买了美股ETF或者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的投资者,现在或许应该逐步兑现收益了。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