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健诊日记:基民参加基金健诊,一句“别把我忘了”让我哽咽
日期:2024-08-26 15:03:46  来源:择尔裕金融

前几天受某行邀请去给基民做基金健诊,本以为在这样惨淡的行情下,基民们都亏麻了,来参与健诊的基民应该不会很多,但现实情况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连续几天接待的基民都在30个左右,这意味着,我和每个基民交谈的时间都有严格限制,一方面要帮他们诊断基金提供组合优化建议,另一方面,针对个别客户还需要花时间安抚情绪,以及解答他们对基金、行业、股市乃至国民经济前景的顾虑。

当然,倾听他们最近几年的“基金投资故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大部分基民的倾诉或者吐槽中,我明显感觉,持续的亏损确实给基民们的家庭生活成了不少干扰,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家庭资金周转和家庭消费信心上,持续的亏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基民们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是财富的持续缩水,另一方面是爱人时不时的埋怨,他们个人自信心遭受了沉重打击。

投资基金需要做时间朋友,这种大道理基民们都知道,但这些心灵鸡汤类似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忠言逆耳利于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圣贤之道类似,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属于正确的废话,毕竟基民自己不是圣人,基民的爱人也不是圣人。

所以,这几天我接待的基民很多都是夫妻双方一起来的,一方面,对于要不要割肉、要不要补仓、要不要优化组合以及如何优化组合这些问题,基民自己可能已经不能再私自做决定了,甚至决策权很大程度上已经让渡给了夫妻的另一方。基民也希望,通过健诊老师的安抚,能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来自爱人的压力,因为同一句话从自己口中说出来和从“专家”口中说出来,效果大不一样,在夫妻的另一方眼中,前者属于辩解,后者属于道理。

其中一对中年夫妇让我印象深刻,为了尊重个人隐私我们暂且称呼女方为王女士,男方为刘先生。王女士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前几年动用家庭储蓄买的基金持续亏损,夫妻关系的不和谐噪音时有发生,尤其是每次股市因为下跌上了热搜,王女士都免不了要承受来自刘先生的压力:现在本金还剩多少?为什么不动一动,难道就这样傻乎乎等着继续跌?不行就割肉算了!上周收到了银行开展基金健诊活动的邀请,王女士迅速和理财经理敲定了自己的时间,并在理财经理的建议下顺带叫上了自己的老公刘先生一起参加。

健诊中,我先是倾听了刘先生的一通抱怨,主要是吐槽王女士不该买基金和买到的基金为什么如此差劲,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疑问,而是用一句话做了简单过渡——嗯,我们还是先看基金吧。我首先把判断基金好与差的逻辑简单和刘先生进行了分享(主要是基金经理的进攻和防守能力),刘先生表示认可这个逻辑,于是我基于这套逻辑把王女士买的基金都分析了一遍,结论是王女士买的绝大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其实都很不错,这些基金之所以亏损,主要是因为大势不好。

刘先生于是把矛头指向了宏观经济前景差,经济不行股市就没机会,基金解套就没指望等问题上。我发现刘先生原来对经济颇有见解,询问中才得知刘先生是做生意的,近两年生意上也是遇到了困难。针对他指出的各种经济上的不利因素,我用三中全会《决定》中相关改革的政策,缓解了刘先生对经济前景的焦虑。另外,我给刘先生分享了股市自身的运行逻辑,消除了刘先生关于“经济不行股市就没机会”的误解。最后,我分别给刘先生展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2018年贸易摩擦等熊市行情中偏股型基金的普遍净值回撤情况,以及后来牛市中偏股型基金的普遍盈利状况,引导刘先生得出了基金投资“浮亏是暂时的,赚钱是迟早的”、不小心在高点买基金被套“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美好的”等历史规律,帮助刘先生树立了基金解套信心。

在道别的时候,王女士和刘先生都向我和银行理财经理表达了谢意,尤其是王女士最后对理财经理说的那一句嘱托“(基金健诊)这种活动形式很好,以后有这种活动不要把我忘了啊”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中,并一度令我哽咽。是啊,为什么很多银行在客户持续亏损、饱受煎熬的当下,不主动开展基金健诊活动,而是选择无动于衷呢?难道躺平逃避等行情来真的是最好的售后服务方式吗?

340c6aa9ee7eadc80e4ac51883cba86.png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择尔裕基金营销数字化管理系统(PC).png

56532578561696cb21022bc34334a01.png

往期回顾:

美联储降息将如何影响A股和其他资产?

封闭期到了,净值仅四毛!怎么办?

跌跌不休!什么时候是个头?

电风扇行情下A股无太多看点,黄金却为何持续创新高?

全球爆款!《黑神话悟空》或仅仅开了个头

阅读 38.2w
转发 14.8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