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大涨行情,让部分基民开始回本。有基民甚至调侃到“三年苦撑,一周回本”。当然这类能回本的基民算是比较幸运的,这个跟他买入基金的时间以及基金的种类都有很大关系。如果有人在2021年高位买入新能源这类大幅调整的基金的话,就算经历这次“史诗级”之后,距离回本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手里拿着新能源基金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就看不到回本希望了?
(统计区间:2019.10.15-2024.10.15)
影响新能源板块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市场情况,而是行业情况。
我们先来看市场的影响。在近几轮牛市周期中,新能源板块也是跟随指数同步上行的,例如2014-2015年的杠杆牛以及2019-2021年的结构牛。在2014-2015的杠杆牛市中,新能源板块相对大盘指数并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只是跟涨。但在2019-2021年的结构牛市中,新能源板块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优势显著。这种差异背后的本质就是我们要说的行业情况。2014-2015年,新能源产业处在发展初期,不确定性较强;2019-2021年新能源进入到快速发展期,行业景气度高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吸引了市场中大量机构资金争相布局,结果就是导致板块的涨幅远超大盘指数涨幅。
(统计区间:2014.10.15-2024.10.15)
市场和行业影响着新能源板块的未来走势,那么就从市场和行业两个角度出发,看看新能源基金到底该不该留。
本轮市场大涨背后的逻辑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就是增量政策改变了较为悲观的经济预期,引发了市场估值修复行情。经过几天爆涨之后,估值修复行情也暂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行情。上周六,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对增量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说明,虽然没有提及具体数字,但机构预测这次规模在五万亿之上,超出预期。而且部长表示除了这四项已经进入决策的政策之外,其他政策也在研究之中,这向市场传达了高层搞好经济的决心。后续,待增量政策逐步落地之后,A股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会持续改善,有望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
再看新能源行业情况。像新能源车最近几年一直在高速发展期,新能源车的市占率已经超过了50%,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为什么行业景气度高,新能源的股票表现不行呢?这里涉及到一个供需错配的问题,在2021年之后很多新增产能投产之后,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像新能源产业好转,就必须产能出清。
关于碳酸锂产能何时能够出清的问题,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成本、政策导向以及技术进步等。从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碳酸锂的产量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从2009年的2.2万吨增加到了2023年的51.79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然而,产能出清通常指的是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状态,即没有过剩的产能。这需要考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储能技术的进步、以及替代材料的开发等因素。目前,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碳酸锂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根据 Fastmarkets 2023年第四季度统计数据,全球锂化合物2023年供给总量约为86万吨LCE”,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需基本平衡,预计2024年全球终端对碳酸锂的总需求量增加23%,为105.8万吨LCE。也就是说在碳酸锂价格位于7万-8万元/吨LCE的情况下,全球锂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已经出现了供需平衡,碳酸锂价格的底部或已经出现。(说明:LCE 是碳酸锂当量 ( Lithium Carbonate Equivalent )的缩写,指固/液锂矿中能够实际生产的碳酸锂折合量。因为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通常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的,由于锂含量不同,最后体现在经济数据上,一般要折合成LCE。)
因此,不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行业角度来看,未来新能源板块都有反弹的可能,现在割肉被套的新能源基金都不是理智的决定。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