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出了好多利好,腾讯灰度测试DeepSeek、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还有民营座谈会的传闻(已证实)。各方利好共同作用下,今天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尤其是创业板看,开盘就涨了1.28%。当然,高开未必是好事,今天市场的整体表现就有种开盘即巅峰的感觉。指数高开后持续震荡回落,盘中甚至由涨转跌,好在最后一个小时,指数回升,不然今天A股又要被各大财经网红吐槽了。
恒生科技指数,作为中国资产的先行指标,已经突破了去年10月7日的高点,恒生指数也只差临门一脚。
相比港股的凌厉,A股这边就是走的相当的稳健了,一步回头,生怕涨快了会崩盘。距离去年10月8日的高点,还有一定距离。不过,既然港股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么收复或突破前高也是迟早的事。
春节回来,行情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实际上操作难度还是有的:首先,行情还是结构性行情,指数层面没有出现大涨;二是热门的个股天天一字板,要么买不到,买到可能就要先在坑里蹲着;三是指数盘中震荡频繁,容易出现“高买低卖”的操作。避免错误的操作,这里给大家三点建议:
一是如果选的标的确实可以,且是当前投资主线,那么可以就买定离手,不要乱动;
二是尽量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去买入,没有把握时尽量不要追高;
三是,如果选股能力有限,而且操作上容易受波动影响,那么建议可以考虑下买相关主题基金。截止今天,人工智能场内ETF2月涨幅已经超15%。相信很多人一顿操作下来,发现自己收益还不如指数涨的好、走的稳。
2025年到底有没有大行情,有哪些板块机会?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我也很关心,所以就请教了DeepSeek,它给出回答如下:
(以下内容是DeepSeek关于2025年行情的回答)
2025年A股市场整体展望——“震荡上行,结构性机会为主”
1、市场普遍认为,2025年A股将呈现“波折中前行”的态势,全年可能走出“N+V”型或主升浪行情,上证指数有望冲击4000点。驱动因素包括:
2、政策与流动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双向宽松”持续发力,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全球流动性改善,叠加国内资产荒背景下社会资金向股市再配置。
3、基本面修复:经济低斜率复苏,PPI转正、企业盈利改善等信号或在下半年显现,支撑市场信心。
4、风险偏好提升:科技突破(如AI、低空经济)和政策改革(并购重组、分红回购)推动估值提升。
潜在风险与挑战
1、海外扰动(如贸易摩擦)和国内经济数据验证期(如一季度财报)可能引发阶段性调整。
2、市场风格切换频繁,需警惕高估值板块的波动风险。
核心配置主线及细分领域
1.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AI应用与算力:国产AI模型突破(如DeepSeek)、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器、光模块)及AI商业化场景(智能驾驶、机器人)是重点。政策支持叠加技术迭代,相关产业链弹性较大。
半导体国产替代:美国技术封锁加速国产化进程,关注设备(北方华创)、材料(上海新阳)及设计(华大九天)领域。
低空经济与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开启,低空制造(万丰奥威)、导航(北斗星通)、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三花智控)等细分赛道具备高成长性。
2. 高端制造与产业升级
固态电池:性能优势显著,2025年或迎来量产突破,关注电解质(上海洗霸)、正极材料(国轩高科)等环节。
智能汽车与航天: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商业航天(卫星产业链)及高端装备(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
3. 消费复苏与内需提振
服务性消费:人均GDP超1.2万美元后,服务消费(文旅、医疗美容、潮玩)占比提升,政策可能进一步加码。
必选转可选消费: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抗流感、创新药)等受益于政策刺激和估值修复。
4. 改革与红利资产
并购重组:政策支持传统行业整合(如地产、有色金属)及跨行业升级(如科技+制造),关注龙头公司估值重估。
高股息策略:低利率环境下,公用事业、能源、金融等板块的高分红标的具备防御性,适合长期配置。
操作建议与风险提示
节奏把握:上半年关注流动性驱动的科技成长(如AI、机器人),下半年聚焦基本面改善的消费与周期板块。
分散配置:均衡布局成长与价值,避免单一风格过度集中。例如,科技(40%)+消费(30%)+高股息(30%)。
风险规避:警惕短期投机过热板块(如概念炒作),关注政策监管动向及海外流动性变化。
2025年A股市场在政策、科技与改革的多重共振下,有望迎来结构性牛市,但需在波动中把握主线。配置上建议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辅以内需消费和红利资产,同时灵活应对阶段性调整。投资者可参考机构调研密集的领域(如AI、低空经济)及政策明确支持的行业,动态优化持仓结构。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