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和港股的差距明显拉开了。本轮上涨A股和港股基本都是在1月13日同时启动的,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A股和港股的差距正在拉大。截止今天,1月13日市场调整结束以来,上证指数涨4.92%,创业板涨10.49%,而港股这边是大涨,恒指涨18.63%,恒生科技更是接近30%的涨幅。
(统计区间:2025.01.13-2025.02.18)
为什么港股比A股强呢?
首先,DeepSeek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海外资金正在持续买入中国科技资产。外媒17日报道,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团队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一轮强劲反弹后,中国股市的强劲涨势将持续下去,人工智能应用或将促进中国股市收益增长,带来2000亿美元(约1450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海外资金回流会买什么股?当然是实打实的科技龙头。美国有美国的科技“七姐妹”,中国也有自己的科技“七巨头”。汇总各方机构的意见,中国科技“七巨头”基本上就是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这七家公司有个特点,就是都有在港股上市,且为港股指数的权重。小米已经创历史新高了,腾讯和阿里这两天也涨的很迅速,港股市场不好都不行。
还有就是国内资金也在持续抄底港股。港股的大涨早有铺垫,早在一年前资金就在持续抄底港股。根据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南向资金买入港股的净额接近10000亿元。
(统计区间:2024.02.18-2025.02.18)
当前布局港股基金算不算晚?
首先,从估值来看,修复尚未完成。尽管2024年恒指反弹近20%,但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较高。若企业盈利随政策落地逐步修复,可能迎来“估值+盈利”双升行情。
其次,政策与基本面支撑或将继续支撑港股上行。
1、国内政策托底:2025年财政与货币政策预计维持宽松,重点支持科技、消费、地产等领域,港股顺周期板块或受益。
2、民营座谈会意义深远:网上关于昨天民营座谈会的解读很多,而我的理解是昨天的座谈会就是一个发令枪,让民营企业放开手脚去干,预计未来社融数据将持续修复。
3、海外流动性改善:美联储降息预期虽有所减弱,但方向明确,美元利率下行将缓解港股分母端压力,提升风险偏好。
想要布局港股可以考虑以下的配置方案:
科技与消费: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领域,以及政策刺激下的消费升级板块(如新能源车、家电)值得关注。
高股息策略: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如公用事业、金融)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总体来说,现在布局不算晚,港股整体估值仍处低位,且流动性改善和政策红利尚未完全释放,中长期仍有上行空间。但需要注意节奏上的问题,就算未来港股继续上行,但不排除也会出现短期的波动,所以在节奏上有所把控,建议分批买入或逢调整买入,谨慎追高买入。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