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元指数疯狂下跌,周一跌了0.96%,周二跌了0.93%,周三再跌1.17%。截止今天下午4点30分,美元指数的周跌幅高达3.18%。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元突然走弱?
美元指数突然大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首先,美国经济数据疲弱与降息预期升温。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消费者支出下滑、贸易逆差扩大、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亚特兰大联储甚至将一季度GDP增速预测下调至-1.5%。这些信号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年内降息3次的预期重燃,导致美元吸引力下降。
其次,关税贸易战与市场避险逻辑转变。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政策引发了对全球贸易摩擦的担忧,但美元并未因此受益。相反,投资者认为关税可能加剧美国通胀压力并侵蚀财政平衡,叠加地缘政治重构,美元的传统避险地位受到质疑。德意志银行指出,美元可能正在失去避险属性,国际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削弱了其支撑。
第三,通胀顽固性与美联储政策矛盾。尽管经济数据疲软,但美国长期通胀预期仍高企(如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升至3.5%),限制了美联储短期内快速降息的空间。这种矛盾使市场对美元走势的判断趋于复杂,既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又缺乏明确的政策宽松支撑。
最后,投机性多头头寸的集中获利了结。此前美元投机性净多头头寸处于历史高位,任何负面消息(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或政策风险)都可能触发大规模抛售。国泰君安研报显示,近期美元多头因经济走弱信号和关税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而集中平仓,导致美元指数快速下挫。
美元大跌是政策预期修正、贸易风险重估、欧洲经济复苏及全球资本再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来看,若美联储降息落地或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元可能延续弱势;中长期则需关注美国财政整顿进展与全球经济格局演变。
美元走弱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美元走弱通常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提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吸引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市场。近期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暴涨6.46%,反映国际资金对中国股票的风险偏好显著回升。此外,美元贬值可能缓解美国加息压力,降低全球避险情绪,进一步推动资金向新兴市场转移。
美元走弱背景下,中国政策调控空间扩大。政府可能加速推进财政刺激(如特别国债发行)和资本市场改革(如险资入市),进一步激活市场流动性。此外,若中美关税摩擦缓和(如美国豁免部分关税),将直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相关受益板块上涨。港股市场受全球资本流动影响显著,美元走弱叠加外资对中国资产重估(如高盛上调MSCI新兴市场指数目标),恒生指数及科技股(如中概股)反弹明显。
美元走弱对中国债市的影响
1、汇率压力缓解,货币政策空间打开
美元贬值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降低央行稳汇率的政策约束,为国内维持宽松货币环境创造条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行。2025年初央行通过逆周期调节工具稳定汇率后,资金面逐步转向均衡偏松,利好债市流动。
2、外资配置需求变化
美元走弱可能促使国际投资者增配人民币债券以对冲汇率风险,但需关注中美利差变化。若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导致美债收益率下行,而中国债市收益率相对稳定,则外资流入债市的动力增强。
总的来说,美元走弱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股市(尤其港股)和债市受益于外资流入及政策宽松。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