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就说要对我国征收60%的关税,原以为他是开玩笑,没想到是来真的。今天凌晨3点至4点,特朗普公布了对等关税,大超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测美国可能一次性全面加征20%关税的方案。当特朗普宣布10%的全球基准关税后,市场一度以为关税政策好于预期,美国股市在尾盘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反弹。
但随后大超预期的特定国家高额对等关税迅速扭转市场预期,美股期货权限跳水。小型纳指开盘后跌幅直逼5%,亚太、欧美股市也都是开盘大跌。
为什么说本次“对等关税”远超市场预期呢?在10%的“基准关税”基础上,美国又计算了各国对美的关税、非关税壁垒等,得到其认为的一个综合“关税”水平,按此“折半后”对那些“对美贸易逆差大”的国家进行报复式征收。举例而言,中国34%(基于67%的一半进行加征,括号中的67%代表美国认为的中国对美收取的“综合关税水平”,下同)、欧盟20%(39%)、越南46%(90%)、日本24%(46%)等等,而10%是一个“保底税率”,即美国测算得到的“综合关税水平”在20%以下的国家只需要加征10%的“对等关税”。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对等关税”是在现有关税的基础上额外累加,比如中国的34%关税是在今年此前连续两次10%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即特朗普上任至今对华额外加征关税幅度达到54%。
特朗普2.0关税影响有多大?
首先,全球贸易秩序或将重构。美国本轮对等关税是对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的挑战,或使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重新转向双边贸易或区域贸易。本轮对等关税的加征,意味着美国从对少数国家加征“单边关税”扩大到了对主要经济体全面加征“系统性关税”,此举表明美国可能将彻底背弃最惠国关税待遇,动摇过去七十多年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基石,严重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使得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重新转向双边贸易或区域贸易。
其次,美国或陷入滞胀。新关税政策将大概率加速美国“硬着陆”甚至“滞胀”,从最新落地的“对等关税”情况来看,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和增长下行风险或将远胜于上一轮贸易摩擦期间,“滞胀”风险严重升温,因为理由有以下几点:1、更广的加征范围和更大的加征幅度或将显著推升美国进口关税税率;2、可能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性”关税,由此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含义是更大的;3、美联储降息周期受到通胀水平的“掣肘”;4、高关税壁垒下,全球贸易活动收缩,经济景气下行,拖累美国增长动力。
我国的外贸也将受到较大冲击。美国对我国已加征关税中,一部分是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根据301条款加征的,是否会被豁免目前尚不清楚。但即使是被豁免,美国对华产品的平均关税也将达到54%,这会削弱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的竞争力。另外,转口贸易难度上升。美国对越南(46%)、泰国(36%)和马来西亚(24%)加征较高关税,这三个国家是近年中国出口重要的中转站,直接增加转口贸易成本外。根据机构测试,本次对等关税预计将影响我国对美出口下滑31.5%,对应我国整体出口下滑4.6%。
未来有哪些政策预期?
特朗普搞出这么大的一个幺蛾子,我们又有哪些应对策略呢?
一是加码促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为重点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可能会提前出台此前市场预期中国增量政策出台时间在7月,考虑到出口的不确定加大,增量政策有可能提前到二季度。
二是加快供给侧改革。从中国走出1998-2002年低物价,以及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经验看,供给收缩对于摆脱低物价至关重要。2015年10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供给侧改革,2016年上游行业得到较快出清。2025年4月2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时隔10年再次高级别出台价格相关的重磅文件。出口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供过于求格局可能加剧,重点行业去产能、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可能将加快推进。
受关税政策的影响,今天出口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股价大跌,甚至是跌停。目前,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还在释放中,建议暂时做好防御措施,增加红利资产和内需经济的配置。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