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仅新增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1万人,且前两月数据被大幅下修25.8万人——这份意外疲软的就业报告如同催化剂,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从不足40%推升至94%的历史高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押注2025年累计降息三次的概率已从20%跃升至50%。
降息对中国的权益资产构成重大利好。首先,外资回流,A股港股吸引力提升。美联储降息缩小中美利差,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北向资金对A股科技、消费板块净买入规模分别增长30%、25%。
其次,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美联储降息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提供空间,降低跟随降息的汇率成本。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后,香港金管局同步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国内LPR利率随后下调10个基点,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利好高负债行业如房地产、公用事业的债务压力缓解。
最后,风险偏好提升,成长股估值修复动力增强。降息周期中,市场从“防御”转向“进攻”,高估值成长股相对收益显著。当前A股科技板块市盈率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低于纳斯达克50%,估值洼地效应吸引资金增配。
不同板块对降息的敏感度差异显著,科技成长、高融资需求及顺周期板块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图:上一轮美联储降息期间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涨跌情况(2019.08-2020.03)
科技成长板块:贴现率下降打开估值空间。
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板块因研发周期长、资本密集度高,对利率变动尤为敏感。美联储降息降低未来现金流贴现率,叠加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相关板块估值修复动力强劲。2024年9月降息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互联网科技、半导体企业平均涨幅超4%。
有色金属:双重属性的价值重估。
美联储降息通常伴随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上涨,带动相关企业盈利修复。近一月“其他金属与采矿”指数上涨12.28%,印证大宗商品价格与流动性宽松的联动效应。此外,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提升工业金属需求,进一步强化板块基本面支撑。全球铜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中国“反内卷”政策优化中下游盈利,使金属涨价顺畅传导。铜矿资本开支不足、电解铝产能见顶,供应增速持续低于3%,形成长期支撑。板块估值仍处低位——铜企PE贴近10倍,铝企PE仅7-8倍,存在显著的“EPS与PE双击”空间。
生物医药:融资成本下降缓解研发压力
创新药企依赖高研发投入,降息周期下融资成本降低,叠加医保谈判政策边际缓和,板块盈利预期改善。Wind数据显示,2024年美联储降息后,A股生物医药板块融资规模环比增长20%,港股生物科技公司IPO数量显著增加,反映市场对高研发行业的信心回升。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