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半导体板块迎来年内最强爆发,科创芯片指数单日大涨近3.5%,龙头股寒武纪20CM涨停,市值超高了3500亿,引爆市场热情。当前投资者可能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半导体为什么大涨,二是半导体行业还能不能配置。我们先来看看今天半导体的上涨原因,应该说半导体上涨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首先,政策壁垒倒逼国产替代提速。美国政府针对半导体实施的100%关税政策正式落地,表面是贸易壁垒,实则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该政策通过豁免条款(如在美建厂企业)形成“本土溢价红利”,反而强化了国内“自主可控”的迫切性。国家大基金三期即将启动投资,重点聚焦EDA、晶圆制造等“卡脖子”领域,政策托底与外部施压形成共振。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双方同意继续暂停加征关税90天,缓解了市场对供应链断裂的极端担忧,为技术合作争取了窗口期。
其次,产业周期确认进入复苏通道。存储芯片开启十年最大涨价潮,DDR4因服务器订单挤压消费端供应,供需紧张推动三季度合约价涨幅创十年新高,LPDDR4X移动存储价格同步飙升。国内头部代工企业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6%~11%,产能利用率突破92%,成熟制程需求超预期。8英寸晶圆供不应求,12英寸产线加速导入客户。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连续20个月正增长,其中AI相关芯片贡献超35%。
第三,DeepSeek大模型发布在即,国产大模型DeepSeek-R2将于8月中下旬发布,性能对标GPT-5。其现有用户量已突破1.1亿,多次因流量峰值导致服务器宕机,推理算力瓶颈亟待突破。AI从训练向推理阶段延伸,推动液冷、高端PCB、高并发芯片需求激增。寒武纪等企业的算力芯片因能效比优势,成为国产大模型部署的优先选择。英伟达H20芯片因“后门”争议被建议限制使用,监管部门约谈英伟达要求说明风险。政策导向直接利好国产算力芯片,寒武纪等企业迎来替代机遇。
至于半导体行业还能不能配置的问题,我们就要分析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了。短期来看,半导体行业有政策的加持,又有各种新品发布会,同时行业处在旺季,所以短期应该还是具备上涨动力的。苹果新品拉货启动,叠加GPT-5发布推动AI服务器扩容,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确定性高。中报密集披露期,ASIC芯片、存储模组等环节业绩弹性显著。
中期来看,半导体的机会在于国产替代的深化。中国半导体产业正通过“封锁-倒逼-突破”路径重构竞争力,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突破20%,28nm以下制程攻关进入尾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投资占比27.3%,SiC/GaN器件成本下降推动应用落地。
总的来说,半导体行业短期、中期都有一定的参与机会,但是行业内部景气度也有分化,所以投资策略上也有所不同。
当下更应关注产业链的价值分化:上游设备及AI算力链的业绩能见度最高,消费类芯片需精选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领域。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