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外资连续砸盘,寻找现象级风险背后的原因
日期:2022-03-15 14:19:27  来源:择尔裕金融

上周市场大跌,后半周有所企稳。周一市场继续重挫,盘面仅有抗疫题材活跃,其他板块普遍下跌,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以及线下活动题材跌幅居前,如酿酒、机场、旅游酒店。另外大宗商品在俄乌局势有所缓和之后也开始走低,因此相关的资源股也跌幅居前。

image001.png

消息面上,二月公布的金融数据明显不及预期,而周末又没有进行降准降息的操作。同时,美联储3月加息并开启加息周期几乎是板上钉钉,欧美发达国家加快货币流动性收紧将进一步得到验证,加上全国疫情近期爆发进一步拖累经济,这也是市场暴跌核心原因之一。

不过,在昨日国常会带来了一定的利好。要求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要求尽快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确保税款按既定时限退到企业账上。对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抓紧研究延期、扩围、加力的安排。引导金融机构出台具体措施,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同时,积极扩大内需。保障电力、煤炭稳定供应。 

下面我们将对以上提到的2月金融数据进行分析。3月11日,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同比少增125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较1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至11.4%;新增社融1.19万亿,同比少增5343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10.2%,较2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M2同比增9.2%,增速较1月下降0.6个百分点。

image002.png

一、信贷较弱,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同比少增1258亿元。从信贷结构来看,2月新增企业贷款1.24万亿,同比多增4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多增1614亿元,票据融资多增4907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948亿元,票据和短期贷款冲量明显,部分受春节因素影响,但中长期贷款的疲弱也反映实体融资阶段性的需求不足。此外,2月散点疫情反扑导致复工进度缓慢,也是影响企业中长期贷款融资的重要因素。

image003.png

从居民端看:居民贷款急剧萎缩,中长期贷款下滑加剧。2月,居民贷款减少3369亿元,同比缩减近5000亿,降幅堪比2020年疫情同期。从结构来看,居民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2911亿与459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说明购房需求已趋近冰点。这与当月楼市交易情况相一致。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快速下滑(315.5→167.8万平方米),而二线城市下滑速度尤为明显。

image004.png

但同时也要看到,2月,12样本城市带看量和新增房源大幅提升;截至3月8日,全国有55个城市的房贷政策边际放松。所以伴随各地放松房地产销售政策,以及“新市民”购房支持政策力度加大,预期未来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将逐渐修复。

二、社融增速回降,仅靠企业和政策债支撑

2月,新增社融规模1.19万亿,同比减少5343亿元,明显弱于市场预期的2.22万亿;社融增速10.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结构来看,社融口径人民贷款增加9084亿元,同比少增4329亿元。2月政府债和企业债分别净增2722亿元和3377亿元,实现同比多增1705亿元和2021亿元,对社融带来支撑。

image005.png

表外融资方面,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减少74亿元和751亿元,未贴现票据减少4228亿元,同比多减4867亿元。2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85亿元,同比少108亿元。总体来看,信贷和未贴现票据是是2月社融的最大拖累项。

三、存款结构性好转,M2-M1剪刀差收敛

2月M1增速4.7%,环比1月增速提升6.6个百分点。M2增速9.2%,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收敛至-4.5%。存款层面,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3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环比1月上行0.6pct。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5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分部门来看,受春节错位影响,企业存款增加1389亿元,同比多增2.56万亿元,居民存款减少2923亿元,同比多减3.55万亿元。此外财政存款新增6002亿元,同比多增1.45万亿元,或与专项债提前下达以及央行利润上缴有关。

image006.png

整体来讲,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报告中也提出了“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等表述。结合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来看,近期降息的必要性已显著加大,不排除同时出现降准、降息的情况,以刺激总需求,稳定信贷投放。

对债市而言,宽信用的证伪对周五期、现券均有较强的提振,考虑稳增长压力较大,后期政策发力或需要宽货币的进一步配合,债市仍有一定机会,经过前期调整之后性价比已经显现。

对于股市而言,当前市场仍处于调整之中,有市场分析认为主要是外资卖出A股导致的市场连续下跌。因为MSCI包括富时指数等等,国际指数。其中有一块叫做新兴市场指数。这个指数因为俄罗斯股市不开,同时反制裁,冻结了所有外资财产(欧美制裁冻结了俄国3000亿美债俄国反向冻结了其资本市场外资持仓。)这里导致了新兴市场指数跟踪的国际资金,出现了2700亿的风险敞口,流动性缺口。 

为了应对资金赎回和流动性需求。新兴市场指数里流动性最好的就是港股和A股。所以外资近期已经砸了800亿的港股,和400亿的A股。其他新兴市场一样被砸。

image007.png

我们认为以上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夸大了外资的力度,因为俄罗斯在新兴市场指数中占比并不大,所以卖出A股和港股的量应该不会那么大的。另外就是,3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将百胜中国(YUMC.US)等5家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的暂定清单,而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被列入名单的公司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

由于市场担心更多中概股公司因为HFCAA而存在退市风险,美股中概股普遍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而其中部分公司同时在香港上市,对港股互联网板块(包括部分港股通互联网标的)亦产生连带影响,估值明显回落。

当前市场的情绪转向悲观,而且传出各大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消息,对中概股肯定有拖累,港股的走低更多是因为流动差导致。而A股可能还是担心稳增长的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待的降息降准一直没有出现,但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加上经济承压明显,所以未来降息的必要性已显著加大。所以对于A股不必过于悲观,相关的基金如看好的基金经理没有变化,仍可继续持有。

image008.png

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手段,也引发了跨国投资的恐慌,投资信心降至冰点,从而导致外资紧急、加速出售海外资产,对于含‘外’量较多的香港市场而言,他们受到的负面冲击最为直接。所以港股可以考虑定投,但不要急着去抄底。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往期回顾:

解铃还须系铃人,反弹要开始了吗?

绝望之时,反击之日——二季度基金投资策略

俄乌冲突影响情绪,但5.5的增长目标,机会正在临近

油价暴涨,如何影响至我们每一个人?

切断SWIFT,意味着什么?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否要改变?

阅读 201.0w
转发 78.9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