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降息预期落空,市场开始分化,轮动再加快
日期:2022-03-22 13:59:15  来源:择尔裕金融

周二市场开始分化,沪指震荡走高,其中房地产板块的大幅拉升功不可没。而创业板则因为医药板块的走低而下跌。对于地产的走强,我们认为主要还是政策的好转,因为金融委会议上对于地产企业方面提到,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image001.png

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要求,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可以说地产行业政策最紧的时间已经过去,行业未来存在着估值修复的机会。不过多数企业业绩想要大幅好转仍然是困难的,基金对于房企目前也只是配置龙头企业,所以地产类的基金不必去配置,反而可考虑分红主题的基金,因为这类基金普遍买着房企龙头。

另外,周一农业股出现全面大涨,未来还有机会吗? 

面对农业板块的强势上涨,市场认为是俄乌局势导致的。因为俄乌冲突还在继续,根据环球时报近日报道,欧洲已经出现抢购葵花油、面粉等情况。许多消费者发现,葵花籽油的价格已经比俄乌军事冲突前上涨近1倍。目前,1升瓶装的葵花籽油至少要1.8欧元,而冲突前不到1欧元。

报道还称,欧洲人除了囤积葵花籽油外,他们还在争抢卫生纸、面粉、酵母以及面包等产品,因为担心乌克兰面粉无法运到欧洲。而生产意大利面、果酱和芥末的基本原料,例如小麦和芥菜籽,实际上也来自乌克兰。军事冲突还可能对欧洲的肉类和奶类生产产生影响,因为欧洲2/3以上的大豆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大豆是德国牛、猪和家禽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

那么俄乌战争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吗?市场炒作的农业、食品主题逻辑是否成立呢?

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GDP的比重分别为1.75%、0.18%;进出口贸易占全球贸易份额比重分别为1.58%、0.30%。我国与俄乌之间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分别为2.32%、0.32%。可见,不管从经济体量还是国内与其的贸易联系,俄乌战争对我国经济直接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image002.png

从战争爆发以来,农产品中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分别上涨60.0%、15.1%、5.5%,能源中原油、天然气价格分别上涨36.1%、3.0%。这将加剧全球的通胀,而且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高达81%,这也加大了我国的通胀压力。

image003.png

另外,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大国。两国小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14%,两国出口占全球份额28%以上;两国玉米产量占全球产量5%,出口占全球份额18%以上。国内小麦进口依赖度较低,2021年小麦进口依赖度7%,库存一年。玉米进口依赖度近年有所上升,2021年升至9.4%,库存半年。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是大豆,所以俄乌冲突影响不大。

image004.png

国内的这此农业股上涨可持续性或不强,因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主粮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一定富余,但玉米、大麦等则有供需缺口,需要部分进口补足,大豆则国产占比极低,不足五分之一,需要大量进口,而不同粮食品种间有着较强的相互替代作用。 

image005.png

世界粮食价格会对国内粮价形成一定提振,但我国对于粮食价格有着较好的调控机制,影响相对有限。目前多数农业股的业绩还未有较好的表现,概念炒作未能实际转化为业绩投资。所以农业板块的上涨,我们认为更多是板块之间的轮动。

另外,市场一个比较重要预期落空了。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与2月相比,1年期与5年期LPR报价均保持不变。

image006.png

在目前的体系中,降准可以直接降低银行负债端的成本。除此之外,近期央行公告了将向财政上缴1万亿结存利润。央行上缴的结存利润时依靠外汇占款派生的准备金是没有成本的,相当于银行体系将在2022年获得1万亿没有成本的准备金,可见银行体系是有空间让利实体经济的。

image007.png

另外,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后,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开始预期本月的LPR报价利率将有所下调,因为当天央行传达学习了国务院金融委当天专题会议精神,对于货币政策,央行提到“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本次LPR利率报价维持不变,这是导致周一金融股全线走低的主因。 

image008.png

从货币政策做好内外平衡的角度看,3月MLF利率和LPR均维持不变,一方面是在经济与金融数据分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需观察后续宽信用稳增长的效果与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落地前后中国货币政策暂避锋芒。后续要进一步引导LPR下行需要等待降准或降息政策的落地。

但是整体的来说,当前市场人气已经有所回暖,但市场还没有成型上涨的主线,而且LPR的下调预期也落空,国内疫情对经济预计也将产生影响,故而市场短期内或将有获利了结的压力。指数未来不排除再次探底,但如有回落将是较好的上车机会。因而前期套牢者可在后期逢低适当的加仓,以更快的解套。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往期回顾:

政策底到来,海内外利好跟进,大底已经到来

外资连续砸盘,寻找现象级风险背后的原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反弹要开始了吗?

绝望之时,反击之日——二季度基金投资策略

俄乌冲突影响情绪,但5.5的增长目标,机会正在临近

阅读 216.1w
转发 85.0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