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受疫情的冲击,数据还是略超预期。从需求端来看,受到基数效应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基建投资担纲稳增长。生产端3月工业生产有所回落,消费端的社零增速出现负增长,是表现最差的经济组成部分。失业率快速上升,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
具体数据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4.8%,较去年四季度增速回升0.8个百分点。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0%,前值12.8%。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9.3%,前值12.2%。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15.6%,前值20.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0.7%,前值3.7%;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8.5%,前值8.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前值6.7%。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8%,前值5.5%,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0%、5.2%。
2022年1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为4.8%,略高于预期,对比2021年4季度的4.0%。环比增速从去年4季度的1.5%下降至1.3%(折年后约5.3%)。分产业看,第二产业贡献较大。一季度第一产业当季同比增速为6.0%,第三产业增速为4.0%,均较去年四季度略有下降,其中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第二产业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2.5%大幅提高至5.8%,这主要是由于供给端限制放开,稳增长政策下基建适度提前,使得相关行业回暖。
从 3 月单月数据来看,拖累因素之一是疫情影响下的广义消费,社零、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为-3.5%、-0.9%的同比增长;拖累因素之二是地产系,地产销售、新开工、地产投资单月增速分别为-17.7%、-22.2%、-2.4%;支撑因素之一是出口,工业表现大致中性,其中出口交货值 10.8%的同比可能形成一定带动;支撑因素之二是基建,一季度基建增速高达 10.5%,其中 3 月单月应该在 11.8%左右。
1)2022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为-3.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为-0.9%;
2)2022 年 3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0%,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10.8%;同期出口同比增长 14.7%;
3)2022年3月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新开工、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7.7%、-22.2%、-2.4%;
4)2022 年 3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 6.6%,低于 1-2 月的 12.2%,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9.3%;
一、消费受疫情冲击最为明显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5%,较前值的6.7%大幅下滑,同时3月餐饮消费同比增速为-16.4%,较前值的8.9%下滑更为明显。从结构上来看,呈现出必须消费稳定、可选消费走弱的态势,当期必须消费品的增速与上期基本持平,但汽车类、服装类消费增速大幅下滑。
后续而言,4月社零增速仍可能维持负增长。上海地区疫情在4月中上旬持续发酵,周边地区封控措施收紧,尚未看到新增确诊病例的大幅下降,持续制约着线下消费,同时物流矛盾在4月上旬达到峰值,电商零售也会受到冲击。此外,与社零增速走势较为一致的100城市“延时拥堵指数”增速在4月1日-17日期间达到-6%,也暗示期间社零延续了负增长。
二、工业生产回落明显
1-2月在稳增长要求下,部分行业发力适当靠前和能源保供需求使得生产“前臵性冲高”,本月生产有所回落。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自1-2月的7.5%降至5%,分项看,采矿业、制造业、电燃水供应业同比分别增12.2%、4.4%、4.6%,制造业拖累较大。
从产销率来看,3月当月和1-3月累计产销率双双降至近年来同期新低,反映需求较生产下滑幅度更大。另外,此轮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或在4月数据中会有进一步体现。
三、地产拖累投资,基建成稳增长抓手,制造业投资承压
3 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 6.6%左右,其中基建、地产、制造业估计分别在 11.8%、-2.4%、11.9%左右。基建投资继续走高是主要亮点;但地产投资的拖累亦逐渐明显。
基建作为稳增长重要抓手,前置发力影响下增速回升,基建投资三大分项增速显著回升,稳增长功能明显发力。1-3月电、热、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较前值有所增长,分别为19.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同比增速9.6%,较10.5%的前值放缓。显示当下基建发力点更侧重于风电、光伏、能源等新基建,以及水利、环境等项目,有色板块受益相对明显。
往后看,1-3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已发行近1.3万亿元,叠加去年Q4结转的1.2万亿,以及后续各地对地产的松绑,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跌幅有望逐步收窄,后续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撑仍强,仍有回升空间。
地产拖累投资。3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2.4%,再度转负。从基本面数据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7.7%和-16.2%,均较1-2月大幅下降,疫情影响下房屋销售再度转冷。施工面积增速转负至-21.5%,这部分是由于疫情导致的停工,使得地产投资中占比60%以上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减少。新开工面积和购置土地面积增速分别为-22.2%和-41.0%,从这两个领先数据来看,地产投资未来一段时间也仍将处于低位。
3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11.9%,较2月的20.9%出现明显回落,这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企业停工、需求转弱影响盈利预期,另一方面也是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扩产投资意愿降低,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拖累。在经济形势不确定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趋于谨慎,或对未来的制造业投资产生持续拖累,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发力,对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四、稳就业压力上升
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pct,且高于全年目标5.5%,属于2020 年 6 月以来最高。其中 16-24 岁调查失业率绝对值较高(16.0%),部分反映今年毕业生就业压力;25-29岁调查失业率同比变化较为明显,主要是 3 月以来疫情的影响。
3 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22 万人,同比为-18.1%。这一指标在去年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别为 19.7%、3.9%、-22.2%,今年 1-2 月回升至 10.1%,3 月同比再度回落。
五、未来关注政策的落地
总的来看,3月数据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但也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不足,消费显著走弱,收入预期和就业前景预计仍将制约消费;地产全面走弱,销售投资料将继续承压;制造业仍处高位但后续回升空间有限,叠加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工业产销率已降至历史新低,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为5.5%左右,为了完成稳增长的目标,下阶段政策或将更加积极主动,来对冲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基建和地产方面。4月15日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按照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央行则表示“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随着疫情影响的冲击过去,稳增长政策将更加有力,支撑经济修复和增长。届时“疫情底+稳增长”的宏观定价逻辑将较目前更为清晰,从而将对股市形成利好。
目前股市已经风格已经转向复工复产,前期的妖股则是大面积的下跌。对于复工复产最为受益的肯定就是制造业了,而这其中新能源产业链又是景气度最高的,随着前期的大幅下挫,新能源相关个股跌幅巨大,估值已经合理,成长性突出,所以新能源主题基金后期也可重点关注。另外,稳增长后续或将持续发力,因此低估值的分红主题基金也仍可重点配置。
对于债市而言,疫情导致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增强,进而延长市场观察“宽信用”的时间。考虑到现阶段地产投资下行压力仍大,且疫情抬升就业压力,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配合“宽信用”发力,短期内,收益率突破区间上行的风险有限,近期或保持在2.7到2.9%之前震荡。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
美联储要缩表,国内会降准还是降息?金融稳定基金如何影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