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你参与3000点保卫战了吗?究竟谁在卖出?
日期:2022-04-25 14:37:43  来源:择尔裕金融

沪指又打响了3000点保卫战,一眼望去都是利空——“宁王”宣布推迟两天披露一季报,招行行长田惠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恒瑞仿制药业绩承压,人民币持续快速的贬值,美联储加息或来得更猛烈,疫情也没有缓解迹象。一系列的利空消息冲击着市场。周一,三大指数均大幅低开,截止中午收盘跌超2%。

image001.png

但是市场已经跌了大半年,究竟是谁在卖呢?我们根据公募、私募已经公开的季报、陆股通的持仓,进行分析或能找到谁才是大空头。

一、公募基金赎回压力增大

截至4月22日,偏股型基金2022年一季报已基本披露完毕。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基金的规模、持仓变化,看出是基金持有人们有没有在卖出基金了,而基金们又是在减持什么,加仓什么?将对我们后期的投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39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50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185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有1522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25只。

image002.png

根据华西证券的测算,2022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下同)总规模净流出10092亿元。其中,存量基金净值变动引起的规模变动为-6184亿元,存量基金净申赎行为引起的规模变动为-4573亿元,新发基金发行规模为931亿元。

image003.png

从上表格可看出,基金被持有人赎回的主要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而被动型的指数基金则出现了逆市申购。特别新基金虽然是发行了上千亿的规模,但同样也在开放日之后出现较大规模的赎回,可见面对市场的下跌,基金持有人还是出手了。面对4月份的大幅下挫,预计赎回压力仍然不小。

从结构来看,头部基金延续优势。小于50亿、50-150亿的基金面临“净赎回”,150亿以上基金获得“净申购”。小于50亿、50-150亿的基金存量份额均下降1.2pct。不过,22Q1存量在150亿以上的基金份额上升2.3pct(21Q4上升3.7pct)。

image004.png

仓位方面,整体法: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减少1.7%,降至80.2%,与2021年Q3水平相当。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臵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权益仓位分别达到88.5%(-0.2%)、84.5%(-1.8%)、68.9%(-2.2%)和50.3%(-5.4%)。

image005.png

中位数: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也同步回落,一季度环比降低1.8%,达到86.5%,略高于2021Q3水平。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臵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权益仓位分别达到90.3%(-0.7%)、88.0%(-1.3%)、80.4%(-2.8%)和57.1%(+1.7%)。

image006.png

行业配置方面。从二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房地产开发、养殖业和光伏设备加仓较多,消费电子、白酒Ⅱ和证券Ⅱ减仓最多。2022Q1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二级行业是房地产开发、养殖业、煤炭开采、光伏设备和电池,加仓比例分别为0.75%、0.75%、0.70%、0.65%、0.56%。2022Q1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二级行业是消费电子、白酒、证券、计算机设备和光学光电子,减仓比例为-1.5%、-1.1%、-0.8%、-0.6%、-0.5%。

image007.png

剔除涨跌幅效应后,新能源、农业和有色获显著增持,电子、计算机、非银与食品饮料遭减持居多。此外,我们梳理了科技成长赛道的仓位变动。

image008.png

1)电力设备行业整体被继续加仓,但结构上出现分化。加仓的细分行业是光伏设备、电池等,但同时减仓风电设备、电网设备。

2)半导体仍在被继续加仓,但电子其他细分行业被大幅减仓,尤其是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元件。

3)军工行业整体被减仓,主要是减仓军工电子、航空装备。

4)其他TMT行业也出现明显分化,通信的两个细分行业均被加仓,但计算机、传媒的细分行业基本被减仓或无变动。

image009.png

行业视角下,主动偏股基金前3/5/10大重仓行业持仓占比环比回落1.04%、1.98%、1.52%。个股视角下,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前10/30/50/100的重仓股占全部重仓股持仓市值的比例较上一季度分别减少0.65%、1.31%、1.34%和1.29%。整体来看,主动偏股基金持股集中度已连续三个季度回落,基金持仓进一步分散。

image010.png

二、私募仓位降至59%

根据中信的估算数据,2022年第1季度规模下降约7000亿元,其中业绩下跌贡献了约73%,剩余部分由资金净流出贡献。上次行业发生资金净流出主要在2018年,本季度应为相隔三年后首次发生的资金净流出。

image011.png

根据华润信托近期发布的《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月度报告》,截至2022年3月末,华润信托平台下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分基金(约130多只)的平均仓位降至约59%,其中3月份下降幅度约为10个百分点。

image012.png

从最近三次A股市场较大波动来看,其中第一次发生在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第二次发生在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华润信托平台下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分基金的平均仓位在上述两个阶段最低均降至约50%。本次下跌若从2021年2月份开始计算,调整幅度、下跌时间、股票仓位均接近下跌周期的中后期阶段。

image013.png

三、陆股通一季度净流出672亿

截止3月底,陆股通持A股总市值的规模较2021年底下降了近17%。2021年底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2.76万亿规模。但由于A股市场在一季度表现疲弱,且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据统计完整一季度净流出了672亿,因此到3月底陆股通持A股总市值规模有所下降。

image014.png

陆股通仓位变动和内资公募类似,加仓了周期板块和大金融各板块,减持了成长板块和消费板块。其中,周期板块增持了2.81个百分点至当前的25.92%仓位水平;大金融板块加持了2.44个百分点至当前的15.28%;成长板块持仓占比减少了1.97个百分点至25.78%;消费板块的持仓占比减少了3.21个百分点至当前的32.72%。 

image015.png

从近日来看,根据EPFR统计的数据口径,截至本周三(4月13日-4月20日),A股市场主动资金流出扩大到6.67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缩减到110万美元,整体流出6.66亿美元(vs.上周净流入1.59亿美元)。专注投资A股的海外基金转为3.8亿美元的净赎回(vs.上周3.0亿美元的净申购),主动和被动基金分别净赎回2.6亿美元和1.2亿美元。

四、总结

通过对公募、私募、陆股通一季度的持仓分析。一季度公募基金大幅缩水上万亿,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的下跌导致规模下降,而基民们赎回则是次因,不过4月份市场继续走低,预计基金仍存在赎回的压力。而基金主动减仓并不明显,所以公募的减仓并不是主动的,更多是基民们赎回而被动减仓。

私募基金主动仓位下降还是很明显的,从华润信托公布的数据来看,私募当前的股票仓位仅为59%,而历史上最低的时候,平均仓位在50%左右。如果市场继续下跌,私募因为追求绝对收益,那么不排除继续降低仓位。

陆股通因为各种原因,据统计完整一季度净流出了672亿,这或是导致权重股承压的主因,因为陆股通往往喜欢买入权重股,而今年来各行业权重股龙头股,多数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加上近期的人民币贬值,也导致了陆股通减仓。

3000点是政策底,是明确,要维护这个位置,主要的原因,还是要防止形成不可控的平仓或其它连续性的风险产生,而只要国家给了力度,给了方向,此处哪怕不是底部,也是底部附近,9月份养老,社保基金等入市,这意味着,第二第三季度一定是底部的形成,今天看到有人整理了历轮政策底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参考:

2005:政策底 1162,市场底 998,市场底晚于政策底2个月,点位低164点。

2008:政策底 1802,市场底 1664,市场底晚于政策底1个月,点位低138点。

2012:政策底 1949,市场底 1849,市场底晚于政策底6个月,点位低100点

2016:政策底 2638,市场底 2638,市场底晚于政策底1个月,点位持平。

2018:政策底 2449,市场底 2440,市场底晚于政策底2个月,点位持平。

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月或是反复做底的过程,破3000点,其实意义没这么大,因为阶段性底部的到来,有时我们多纠结一点没意义,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直到市场稳定为止,努力的去研究符合市场预期的主题基金,在未来获取超额的收益,这是可以积极做的。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往期回顾:

市场为何看起来这么混乱?

在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中寻找未来的投资主线

还要调整多久,A股的心结在哪里?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向好,为何成了砸盘主力?

美联储要缩表,国内会降准还是降息?金融稳定基金如何影响市场?

阅读 195.4w
转发 76.08w